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
摘 ? 要:為了能為游客提供更加舒適的旅游地居住空間,旅游度假酒店應結合地域自然環境有效優化設計模式,發揮景觀設計的休閑功能和體驗價值。本文分析了度假酒店的定義和景觀規劃體系要點,并系統闡述了旅游度假酒店景觀設計的原則,結合融創度假酒店體系案例對具體設計流程展開討論,從而打造更加適宜的旅游度假酒店景觀設計方案。
關鍵詞:旅游度假酒店 ?景觀設計 ?原則 ?要點
中圖分類號:S611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7(c)-0153-03
1 ?度假酒店的概念
度假酒店主要指的就是接待游客、以休閑度假為主要經營目的的酒店,相較于一般的城市酒店,度假酒店多數都修建在景色優美的空間環境中,主要是向游客傳遞不同區域、不同民族地域文化以及歷史文化。對于度假酒店而言,地理環境的選取較為關鍵,在度假酒店景觀規劃體系中,也要將文化體系和景觀元素體系作為關鍵,從而建立獨特的營銷策略模式。
基于此,在度假酒店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借助文化主題的引導實現景觀空間和元素的和諧化搭配,為度假酒店的運營推廣提供較為充裕的外部景觀環境和空間場所。
2 ?旅游度假酒店景觀設計原則
近幾年,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文化精神需求增大,也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旅游事業的發展。在旅游度假酒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要秉持人性化和文化體驗的基礎性設計理念,提升設計元素的搭配效果,有效整合對應的設計元素,確保設計水平和設計效果滿足預期。
2.1 軸線面對核心景觀資源
為了保證旅游度假酒店景觀設計的實際效果,要秉持景觀資源合理性分配原則,主要是軸線設計的選位和結構組織,要形成面對核心景觀資源的設計體系,確保核心景觀的優勢得以凸顯。
2.2 公區客房區功能細化分開
在旅游度假酒店景觀體系內,酒店群主要是由六星酒店、五星酒店、酒吧街、人工湖、會議中心等組合而成,為了保證旅游度假酒店景觀設計的綜合效果,要盡量將公區和客房予以分離,確保相應功能區域能發揮其實際優勢,真正打造區域完整且功能齊全的旅游度假酒店景觀模式。
2.3 道路規劃有機合理
對于旅游度假酒店景觀設計工作而言,道路規劃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其中,車行道、電瓶車道、環湖慢跑道、游園人行道、客房入戶道等都是較為關鍵的組成元素,為了提升景觀設計的整體效果,就要對不同道路組成項目進行合理性規劃,在發揮土地資源價值的同時,確保設計模式有機合理[1]。
2.4 人工湖環湖跑道串聯功能空間
在旅游度假酒店景觀設計過程中,人工環湖跑道串聯功能也是設計過程需要秉持的原則之一,要將跑道和沿途對接各酒店的景觀節點進行統一設計,有效發揮整體設計優勢,形成獨特的景觀體系。
3 ?案例分析
3.1 基本情況
本文以重慶融創文化旅游城為例,項目是全球第12座萬達城,位于重慶西部新城沙坪壩西永。項目北靠火盆山,接渝遂高速;西規劃有軌道十七號線;南接西永大道。總占地724公頃,總建筑面積610萬m2,項目位于融創文旅中心地帶。其中本項目所包含的五星酒店和四星酒店位于文旅城人工湖中心地帶,四面被湖體環繞,占地54593m2。具體設計項目地見圖1。
3.2 旅游度假酒店景觀體系設計
在旅游度假酒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景觀體系設計是較為關鍵的因素。
一方面,要全面考察當地文化,結合文化特質提煉特色鮮明的文化主題,將文化主題作為酒店景觀規劃設計的脈絡。與此同時,要將文化中的故事結合經營空間進行有序組織,形成統一的文化體系。本案例中萬達建設項目就是充分融合了重慶地區的特色,尤其是三峽地區的人們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在物質文化上,體現了其悠久的歷史與山地風貌;而在非物質文化上體現重慶人直爽、熱情、創新的性格,這些都成為了重慶的標志性名片。
另一方面,景觀設計中也充分將重慶特色的山城文化“江、茶、山、戲、煙、筑”融合在景觀設計中。其一,渝風雅苑,在設計過程中實現了酒店依山就勢而建的目標,不僅傳遞了“園中隱園,院融景園”的設計情感,也全面展現了重慶人的精神特質。其二,山地臺院,也是依山就勢打造院落布局的典型代表,實現了設計要素和環境的和諧化統一。
3.3 旅游度假酒店景觀元素體系設計
在旅游度假酒店景觀設計中,元素體系的設計具有重要的意義,要對不同的設計要素予以關注,全面落實統一化的體系設計機制,從而提升設計效果,打造更加完整的設計方案。渝風雅苑主要是由江上迎賓、茶香雅院(圖3)、山水入堂、峽江筑臺、舞蹈花園、叢林樂園、藍色夢境、望山疊泉(圖4、圖5)八個部分組成,各個區域挖掘了重慶地域特色并且提煉成小品元素展開空間形態的布局。其中,望山疊泉作為場地制高點,采取的是人工堆坡的處理方式,最高點控制在2.4m,且各個溫泉泡池都依附在周圍形成高低錯落的景致。
3.3.1 道路鋪裝
第一,車行路,車行道設計要保證寬度在3.5m以上,整體寬度則一般會控制在7m,因為重慶的山地地形會隨地勢曲折起伏,呈現出靈活變通的空間,因此,在車道設計的過程中也要適當進行臺地綠化的處理。另外,在豎向排水的過程中品牌水坡度要在0.3%~8%之間。
第二,電瓶車道,每間隔500~800m就要結合景點設置對應的電瓶車站,有效利用石材路面和磚材路面提升整體設計效果。
第三,環湖慢跑道,在藍色夢境的附近設置了環湖慢跑道,寬度為3m,每間隔200m就結合景點設置了對應的休息區,人們可以盡情欣賞人工湖以及巴渝植物的風貌。
3.3.2 地形豎向
在整體景觀設計過程中,高差處理更加關注景觀結合場地和建筑高差關系,整體高差為3m,從酒店主入口向人工湖遞減,其中后場空間會將草坪放坡作為主線,避免出現較多的臺階。并且,結合不同區域進行劃分,結合各自功能就能規劃豎向結構關系,形成統一的景觀豎向空間形態。最關鍵的是,A區-江上迎賓、B區-茶香雅苑、C區-望山疊泉、D區-山水入堂、E區-峽江筑臺、G區-藍色夢境、F區-舞蹈花園/叢林樂園也形成了良好的豎向設計結構,形成統一的整體設計模式。
3.3.3 水系水景
在水系水景設計過程中,將人工湖交接景觀自然水系設計作為重點,例如,五星入口處設有疊水,配合旁邊的臺地綠化,就如同巴渝峽江,后場庭院為一個下沉式鏡面水景,溫泉作為五星酒店重要水景,分為兩個公共泡池,五個主題泡池。另外,駁岸設計也發揮了設計優勢,將入水駁岸、直駁岸、碼頭平臺駁岸、濕地駁岸等進行綜合處理。
除此之外,四星酒店入口是一個鏡面水,配以山形雕塑,表達巴渝人的熱情好客之情。
3.3.4 種植設計
不同景點的種植季節景觀,按照游覽路線布置。植株主要選擇的就是重慶當地的特色植物,例如山茶花,臘梅,銀杏,櫻花,紫荊,紅楓等。例如,在溫泉周圍植株設計方面,以市花山茶花為主,以烘托主題月照花泉,融入溫泉理療、休閑等功能為一體的活動空間[2]。
3.3.5 園林建筑小品
園林建筑小品的應用和處理更顯匠心,例如,藍色夢境區域的設計。夜景燈光布局上強調藝術、功能、節能原則。燈光主要分為線性光帶、路燈、庭院燈、草坪燈、圍墻燈、射樹燈以及建筑外墻燈7種,根據景觀功能空間合理布局夜景燈飾效果,見圖6。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度假酒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要在明確景觀規劃體系特征的基礎上,充分挖掘酒店所在城市文化內涵和地域風情,結合酒店景觀設計文化體系和景觀元素體系,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打造更加適宜區域特征和度假需求的酒店景觀設計方案。
參考文獻
[1] 張唐景觀.數字化景觀節點的深化設計研究——以成都麓湖云朵樂園為例[J].風景園林,2017(11):51-58.
[2] 王亮.打造地域特色休閑度假酒店景觀設計——徐州大龍湖酒店景觀設計[J].城市建筑,2016(17):254-255.
[3] 理查德·H·彭奈爾,勞倫斯·亞當斯.酒店設計規劃與開發[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