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立敏 張峰
與傳統黨建工作相比較,兩者均是服務于黨建的手段,因此在實際工作開展的過程中,人們首先需要對兩者進行長期的探索,通過互促共進,使兩者之間實現深度融合,以此保證信息化建設的穩步推進;黨建信息化不能在短時間內對傳統黨建工作進行完全的替代,它的作用是對平臺服務內容進行有效提升,從整體優化和個性化調整的基礎上完成黨組織的實際所需,滿足群眾對黨組織的需求;黨建信息化應該在對平臺進行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平臺工作效率,保證平臺的活力和前進的動力。
關于黨建的探索與創新,全國多地各部門均進行了積極的參與,為了全面落實從嚴治黨的客觀需要,各部門不僅加大了黨建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同時為了保證與時俱進,相關工作均緊緊圍繞“互聯網+”展開。將信息化手段用于黨建工作中,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對各項工作的管理,對其服務效率予以提升,同時也能幫助黨員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以及他們的組織觀念,幫助他們解決平臺建設中的難題。而具體工作的開展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包括平臺的定位、功能和模式。
一、利用大數據探索高校黨建新途徑
高校黨員干部在對目標對象的規律性進行找尋的過程,可以借助數據識別、數據分析等方式展開,而大數據的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決策的科學性;黨建管理工作的開展,也可以借助大數據手段展開,在其過程中大數據能夠科學展示黨員干部的思想動態,這是對傳統黨建工作的有效提升。
高校黨建工作實時分析,大數據的動態分析功能能夠科學的體現黨建工作中精準化的管理行為;黨員信息的傳達,黨員之間的互動,大數據的融入能夠讓其有效擺脫時間、地點和形式等因素的限制,從而保證數據信息反饋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高校黨組織內部溝通建設渠道也可借助新媒體手段予以構建,它的有效應用能夠促進黨組織上下級之間的緊密交流,并且實現遠程數字溝通。黨建工作命令的傳達,可借助網絡直播會議的形式實時展開;網絡的應用還可以幫助黨員干部傳達心聲,并對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收集,以此對黨建工作予以有效提升。網絡在黨建工作的有效運用,能夠對黨員干部的參與起到促進作用,從而對高校黨建輿情研判力度予以有效加強。新媒體在黨建工作中的滲入,能夠提升信息交流的暢達性,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幫助高校新媒體打造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
二、建立云平臺創新高校黨建新模式
關于黨建學習方法的創新,黨內學習平臺的構建,高校應充分利用網絡“云”技術和“云”功能,在對各種信息資源進行整合的基礎上,提升黨建工作業務效率,進一步促進高校黨建信息化、集約化、現代化的實現。
黨員會議的召開,黨員檔案信息系統的建立,不同層次和類別的黨員培訓,都可以通過智慧黨建平臺展開,有效信息處理技術和“云”服務技術的廣泛應用,能夠在黨組織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幫助其打破時空界限,使工作的開展更加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以河北省為例,“河北智慧黨建”“河北黨建智慧云”等“智慧黨建”平臺,不僅能夠保證黨員干部學習的持續性,同時其多樣化的形式也增加了黨員干部學習的積極性。智慧黨建平臺實際上相當于移動黨校,原來集體理論學習受上課時間、假期以及校區影響明顯,而智慧黨建平臺完全不用擔心這些問題,人們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有效學習,并且多樣性的學習形式不僅提升了學員學習的自主性,同時也提升了他們學習的高效性。
三、提高思想認識,優化信息系統
為了幫助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高校應該利用網絡的傳播力度,對先進的黨員干部予以積極的傳播,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傳播予以加大,通過定期培訓,提升黨員干部學習信息網絡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此從根本上對他們自身的黨性素養和業務能力予以提升,讓他們在保持開拓創新精神的同時,更加積極主動地投身于新時代的黨建工作中。
新時代呼喚更“強”的人才參與到黨建工作中。就當前情況分析,熟知黨務工作的人才在黨建工作中比比皆是,但是這些人只有少數人精通網絡,因此黨建工作中缺乏的是熟知網絡知識和黨務工作的優秀的復合型人才。在今后一段時間內,高校的工作重點應該放在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方面,保證 “互聯網+黨建”有力落地。這就需要黨員干部加強自身對互聯網知識的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分析處理和運用水平,熟悉駕馭網絡傳媒的能力。再有就是,高校信息化黨建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養,不僅僅是側重黨務工作者的培養,同時還應該培養他們精通網絡技術,使他們不僅有過硬的政治作風,同時還應該有過硬的技術業務。
黨建工作服務效率的提升,需要更“優”交流平臺予以輔助。而網絡技術在平臺建設中的應用,不僅能夠實現平臺的多功能性,同時也能提升平臺的高效性。黨建工作應該與時俱進,黨建平臺應該隨時接受群眾監督,網絡應該隨時呈現信息收集和信息公開,“互聯網+黨建”服務網絡應該在信息共享的幫助下,實現基層黨組織間黨建信息的交流溝通。再有就是,“智慧黨建”發揮網絡大數據優勢,開通了多種功能,以動態的形式對黨務工作進行管理,進一步促進了黨務管理的便捷化和精準化。
黨建平臺對權威性信息的獲取,同樣可借助智慧黨建工作而實現,這需要發揮平臺的 “管、學、考、評、服”等功能要素的作用。平臺通過對自身建設工作的改進,最大限度的激發網絡空間的正能量,會使黨建工作更加體現時代性、開放性和民主性等特征。
四、結語
就當前情況分析,黨建工作在高校的開展,應該緊跟時代發展,應該與實踐要求相符,應該著手解決發展中的不足,所以,高校應轉變黨建工作戰略方針,開展大膽的嘗試和創新探索,將黨建工作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積極建設高校集智能化、數字化和信息化于一身的黨建標準化平臺。這種新的媒介能夠促進高校黨建工作的快速展開,給高校提供更優質的發展平臺和發展機遇,在體現黨建工作的價值和意義的同時,提升高校黨建工作的實效性,對新時代黨的先進性建設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作者單位:邢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