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靜

摘 要:攝影藝術和視覺設計都是視覺藝術。隨著攝影藝術的不斷發展,現代攝影藝術也具有其獨特的風格和特征。本文在研究現代攝影藝術風格和特征的基礎上,研究其與視覺設計的共性。通過對現代攝影作品的分析,發掘現代攝影中視覺設計思維的存在性和可行性?;谝曈X設計思維在現代攝影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需要進一步提高現代攝影的視覺效果,使觀者在欣賞作品和創意的同時能夠更清晰地與作品產生的共鳴。
關鍵詞:現代 攝影 視覺設計 視覺思維
人們在拍照的時候,首先要進行取景、構圖,構思想要表達的主題思想和內容,然后考慮拍攝的角度、光線、表現手法等,從而使畫面的視覺效果和思維完美相結合。視覺思維是人最發達的感官系統,也是人與圖像溝通的重要渠道。人們理解作品在傳達什么,并根據視覺線索做出選擇和鑒別。視覺思維的物理特征和局限性會影響人們對攝影圖片的影調、色彩等產生感知。因此,視覺思維是攝影構思和拍攝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譹?訛
一、視覺思維認知過程
視覺思維的認知過程是對人類視覺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再處理的過程。它可以將人的本能視覺感知、平面設計和視覺可視化結合起來,進而實現視覺作品的功能性審美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視覺思維的認知過程可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視覺檢測階段。根據生理狀況和經驗通過視覺檢測從物理世界接收信息,并通過視覺查詢機制將其傳遞給視覺注意。第二階段,通過篩選機制獲取有用的信息,進入意識等待處理。第三階段,視覺獨創性階段根據需要和經驗對信息進行分類和處理。第四階段,視覺記憶階段。意識處理的信息被輸入到記憶中,并作為視覺工作記憶來指導感知檢測或視覺注意,經驗知識被存儲為記憶,并進一步產生高級的理性認知。
攝影藝術不僅僅是簡單地記錄和保存圖像,而是具有視覺影響的視覺藝術作品,這就要求攝影者主觀的去思考攝影圖片的視覺創意和視覺設計。視覺思維是一種典型的創造性思維,對攝影創作具有很好的指導性作用,具體體現在視覺思維認知機制的兩個環節中。
第一環節:視覺處理。視覺加工包括視覺思維認知過程中的視覺注意和意識。視覺注意篩選出人們認為美感的信息,注意階段是減輕這些信息對使用者認知負擔。攝影中的形式美是攝影藝術的指導原則。在攝影作品的畫面中,從認知角度上,人們通過自身對作品的辨識和理解進行選擇;從攝影作品角度上,作品在創作和設構思階段滿足人們對作品的有效識別性,進而實現創作多元化的和諧統一,使攝影作品具有一定的審美品質。
第二環節:視覺記憶鏈接。視覺思維是從記憶中提取經驗知識為人們的認知活動服務。視覺記憶對攝影構思具有很好的啟發作用。攝影具有紀錄的特性,通過攝影者角色的轉化,以自身對作品的態度、觀念和價值最大限度的發掘形成最終的畫面,讓作品的表現更趨于理性,讓人們品讀后能夠從記憶中提取出自己的觀點和言論,進而實現攝影作品的價值與美感。
二、攝影與藝術設計相互影響
攝影與視覺設計屬于不同的藝術形式,但它們同屬于視覺藝術。它們都是根據其結構、形狀、色彩等視覺元素的排列來實現空間造型的顯示。它們可以相互借鑒、相互影響、相互補充。攝影的特點是直觀地記錄和顯示事物本身。它不僅可以保存過去的歷史,而且可以記錄令人難忘的美好時刻。在視覺設計的發展中,攝影技術的出現為視覺設計增添了新的表現力和創造性元素,對視覺設計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藝術創新和技術創新作用。
優秀攝影作品的背后,不僅取決于其記憶功能和時空再現,還取決于它是否能給人們帶來難忘的視覺體驗。這就需要攝影師設計思維的積累、審美價值的判斷和攝影語言的創造性思維。從設計的角度,我們可以挖掘出創作的規律和審美特征,通過對題材、構圖、形式和色彩等視覺元素的思考和應用,審美需要和視覺張力使其在形式和內容上得以滿足。進而,它可以更好地詮釋作品背后抽象和具體的概念。
三、視覺設計思維下的現代攝影創意
現代攝影藝術的創作要求創作者具備除了攝影技術、攝影美學等專業知識外還要具備一定的創意設計,用鏡頭捕捉畫面,并通過藝術畫面來表達自己的藝術思想。創作者需熟練運用專業攝影知識,還需結合自己的經驗,來跳出常規的思維框架,這樣創作的作品更具有藝術感。攝影藝術具有獨特的表現形式,它通過攝影的主題來表達情感。因此,創作者首先需要確定拍攝的主題,然后在拍攝時注意角度、光線、色彩等細節,這樣才能拍攝出理想的作品。
現代攝影中常用的手法之一是通過不同的藝術形式來突出主題。為了使攝影藝術更具創造性和審美性,需要我們不斷更新攝影藝術,創作新的作品,這就要求攝影者在表達創作思想時要考慮選擇合適的題材。
視覺藝術語言在攝影中的運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攝影作品中的構圖
構圖貫穿于構思和再現攝影創作的全過程,是視覺思維和視覺思維的一種方式。攝影構圖的過程是根據主題的要求和現實生活的基礎對要表現的客觀對象進行藝術表達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攝影師將有利于主體表現的事物有機地安排在畫面中,使主題思想得以充分表達,主體與下屬的關系清晰,畫面簡潔生動,從而達到攝影的目的。構圖也是攝影者創造性思維的再現過程。傳統的視覺藝術語言訓練,以基礎繪畫造型訓練為例,要求學生在相同的畫面中長期調整構圖的舒適性和準確性。這篇作文似乎與攝影的快速作文無關。事實上,這種能力的長期培養對學生學習攝影有著深遠的影響。照相機和刷子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工具。他們有完全不同的工作原理。然而,他們創作的作品仍然是二維圖片,而且觀看的方式非常相似。大量古典繪畫作品在學生腦海中的保留,將影響學生對未來創作中繪畫的控制能力。
2.攝影作品中的韻律
色調的節奏對攝影的成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節奏的誘導能力在攝影中是非常重要的。在黑白攝影中,節奏和線條是攝影圖像建模的基礎,因為節奏的處理和黑白關系的調整可以改變景物的色調結構。節奏可以表達作品的形式感、立體感、質感、空間深度和整體氛圍,這關系到畫面的平衡與對比、和諧統一。因此,必須明確攝影作品的結構變化和藝術表現力。只有這樣,才能在攝影中充分發揮音色的藝術表現力。(如圖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