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升平
摘 要:通過分析汽車專業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證書和就業現狀,提出了構建汽車職業技能證書的原則,并以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職業技能證書的構建為范例,形成了證書架構體系的構建思路,為其它專業提供借鑒。
關鍵詞:1+X證書;汽車領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
1 1+X證書制度試點的背景及意義
2019年2月13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簡稱職教20條)文件,明確規定: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試點工作要進一步發揮好學歷證書作用,夯實學生可持續發展基礎,鼓勵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拓展就業創業本領,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隨后不久,教育部等部委先后發布了“《關于參與1+X證書制度試點的首批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公示公告》、《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關于確認參與1+X證書制度試點的首批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通知》、《關于做好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通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監督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5份重要文件,對從2019年開始,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簡稱: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作出了頂層設計、方針指導和具體部署。
1+X證書制度,是《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以提升職業教育質量為主線,提出的一系列針對性很強的改革舉措之一;是將“學歷證書”與“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有機銜接,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和評價模式改革的重要改革部署,也是重大創新。這無疑為各職業院校的專業建設和改革提出了新的使命和挑戰。作為首批試點的6個專業領域中的“汽車運用與維修、智能新能源汽車”,將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如何實施好這項工作,是汽車職業教育改革的新課題。
2 汽車專業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證書和就業現狀
汽車領域設計開發、制造人才的培養主要依靠本科汽車相關專業,汽車后市場的技能人才的培養則主要依賴于汽車職業教育。全國開設汽車專業的職業院校大約3000多所,大多是培養面向從事汽車檢測、維修、銷售、零部件管理、車輛評估、公估、保險理賠等服務和一線管理崗位的技術技能人才。在中高職人才培養規格上,都各自制定了思想政治目標、知識目標、技能目標、素質目標。通過設置一定的畢業標準,要求修完所學課程或學分,并且一般中高職院校要求“畢業證+技能證”兩證畢業的方式,確保培養質量和就業能力的提升。通常的職業技能證書有:汽車維修工、汽車維修電工、汽車營銷員、二手車評估師等技能證書和機動車駕駛證,這些證書都屬于非教育部門頒發,是學生上崗前技能的一個印證。特別是駕駛證,更是上崗的必需條件,這是該專業同學區別于其他專業同學的一個地方,往往汽車專業的同學都是畢業時擁有三證,即學歷證、技能證(如汽車維修工中級證)、駕駛證,成績好的同學還可多拿一證,就是維修高級工證。
對于就業,汽車技能人才主要就業崗位群是:汽車生產線操作工、汽車零部件人員、汽車修理工、汽車美容裝飾工、汽車運用工程技術人員等。整車廠或零部件廠面向制造和裝配工,汽車修理廠或4S店面向汽車維修工,或汽車銷售員,保險公司則面向車險現場勘查理賠崗位。總體上,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使汽車后市場就業崗位需求旺盛,學生只要擁有一個職業技能證書,愿意從基層踏踏實實干起,不浮躁,都能找到合適的、可持續發展的初期崗位,一般不會陷入“人找崗,崗找人”的企業用人怪圈。
3 汽車職業教育1+X證書技能標準的構建原則
在汽車專業領域,由于涉及到汽車的設計、制造、銷售、售后服務對應的29個中高職和本科專業,使得1+X證書制度的實施更加迫切和期待。如何構建好汽車專業領域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將是直接關系到試點工作成敗的關鍵因素。標準的制定必須堅持職業教育理論原則,從“知識、技能、態度、實證”四個維度綜合設計實施方案、考核模式等。《國家職業教育改革方案》明確在“標準化建設作為統領職業教育發展的突破口,完善職業教育體系”的思想指導下,人社部負責構建新時代國家職業標準制度體系;教育部牽頭組織開發教學等相關標準;培訓評價組織開發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因此,院校專業在導入技能標準后要制定落實教出好人才需要的職業技能課程標準,在汽車專業領域形成一套完整的國家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和課程標準,并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等緊密結合,規范職業教育技能人才培養。
汽車專業領域涵蓋的專業寬、范圍廣、技能多、證書雜,技能標準的設計必須涵蓋汽車企業崗位能力需求、并按照汽車五大系統十大模塊知識架構來合理開發。依據《國家職業分類大典》,汽車產業目前共有11個工種28種崗位,包括汽車工程技術人員、制造人員、營銷人員、汽車維修工等。每個崗位對應的的知識、技能和素養需求都可以在一個或多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上獲得實現,每個證書模塊可設置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等級,滿足不同的考證需要。
4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構建范例
1+X證書制度的試點,是否成功的前提,我認為判定的關鍵點在于每個專業是否能構建好一套適合本專業的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該標準必須能起到引領全局的作用。因而,這套標準的開發也必須是由行業專家依照國家規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職業標準、企業標準等標準的全面融合來進行綜合考慮設計。現以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為例,結合其專業自身特點,分析構建證書標準思路。
首先,可按照企業崗位需求、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崗位能力分析、知識點和技能來統籌設計職業等級證書框架。汽車運用與維修,主流崗位分為:機電維修、汽車營銷、保險理賠、美容改裝、汽車二手車評估等。這些崗位還可以進一步細分成許多崗位,如機電維修再分有前臺接待、鈑金、噴漆、車輛檢測維修、維修車間管理等。每個崗位所需的崗位能力必須和課程體系里的知識和職業技能模塊一一對應。汽車是一個大的高度一體化的機電產品,其總體結構中的“發動機、底盤、電氣、車身”四大塊,本身就能更好的適應知識技能的模塊化教學方式,對汽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實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不同模塊對照了不同的證書要求。因而,對整個職業技能證書標準按照10個核心模塊構建,分別為:汽車動力與驅動系統綜合分析技術模塊、汽車轉向懸掛與制動安全系統技術模塊、汽車電子電氣與空調舒適系統技術模塊、汽車全車網關控制與娛樂系統技術模塊、汽車 I/M 檢測與排放控制治理技術模塊、汽車維修企業運營與項目管理技術模塊、汽車營銷評估與金融保險服務技術模塊、汽車美容裝飾與加裝改裝服務技術模塊、汽車車身漆面養護與涂裝噴漆技術模塊、汽車車身鈑金修護與車架調校技術模塊。
其次,按照崗位職位的高低要求,每個模塊設計由低到高的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等級,對應汽車的“初級負責檢查和綜合保養、中級負責檢測與維修、高級負責綜合診斷與分析”的不同崗位職業功能。對于這包含10個模塊、3個等級共30個證書每個所對應的考核知識點和技能,分別對工作領域里的典型工作任務,逐步分解,列出每個任務所需的技能要求和知識要求,這樣就可全面構建出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職業技能標準等級證書的架構體系。
5 結語
學校、培訓評價組織作為1+X證書制度試點的實施主體和職業技能標準的建設主體,需要深入合作,在制度范圍內將各種資源充分利用好,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的教育、考核等都能落到實處,帶來學校、企業、學生的多方受益。對于在試點中遇到的各種新問題,需要共同去總結和反復探索,為構建職業教育國家標準提供有益的經驗。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國發【2019】4號.
[2]教育部等四部委.《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教職成【2019】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