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
【摘 要】在傳播政府政策、引領社會輿論方面,電視新聞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是電視媒體與受眾之間的紐帶,也是一個新聞欄目能夠獲得公眾認可的重要影響因素。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依托自身形象,利用聲音播報的方式向公眾傳播新聞信息,其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新聞欄目在受眾心中的定位。一個電視新聞節目的主持人,只有規范用語,提升語言魅力,才能吸引受眾關注,進而有興趣欣賞新聞節目。毫不夸張地講,語言規范性是電視新聞主持人的“生命線”,針對電視新聞主持人語言規范策略的研究很有必要。
【關鍵詞】電視新聞 ? 主持人 ? 語言規范 ? 表達能力
改革開放后,我國廣播電視事業日新月異,主持人隊伍日益壯大。在高速發展的同時,行業內主持人的語言規范化水平下降,用詞不當、濫用副詞、錯用成語、語音錯誤等不規范現象不時出現。隨著電視民生新聞欄目的火爆,我國電視新聞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然而節目質量卻不盡如人意。有的新聞節目丟掉了新聞語言底線;有的新聞節目夸大標題,內容空洞;還有的新聞節目主持人缺乏專業訓練,語言功底薄弱,甚至造成直播事故。基于上述情況,針對電視新聞主持人語言規范策略的研究和探討已經迫在眉睫。
一、提升電視新聞主持人的綜合素養
1.提升電視新聞主持人的語言表達能力。長期以來,一些電視新聞主持人懶于思考,懶于動手,通常拿到新聞稿件就開始直播,錯字錯詞、語法不通、拖腔甩調的情況屢屢出現。這種有聲無情、有字無意的新聞直播方式已經丟掉了新聞語言的再創造性。新聞主持區別于娛樂節目主持,通常新聞主持過程較為單調,缺乏與受眾的直接交流,因此容易走入程序化的誤區。基于電視新聞主持的現實情況,應當從以下方面提升主持人的語言表達能力:第一,在拿到新聞稿件后,要花時間通讀稿件,了解稿件梗概、稿件層次、新聞背景,明確稿件內容主次,準確把握文章基調,對于不適用直播的新聞稿件內容進行二次加工,確保直播效果。第二,在鏡頭前保持專注的同時,可以開啟聯想思維,在頭腦中構建與受眾的直接交流畫面,從而在直播過程中保持充沛情感。第三,仔細體悟新聞稿內容,揣摩記者寫稿的真實意圖,從而在新聞直播過程中展露真實情感,基于真實情感的用語會更加清晰順暢,新聞直播的錯誤率會大大降低。
2.提升電視新聞主持人的語言文字功底。類似其他節目主持人,電視新聞主持人同樣要求字正腔圓、吐字清晰、發音標準、用語規范,甚至電視新聞主持人對語言文字功底的要求更加嚴苛,每個字每個詞都要短促、準確、清晰、有力、沉穩,也就是五度調值必須到位。善用呼吸法可以幫助電視新聞主持人提升業務能力,主持人的常用呼吸法主要包括腹部呼吸法和胸部呼吸法,兩種呼吸法能夠發揮不同作用,適用不同的新聞內容。在新聞直播的語氣處理方面,嚴禁起落明顯,在使用重音時也并非字字強調,要找準重音字眼,重音字眼的位置不同,新聞內容表達出的意思和感情也存在差異。因此,電視新聞主持人必須強化語言文字的基本功練習,從吸氣、吐氣、發音等基礎內容開始,循序漸進,最終在新聞直播中用恰當的語言和態度贏得觀眾喜愛。
二、提升電視新聞主持人的語言規范化水平
1.糾正由方言影響造成的口音問題。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無法通過一個人的穿著判斷他來自哪里,卻能夠通過他的口音辨別其家鄉,因為由方言影響造成的口音是很難改掉的。電視新聞主持人來自五湖四海,不同地方的方言有著自己的獨特口音,而電視新聞主持人的職業特點決定了他們在新聞直播過程中必須講普通話。所以,為了更好地完成直播工作,由方言影響造成的口音問題必須進行系統性和針對性訓練,包括n、l難以區分、平舌音翹舌音混淆、前后鼻音問題等可以通過長期訓練解決。上述練習過程需持之以恒,這樣由方言影響造成的口音問題就能夠妥善解決。
2.糾正由外來詞匯、網絡詞匯影響造成的語言問題。地方電視新聞主持人,必須堅守職業道德,不胡亂使用外來詞匯和網絡用語,不隨意模仿港臺、國外節目主持風格,當然,針對他們語言中優秀的詞匯表達,可以適當借鑒,但不可完全照搬,這樣容易失去自身的主持風格,甚至引起本地受眾的反感。從當下來看,部分電視新聞主持人妄圖借用網絡詞匯博取眼球,換得一時關注,但從長遠來看,不正確、不適當的網絡詞匯運用恰恰適得其反,只會引起觀眾反感。只有踏實練就主持基本功,提升自己的語言駕馭能力,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業務水平,塑造獨特主持風格,真正贏得觀眾喜愛。
3.糾正由語言文字基本功薄弱導致的語言問題。講好普通話是電視新聞主持人的基本職業素養,我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也對此進行了明確規定。電視新聞主持人必須要語音標準,發聲清晰準確,對于文字內容表達得當,前后語句連接順暢。而從當下來看,不少電視新聞主持人的普通話并不標準,對其中由于基本功薄弱導致的語言問題,需要加強訓練,堅持不懈;對于剛剛走上新聞工作崗位的主持人而言,應當強化呼吸和口部操練習,同時堅持日常朗誦訓練,經過大量訓練和日常練習,為充分適應未來的新聞主持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在日常工作中,電視新聞主持人仍然需要強化語言規范訓練,堅持口語練習,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部分新聞主持人活躍在公眾視線中,似乎十分忙碌,但其仍然存在不少發音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重視語言文字基本功,在未來的電視新聞主持工作中只能是止步不前,最終被行業淘汰。
新聞主持作為新聞節目的表現環節,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前期策劃、采訪、撰稿等工作的最終節目成效,完全體現在新聞主持環節。因此,電視新聞主持人的語言表達可謂重中之重,是全體電視新聞節目制作人員努力的直接展示,也是唯一接受觀眾檢驗的方式,主持人的語言功底和主持風格與節目品位、是否受到觀眾認可密切相關。對于電視新聞主持人來講,必須扎實提升自己的語言文字功底,規范用語,才能實現融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的傳播理念,真正做到言百姓心聲。
(作者單位:衡水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任良赟.電視新聞主持人播音技巧分析[J].中國有線電視,2019(03):307-309;[2]馬江彥.淺談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主持人的出鏡要求[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16(12):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