【摘 要】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是農村社會基層組織的領導核心。新世紀以來,各地大力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農村社會發生了重大變化。但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仍然存在少數村黨支部軟弱渙散、能力素質與鄉村振興的要求不適應、一些農村黨員教育與管理松散、保障激勵機制不夠完善等一系列問題。
【關鍵詞】 農村基層黨組織 問題 對策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領導和執政基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對于實現鄉村振興,維護農村的穩定,增進農民的福祉,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
從調研情況來看,新世紀以來,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總體是不錯的,也是有活力的,但與十八大以來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相比,與從嚴治黨的目標相比,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有些地方黨的力量比較薄弱,少數村黨支部軟弱渙散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是黨在農村執政基礎的重要保證。在調研中,我們發現,隨著農村經濟成分日益多樣化,在一些民營企業、專業合作社等新經濟、新社會組織中,黨的力量還比較薄弱,黨的核心作用沒有發揮出來。
(二)部分農村黨員干部的能力素質與鄉村振興的要求不適應
在調研中發現,我們發現農村黨支部書記年齡偏大,學歷偏低,其他干部年齡也偏大,學歷也不高,班子結構出現老化現象。第二,水平能力偏低。一些黨員干部在帶領群眾發展經濟、脫貧攻堅方面思路不寬、辦法不多;村支部及班子成員思想觀念沒有實現根本轉變,“等靠要”的消極思想比較嚴重,適應不了新時代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一些農村黨員教育和管理松散
一是部分黨員宗旨意識淡化。一些農村黨員教育和管理松散,少數黨員經常不參加組織生活,還有黨員信念動搖,從事宗教活動。二是黨員隊伍結構不合理。一些農村黨組織出現人才匱乏的現象,年輕黨員比例仍然偏低;一些黨員干部平時存在工作作風飄浮,法制觀念淡薄等問題,甚至違反黨紀國法,出現貪污腐化的現象。
二、進一步加強江西省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對策建議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是農村社會各項事業的領導核心,必須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
(一)嚴格落實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在年度考核中,加大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抓黨建工作權重,建立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制度。組織評議考核,全過程“嚴”,對述職評議整個過程都提出詳細要求,確保考評程序科學合理、考評結果公正權威。
(二)積極探索創新黨建領導體制,創新黨建組織設置。隨著農村經濟成分的日益多元化和多樣化,一些農村黨員外出務工,流動性增強,致使黨員集體活動難以開展,對黨員的管理和教育也難以落實,使黨組織的凝聚力受到一定的影響。傳統的以村為單位建立黨支部這種模式與新時代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變化不相適應,不能適應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和農村黨組織的自身建設的需要。要不斷創新農村黨支部設置模式。
(三)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村黨支部書記是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鄉村振興的領導者、推動者,是農村各項事業的第一責任人,選好村黨支部書記極為關鍵。同時,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村支部和村委會班子結構。建立村級正職后備干部庫,選拔儲備一批留得住、成長好、用得上的村級后備干部。規范選舉行為,堅持多數人尋人,在多數中選人。全面推行“三項承諾”,即候選人競職承諾、任職承諾、辭職承諾。
(四)堅持不懈抓基層黨建。一是持之以恒抓思想教育。堅決貫徹執行上級決策部署,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中央、省委保持高度一致,確保政令暢通、令行禁止。加強理論學習,特別是帶頭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帶頭嚴守政治紀律,帶頭加強政治修養,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切實增強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把黨的政治紀律教育、群眾觀念教育和思想信仰教育納入干部日常教育和黨校、行政學院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
(五)在抓好制度建設的同時,更加注重強化制度的執行力和約束力,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不給任何違紀違規行為留“法外之地。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完美社區建設,認真落實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等制度,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真正把每個基層黨組織打造成凝聚人心、服務群眾、促進和諧的堅強堡壘。
作者簡介:鄧婭麗,女,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學、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2018年度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校級科學研究項目“ 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研究-以江西省余干縣為例 ”(2018XJYB006)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