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諭 趙越 周璐璐 譚宏宇
當前我國靈活就業的特點為總數大,增長速度快。其中大學生對靈活就業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國家對靈活就業的調整涵蓋面廣,對靈活就業群體的社會保障逐漸加強。本文以白城地區在校大學生為對象,調查影響在校大學生靈活就業意向的因素。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和措施,以改善在校大學生靈活就業問題現狀。
一、在校大學生靈活就業現狀分析
(一)白城市在校大學生靈活就業現狀分析
通過文獻分析法、問卷調查法等,針對白城市地區在校大學生靈活就業意向問題進行調查。在本次正式調查之前發放200份預測問卷,隨后采取分層隨機抽樣的方式共發放1195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是1165份。運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的編輯與錄入,通過描述統計分析、單因素方差分析、列聯表卡方檢驗和交叉表分析法進行數據分析。
1.獨立樣本t檢驗
本次正式調查之前發放200份問卷進行預測問卷分析,作為獨立樣本t檢驗、可靠度分析,根據調查數據分析測得,此次發放問卷的18道題與量表構念之間的關系密切,為使數據更加清晰,將調查經濟類與管理類專業的學生合并為經濟管理類,將理科類和工科類專業的學生合并為理工類。
2.基本信息現狀分析
通過對性別、年齡、學歷、年級、專業、戶籍、月消費等基本信息調查數據顯示,白城地區在校大學生女生高于男生,被調查者男生占47.4%,女生占52.6%, 戶籍為農村的學生比重高于城市。月消費在1001到2000之間居多,占總體的58.5%。本科生1018人,理工類357人,師范類271人,分別占比31.5%和23.9%。
3.就業意向現狀分析
根據調查白城市靈活就業意向信息數據得出1015名的在校大學生有靈活就業意向,150名被調查者不太有或沒有靈活就業意向。通過交叉表分析法得出月支出在1001到2000之間的被調查者靈活就業意向明顯,在性別層面:女生選擇教育培訓類多,男生選擇技術類多,在專業層面:理工、經管專業的被調查者集中在技術類,文史、師范專業的被調查者集中在培訓教育類。
4.關于白城市在校大學生靈活就業選擇渠道分析
筆者依據對白城市在校大學生靈活就業選擇渠道調查數據得知,在校大學生選擇靈活就業渠道時,人才市場渠道678次,占24.5%,朋友推薦630次,占22.8%,獵頭公司渠道190次,占6.9%,其他渠道214次,占7.7%。大學生靈活就業渠道相對較多,人才市場在大學生靈活就業中充當不可或缺的角色,朋友推薦次之。
二、在校大學生靈活就業存在的問題
(一)在校大學生靈活就業信息獲取渠道單一
通過數據分析可知,在校大學生具備靈活就業意向的人數所占比例較多,但是實際具有靈活就業經歷的人數卻較少,主要原因是不能掌握有效及時的招聘信息,對招聘崗位的要求不明確,錯失合適工作的機會。學校沒有開通足夠豐富的發布相關單位招聘信息的渠道,有利信息流失,直接影響學生職業選擇和未來職業規劃及將來職業成就的高低。
(二)靈活就業工作者權益缺乏保障
在權益保障方面,靈活就業保障存在復雜性,勞動者與雇主之間沒有穩定勞動合同,社會保險不能全面涉及到靈活就業者,勞動權益得不到有效維護。在政府職能方面,政府雖助推靈活就業,但存在行動力缺乏、執法不公等問題。現階段,勞動關系以勞動合同簽訂為依據,但靈活就業人員簽訂勞動合同較少,組織上的從屬性弱于雇主和雇員關系,更多是經濟上的依賴,無法用“事實勞動關系”標準來認定,是否存在勞動關系也難以界定,導致靈活就業者工作積極性低。
(三)社會對于大學生靈活就業的認可度低
受制于計劃經濟,在大多數人眼中依舊“鐵飯碗”才是真工作,靈活就業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新興產物,還沒引起社會足夠重視,因此在相關法規政策的制訂、宣傳等方面還存在問題。在許多人眼中,存在“從事靈活就業崗位是低人一等”的觀念,因此不愿意孩子從事靈活就業,這也造成大學生認為靈活就業不是就業。
三、在校大學生靈活就業對策
(一)建設靈活就業訊息推送平臺
加強對于靈活就業崗位招聘信息的梳理整合,在校大學生能夠及時了解靈活就業崗位需求變化,從而結合自身特點,避免競爭大的崗位。利用網絡等現代電子傳媒讓社會群體了解靈活就業,如在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報紙刊登優秀靈活就業者的事跡。還可通過社區工作人員的宣傳或宣傳欄的展示,對待業群體和失業群體灌輸靈活就業的優勢。
(二)完善靈活就業權益保障制度
政府、學校、用人單位共同推動大學生靈活就業。政府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將向畢業大學生提供勞動保障事務代理,包括免費存檔、代繳保險,辦理黨團組織關系等。用人單位與靈活就業者簽訂勞動合同,讓靈活就業者勞動權益得到維護,用工關系得以清晰界定。對于學校而言,應開設相關就業課程,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咨詢指導與服務,為日后擇業起到指導作用;為面臨就業的畢業生提供有效的就業崗位信息服務,以便做出正確選擇。
(三)加強就業指導教育,營造良好的就業輿論氛圍
在當前嚴峻就業形勢下,應引導學生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就業觀念,樹立正確的現代就業觀。勞動者無論在何種部門,從事什么工作,只要憑能力合法勞動,獲取報酬就是就業,靈活就業并不低人一等。要為大學生營造健康良好的就業環境和輿論氛圍,減少畢業生選擇靈活就業的壓力,加深大家對新興就業形式的認可。(作者單位:白城師范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