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壽榮
摘 要:“互聯網+”高職汽車維修服務教育是“互聯網+”時代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教學模式通過現場教學完成,根據教學所需,購買汽車所需零件等,造成教學成本的不斷攀升和所學知識不能較快上手操作。“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學生直接利用互聯網優勢來解決問題。通過互聯網解決多人使用設備無法及時訓練的問題。不僅如此,高職汽車維修服務專業實訓教學因“互聯網+”背景進行改革,順應時代發展,推進“互聯網+”時代高職汽車維修服務類專業實訓教學,準確把握方向,進行有效改革。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高職汽車維修服務;專業實訓教學;改革
“互聯網+”時代下的信息化技術不斷提升,使高職汽車維修服務類專業實訓教學得到改革基礎。通過大數據化,使高職汽車教學更加精準,大大提升工作量。利用汽車維修中對電氣、發動機等方面的進行教學分配,隨著科技不斷前進,改善教學中不適當的內容,形成大數據化創新教學[1]。在數據信息化時代,為高職師生提供教學資源,為更好的教學改進做出了更好的保障。通過網絡平臺的資源豐富性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學生通過“互聯網+”系統,學習課堂外的知識,提高自我的綜合素質。建立完善的互聯網平臺,為在校師生獲得教學資源得到幫助[2]。
1 “互聯網+”技術在高職汽車維修服務類專業實訓教學中的優勢
1.1 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
通過使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教學,使汽車知識不再是單調枯燥的文字,更多的是通過圖片和視頻的方式進行知識教學和傳播。通過豐富的資源進行教學,提升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效率和課外知識的廣度。也提升了課堂效率,使教師更好的完成教學成果[3]。
1.2 方便專家線上講解技術
互聯網平臺沒有設置范圍,專家可以將教學與互聯網相結合,把汽車維修知識總結為知識點,用視頻方式通過互聯網傳播,使學生隨時隨地進行課程重點內容的學習,更加方便學習,間接提升成績。也通過互聯網學習,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更好的掌握汽車維修知識。不僅如此,專家有專業的研究技術推出后學生能夠馬上學習到主要內容。
1.3 支持師生交流
在傳統教學中,課堂時間有限。除了上課時間外,學生很少能和教師進行面對面交流溝通。但通過互聯網教學,可以使教師與學生在平臺上面的面交流。不僅通過平臺進行交流溝通,還可以使教師模擬教學環境進行知識教學。以此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能力[4]。
1.4 情景教學體驗
在課堂中無法展開的操作展示,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情景展示。在課堂中造價較高和具有危險性的教學,可以通過互聯網情景模擬實現教學。
1.5 教師綜合評價
利用信息平臺,設置班級閱讀時間,通過設立評判標準時間,使學生每天閱讀汽車維修知識時間。不僅通過時間判斷學生的學習進度、學習時間和學習質量。也可以在互聯網平臺中傳送課堂知識課后作業。收集學生數據,了解學生薄弱環節和理解程度,從而更好的完成教學[5]。
1.6 工具的有效利用
利用在設備、工具等教學工具貼上二維碼。學生通過掃碼了解工具的具體名稱和使用規范等內容,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間接的進行課程的預習和內容。結束課程后,設備還可以通過APP的方式讓學生清晰明白這節課程用了幾次工具,主要有哪些,這些工具具體有哪些可以使用和保養的手段。
2 “互聯網+”背景下的汽車維修教學過程和教學目的
2.1 教學過程
1.課前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預習。通過教師布置的課前教學任務,讓學生通過互聯網教學平臺進行課程的預習。再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對課程內容進行仔細觀看。教師通過在平臺上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回復和指導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首先了解學生的想法,對學生具體學情進行嚴格分析分析,其次在對學生掌握的情況進行了解和登記。教師通過以上內容的記錄和了解,從而更加明確自我科課程安排及教學主題的合理性。科學選擇教學主題和合理安排每日學習內容,讓學生在課內學習的基礎上,培養更多課外汽車維修的素質和能力。[6]。
2.課堂線下教學。通過使用課堂線下教學,養成了學生自主預習和完成教學任務的好習慣。在課上的學習,激發自我的求知欲和解決問題的邏輯性思維。教師在課下通過互聯網媒體的使用,引導學生學習課后知識和重新復習課堂內容。通過對學生進行分組,比較不同小組間的區別,教師總結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糾正學生的問題,更加促進學生的專業素養[7]。
3.課后線上總結。在課后的互聯網平臺上,對今日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提升。通過在互聯網平臺上將知識點進行合理總結和梳理,形成教學重點下發學生。學生通過互聯網教學平臺完成回顧今日所學內容和對課后作業的完成。結束今日任務后再學習老師整理好到課后重點進行復習。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具體數據來進行評判標準。做好學生的作業評價,并將過程通過大數據記錄下來,長線關注學生的成績。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回復學生所做的課后檢測中出現的問題。教師通過利用互聯網教學平臺,向基礎成績好的學生進行課外知識內容的拔高。開拓成績好的同學課外知識的視野能力。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也要總結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2.2 教學目的
1.學生利用互聯網資源平臺,實現有針對性的搜索內容和學習,從而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增強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技巧。
2.方便教師對學生的統一管理。教師通過互聯網教學平臺多學生進行統一管理。對課后作業、課前預習、知識點回顧復習進行統一管理,統一評價。學生有任何問題,可以快速通過網絡傳遞。
3.方便學校進行檔案查閱。教師對學生課程教學的完成度和作業批改的進度的檢查。對于學生接受教師傳達知識的接受度和完成度也是學校進行查閱資料的憑證和資料。
3 “互聯網+”背景下的汽車維修創新教學模式
3.1 創造性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能力和培養技術性人才。學校、教師將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擺在首要位置,更好的將學生培養為創新型人才。
3.2 實用性
將實用性看為汽車維修職業人向導工作的標準。實現汽車職業維修以就業為最終向導工作。教師在課程設計上要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不斷的根據大數據背景改進教學模式和方式。形成適合學生好久就業的教學模式。
3.3 基礎性
學校教師多實行傳統教學,致使很多學生對于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高。通過進行新型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加強自我基礎能力的提升和對基本技能的培養。
4 “互聯網+”時代高職汽車維修服務類專業實訓教學改革
4.1 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在互聯網大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水平至關重要。在課堂教學方面,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對專業系統知識有自己的見解。有專業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在專業領域有自己獨特的建樹。不僅如此,對教師還要養成優秀的創新能力教學。通過對學生進行多角度觀察,多層次教學,使學生愛上汽車維修課程,從而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能力,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度。
4.2 促進公平教學
汽車維修領域涉及的內容分布較廣,培養汽車專業化人才的具體要求也存在差異。在短時間內培養專業人才具有較大困難。通過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有效的學習,既促進了教學的公平性,又潛移默化的使學生對課外知識進行 更多的學習。不僅如此,還使學生之間對于優秀課程的多次傳遞和學習。
4.3 實訓課教學效果提高
在互聯網平臺下,對課堂內容及實踐教學產生了重要影響。在實踐教學里,汽車行業是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需要專業人才對于汽車支持儲存豐富。對于汽車專業人才要求較高,通過使用互聯網教學平臺,可以有效彌補在上課過程中欠缺的資源。在課堂教學中,提供給學生專業化系統化的知識,對其他領域知識進行擴充。加強學生的邏輯性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對于課程的積極性和熱愛,達到完美的教學成果。利用平臺的統一性盡心學習和批改作業。利用互聯網平臺資源的豐富性,提高自我的專業知識能力。通過使用互聯網云班系統的兩年來,使實訓班學生教學成果大大提高,對實踐教學產生了重要影響。
5 結束語
“互聯網+”進行獨特培養對學生形成三個教學特點,通過教學方式的改變,使學生通過使用互聯網平臺的次數增多,增加學生善于利用互聯網平臺的能力。對優質的教學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和使用。在教學內容上,做到利用大數據背景進行與時俱進的教學安排。將職業培訓更加貼近生活和就業。通過善于利用互聯網平臺,形成更好的學習能力提升,我們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更好的實現創新教學模式。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及時的回答,利用互聯網平臺,總結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度和理解度,更好的安排教學任務。在課程設計上,也要加大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訓,促進學生更好的就業,達到用人工廠和企業的標準,不僅如此,還要培養學生的學習下效率和接受知識的速度,從而形成更好的專業素質,成為社會需要的汽車維修服務類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永.淺談基于互聯網的汽車職業教育的研究與應用[J].學周刊,2017(34):32-33.
[2]童劍鋒.“互聯網+”背景下的汽車專業教學探討[J].汽車維護與修理,2018(18):32-34.
[3]陳翔,王猛.淺析互聯網+技術在汽車維修一體化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汽車,2018(09):45-46.
[4]童劍鋒.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汽車專業教學探討[J].汽車維修與保養,2018(09):97-99.
[5]李放.“互聯網+”在汽車救援與維修中的應用與發展方向[J].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2018(01):78+80.
[6]袁濤生.“互聯網+”背景下中職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2019(03):142-144.
[7]王峰.淺析“互聯網+”技術在汽車維修一體化教學中的應用[J].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2019(0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