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廳2018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雙高”建設背景下的“雙創”
型物流實訓基地建設研究(項目編號GXGZJG2018B014);2017年廣西物流職業教育教學
指導委員會科研課題(項目編號GXWLXZWKT201705)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內容摘要: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企業都面臨邊界模糊化、去中心化、消費者需求多元化等挑戰,企業如何構建自身生態圈,強化自己的競爭優勢,如何走出去和客戶、企業競爭對手、行業的上下游展開合作和競爭,獲取新的競爭優勢,是企業長遠發展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本文以此為背景,對順豐和菜鳥網絡兩家企業的平臺生態圈戰略展開具體的研究,深入分析了兩家企業在戰略上的共同點及差異性,對快遞物流企業在互聯網背景下競合戰略的實施提出了一些建議,以期對快遞物流行業的升級性發展及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提供借鑒,同時為拓展企業競爭戰略理論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物流行業? ?平臺生態圈? ?產業鏈延伸
順豐的平臺生態圈戰略分析
(一)順豐速運概況
順豐速運有限公司組建于1993年,經營地位于深圳,主要從事快遞及相關業務,經營范圍涉及國內以及國際多個地區。其經營理念為“成就客戶,推動經濟,發展民族速遞業”,旨在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速運企業。公司不斷探索創新,以客戶需求為核心,大力優化服務流程,改進服務方式。自成立以來,順豐速運著眼于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并加大研發力度,制造出具有核心技術的設備,加大自動化運行效率。此外,企業對快件流轉的全過程實現了有效監控和調度,進一步優化了快遞網絡,不但提升了服務品質,還贏得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大大提升。
(二)順豐轉型升級的戰略選擇
資金流生態圈戰略。早在2010年,順豐就開始涉足金融領域,研發了支付工具“順豐寶”。此后,順豐取得了保理、融資租賃、小額貸款、第三方支付等領域的金融牌照。在業務開展初期,經營范圍主要集中在對內結算與金融保險方面。從2015年開始,順豐金融逐步進入融資服務、信用保險、設備租賃等領域。總而言之,依托生產和金融相結合的方式,順豐對其資金實現了生態化布局。
商流生態圈戰略。對于物流行業而言,社區O2O與最后一公里長期困擾著企業的發展。順豐通過商業布局對其戰略實現了轉型,對順豐優選、順豐大網、順豐冷運和嘿客等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打破了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的壁壘。此外,還依托豐巢大力發展社區商業,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大大拓展了社區O2O的覆蓋面。
物流生態圈戰略。對于出現的轉型升級以及行業發展處于低谷期的問題,順豐在不斷豐富產品體系,改進內部運營的基礎上,不斷調整業務戰略。具體內容包括:大力拓展物流領域的鏈條。開展跨境電商、重貨業務、城配和冷鏈等業務,進一步完善了公司產品體系,滿足了細分市場客戶的要求,實現了業務的快速發展。不斷推進全球化。2014年,順豐首次涉足國際業務,先后開展了和進出口、倉儲以及物流相關的產品,并在全球建立了20多家倉庫,與知名物流公司UPS強強聯合,組建合資公司,不斷開拓世界市場。完善渠道,擴大市場覆蓋面。在大力發展城市物流體系的同時,還不斷拓展農村物流體系,截止目前,順豐物流覆蓋的縣級市已經占全國縣級市總數的八成。
信息流生態圈戰略。信息流是流通領域的重要內容,順豐數據資源十分豐富,依托數據增值,順豐和鏈中成員進一步密切了合作關系,打造了具有特色優勢的生態圈,推動了公司進一步發展壯大。
(三)順豐平臺生態圈戰略的實施
鞏固核心優勢領域,完善生態圈基礎設施。對于產品和服務,順豐始終堅守質優價高的經營理念,將服務標準由滿足客戶需要提升至為客戶提供極致的良好體驗。此外,還開發了一系列新產品和服務,拓展增值范圍,從而確保在激烈的快遞行業中取得競爭優勢。對于核心快遞業務,順豐不斷打造競爭堡壘,通過上市募集資金,加大場地和信息化建設,不斷提升倉儲、分揀等業務環節的自動化水平,提高了業務效率,減少相關成本。再者,為了進一步完善生態圈的基礎設施,順豐高度重視信息技術,投資巨額資金研發大數據、云計算、智能交互設備、無人機等設施,實現了物流信息化的快速提升。通過信息化物流基礎設施的日益提升,順豐實現了各項業務的協同推進和發展。
擴展產業鏈布局,開拓多邊市場。順豐在核心業務不斷發展的基礎上,通過金融業務對產業鏈不斷進行延伸,相繼開發了跨境電商、生鮮電商、O2O、重貨、快運、城配和冷鏈等業務。此外,為了進一步提高客戶的忠誠度,順豐大力發展關系網絡,推動市場多元化。在建設生態圈時,金融與商業服務作為其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對實現傳統價值鏈的提升意義顯著。無論是順豐金融,還是順豐優選等,均充分反映了順豐資源有效整合的價值。
競合共融,構建產業協同生態圈。在推行平臺生態戰略時,順豐不斷推進平臺的開放程度,和鏈中成員實現了競爭和合作共融,生態圈日益具有協同性的特征。
對于國內,順豐和國內同行通力合作,實現貨物運輸與服務網點的共享,將營業網點的覆蓋范圍最大限度的延伸,這有助于減少網點建設的資金成本;對于國外,順豐和快遞企業UPS進行合作,依托企業在國際快遞業務的資源,特別是航空快遞網絡,實現了海外市場的不斷拓展;對于重貨,順豐和新邦公司組建了順心快運;對于生鮮冷鏈,順豐不但自行組建了5家醫藥企業,而且和夏暉共同組建合資企業,實現了冷鏈端到端的服務;對于終端配送,順豐和麥當勞、肯德基、天虹、華潤萬家以及家樂福企業在衣食住行等領域進行合作,并且和百度外賣建立了合資企業,不斷優化線下配送環節,提高配送效率;對于大數據與供應鏈金融,順豐和同盾建立了合資企業,依托供應鏈金融,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價值,幫助物流、供應鏈金融以及新零售企業實現價值提升;順豐積極拓展校園代收業務,和通達系物流公司合作組建了豐巢,通過快件柜解決了渠道終端配送問題,減少了經營成本。
結論與建議
(一)順豐和菜鳥網絡平臺生態圈戰略的對比分析
順豐平臺生態圈戰略總結。通過對順豐和菜鳥網絡兩家企業平臺生態圈戰略的案例分析,總結順豐平臺生態圈戰略如下:首先,順豐在核心快遞業務上構建競爭“護城河”,并持續對信息技術、大數據及物流基礎設施的投入,鞏固其差異化競爭優勢;其次,順豐通過延伸產業鏈布局,持續規模化、多元化和國際化,并布局跨境電商、生鮮電商、O2O、重貨、快運、城配及冷鏈等業務,打造端到端的綜合物流服務平臺;同時,順豐將內部、上下游供應商資源整合,并與線上線下零售商、其它快遞企業合作協同,構建多產業協同的生態圈。具體如圖1所示。
菜鳥平臺生態圈戰略總結。菜鳥網絡平臺生態圈戰略總結如下:首先,借助淘寶和天貓電商訂單優勢及在線消費者渠道,打通從消費者到商家之間端到端的物流節點,并通過菜鳥電子面單、物流云等基礎設施,利用數據和技術來鏈接物流公司,保證每一環節成本最低;其次,為解決各環節痛點,滿足客戶需求,整合各物流公司的資源,制定統一服務標準,做到品質共同保證;再次,鏈接平臺各參與方,將所有參與方的資源做實時的分享和統配,提供整體服務解決方案;最后,借助“智能數字化”和“互聯網化”賦能各參與方,串聯各環節的大數據信息,發揮網絡效應,促進整體行業效率最優。具體如圖2所示。
生態圈構建的差異。在順豐向大型、綜合型物流服務商轉型過程中,始終立足其綜合物流主業,并在相關領域謀求合縱連橫式的供應鏈協同。順豐通過自建、自營來創造增值,堅持自己差異化的競爭力,利用關聯產業、價值鏈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之間的博弈來搭建生態圈,從而創造更大的價值。
菜鳥網絡的定位是電商業務的倉儲和配送平臺,整合大眾物流資源,鏈接商家和消費者供需雙方,通過在關鍵節點建倉,幫助商家智能分倉、就近發貨、延伸物流網絡到終端等等措施來為合作伙伴賦能,調動參與方的積極性來滿足多元化的需求,與生態圈內的多方價值共創,從而達到共贏。
平臺生態圈戰略實施的路徑差異。在平臺牛態圈戰略的實施過程中,順豐和菜鳥采用了不同的戰略路徑,總結如表1所示。
(二)“互聯網+”下快遞行業競合戰略的實施
以數據之爭為主要內容的順豐與菜鳥之間的競爭,逐步引起沖突的加劇,而事實上合則兩利,處于競合狀態中的順豐和菜鳥必須把控沖突,這樣可以深入了解對方,彼此進行相互學習和評估。
第一,“互聯網+”下的快遞行業具有同質性高、成本低的特點,容易出現低成本惡性競爭,把控價格競爭范圍將有利于整個快遞物流行業良性發展。對此,順豐應該堅持價格與服務相一致的理念,繼續為顧客提供高品質服務,同時菜鳥也應普遍推廣擇優配單方法,助推快遞企業擺脫“價格戰”,樹立質量第一的理念。
第二,順豐和菜鳥之間的競爭關系不可避免,兩者之間的沖突也依然存在,但雙方應該理智把控沖突程度,避免兩敗俱傷。對此,作為當事人的順豐和菜鳥,均需要有明智的領導人物來做出合理的判斷,然而隨著沖突的升級,企業領導人也很難保持理智,這時就需要第三方力量的介入,因而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等部門或組織應該在控制沖突中發揮作用。
第三,在競合環境下,順豐和菜鳥必須取長補短,同時也要加強合作。如順豐旗下的豐巢快遞柜與菜鳥驛站,可相互合作,突破“最后一會里”的瓶頸;雙方應嘗試與其他企業合作,獲取更多資源渠道,開展多樣化營銷活動等。面對跨境物流和農村快遞服務的難題,雙方也可以互通有無,聯手共進,共同尋找突破行業瓶頸的方法,解決難題,推動整體發展。
第四,為確保自身競爭地位,順豐和菜鳥應更加鞏固自身的競爭優勢,不能被對手超越。核心優勢是快遞企業得以立足的根本,對此,順豐應堅持最優的服務質量和優秀的管理水平,確保中高端市場和商務快件市場的龍頭地位不被撼動,在打造高品質品牌方面不能放松警惕,進一步加強技術創新及新產品、新服務的研發,創新增值服務,鞏固差異化競爭優勢。菜鳥則應更加充分的完善和應用“天網”、“地網”,堅持合作共贏、先人后己的商業模式,吸引合作伙伴,維護合作關系。
總體來講,快遞企業除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為不同消費場景的消費者提供差異化產品和服務外,更要加強平臺生態圈建設,在鞏固核心競爭力的同時逐步擴大自身在整個快遞行業甚至整個生態圈中的影響力,只有形成多元化產業協同的平臺生態圈,才能構建新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苑振柱.物流信息資源整合平臺建構與運行機制探討[J].商業時代, 2013(28)
2.尹力.電商企業自建物流體系面臨的問題與優化策略—以京東商城為例[J].對外經貿實務,2014(3)
3.吳硯峰.從菜鳥與順豐之爭看民營快遞企業未來發展之路[J].對外經貿實務, 2017(9)
4.倪慧.基于大數據下的社會化協同物流平臺發展初探—以菜鳥網絡為例[J].現代經濟信息,2016(22)
5.王昕天,汪向東.電子商務背景下物流信息化的新趨勢—基于信息化物流的研究框架[J].中國流通經濟,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