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鳳華 韓秋實 孫悅


摘? 要:研究生是高層次人才,是未來國家的棟梁。加強研究生的學術道德培養,把研究生培養成為優秀的創新人才,是高校教育教學及育人工作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研究生未來職業生涯和個人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與相關制度的不適當、不健全有著直接的聯系。該文介紹了學術不端現象發生的廣泛性,闡述了規正學術不端行為的必要性,提出了規正學術不端行為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學術不端? 研究生?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10(a)-0192-03
研究生是未來國家建設的中堅力量,是高層次科研人才的后備軍,是寶貴的人才資源之一。因此,研究生教育事關重大,關系到我國未來的科技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大局,是高校教育教學及育人工作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加強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是培養造就優秀創新人才,促進科技事業健康發展,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內在要求,是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保證。研究生階段是學術素養養成的重要階段。教育研究生恪守學術道德規范要從日常教學做起,要從細節做起,用案例教學的模式,以創新的理念,以生動形象的教育方式,不斷增強研究生的價值觀、判斷力和道德責任感。
1? 學術不端行為的相關統計及分析
學術不端行為不僅僅發生在研究生身上,也不僅僅發生在某一個研究領域,以下是某重點大學研究生院2018年收集的國內外100個真實的學術不端案例。為更加清楚,現統計分析如下。
1.1 人文社科類的學術不端現象統計
2018年出版的《研究生學術道德案例教育百例》,列舉了人文社科案例25個,其中國外13個,國內案12個,學科包括史學案例4個、哲學案例2個、經濟學案例3個、法學案例4個、教育學案例2個、人類學案例1個、語言文學案例2個、管理學案例2個、新聞學案例1個、心理學4個。
1.2 理科學術不端現象統計及分析
2018年出版的《研究生學術道德案例教育百例》,關于學術道德(理科)的案例共計50例。我國的學術案例共計5例,其中3篇為學術造假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案例,2篇與學術誠信和創新精神、團隊意識相關。國外的學術案例共計45篇,其中38篇介紹了學術造假,在文章中學術造假者花樣百出,7篇講解了科研學者努力踐行誠信,努力為人類的發展文明做出巨大貢獻的案例。根據這一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學術造假行為仍然居高不下,隨之帶來的后果給人類的文明與進步帶來了巨大的危害。
1.3 醫學領域學術不端現象統計及分析
在《研究生學術道德案例教育百例》中,醫科類學術不端案例共有27個,9個為生物學領域案例,18個為醫學領域案例。其中國內僅有1例,涉及醫學領域;國外共有26例,涉及生物學和醫學領域。在這些學術案例中有一被稱作“最大膽的剽竊者”的典型案例令人印象深刻。
在當代生物醫學領域中一位年輕學者,不過26歲就已經在美國、英國、瑞士、日本等地數十家專業期刊上發表科學論文60篇。但他這些文章中的絕大多數或許全部都是剽竊之作。他明目張膽地逐字逐句把別人發表過的論文用打字機重新打一遍,改換標題,把原作者的名字改成自己的名字,然后就把這稿子當成自己的成果,寄到一家不怎么出名的期刊發表。一旦他的剽竊行為被人發覺,他就悄然離開,另謀一地,故伎重演。被冠名為“最大膽的剽竊者”。
1.4 工科領域學術不端現象統計及分析
在《研究生學術道德案例教育百例》工科案例篇中有17學術不端案例(國外13個,國內4個)。其學科分布為物理學(4個)、生物醫學(9個)、計算機(2個)、環境工程(2個)。
從某重點大學研究生院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學術造假的學科種類繁多,人員層次不一,學術不端現象十分嚴重,研究影響了研究生的世界觀和學術觀。可見,在研究生就讀階段,高校強調嚴格遵守學術規范,教育其堅守學術誠信,引導其遵守學術道德,對于研究生的成長成才具有持續而長遠的影響,具有深遠的意義。
2? 研究的必要性
2.1 學術不端現象嚴重
據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相關課題組發布統計數據,從1997—2017年,國內新聞媒體總計公開曝光了64起學術不端典型案例。從時間上說,學術不端問題曝光數量較多的年份是2004—2009年,年均5起,另外一個高峰年份是2016年,有10起學術不端案例被媒體披露。
其中最嚴重的一次事件是在2017年4月20日,斯普林格出版社旗下SCI收錄期刊——《腫瘤生物學》撤銷中國學者107篇論文,此次撤稿名單長達數頁,涉及524位醫生和在讀學生。事件導火索是偽造同行評議及干擾投稿流程,經調查,最終有101篇論文切實涉及學術造假,這給我國學術研究帶來極惡劣的社會輿論。不僅嚴重損害了學術嚴謹性、高等院校的名譽、學術工作者的形象,還嚴重阻礙了科研學術的健康發展、高校科研技術人員的學術道德的提高,更干擾到了我國關于科教興國的發展大業。
由于此次造假事件影響十分惡劣,中國科協在2017年7月13日,正式印發《科技工作者道德行為自律規范》,文中提出“四個反對”路線,即反對科研數據成果造假、反對抄襲剽竊科研成果、反對委托代寫代發論文、反對庸俗化學術評價。
2.2 培養研究生誠信品德的需要
誠信是一個人品質的表現,不應僅僅停留在研究生這個階段靜止地進行分析原因,由于研究生是我國大力培養的高精尖人才,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從事專業學習和研究,在未來將會參與到許多核心的科研建設當中,由于其參與社會活動的時間較少,社會責任感也相對薄弱,所以遵守學術道德應該從研究生開始做起。加強學術道德教育,搞好學風建設,是弘揚科學精神、繁榮學術創新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環節,直接關系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關系到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3? 學術不端啟示及策略
3.1 啟示
第一,從不同的教育階段加強對于中國學生的道德教育至關重要。學術誠信思維的構建,要在平時通過點面教育相結合,確保學校成功輸出,學生頭腦成功輸入。
第二,在制度規范中,明確學術不端的類型,避免學生出現對于學術不端概念以及范圍界定模糊不清的狀況,從而無意識地出現學術不端行為;明確學術不端行為的懲罰力度,并有效地運用相應的檢測檢查手段執行利用。
第三,對于學術不端行為,要不姑息、不遷就,按規章制度執行。營造高壓的學術誠信環境,鼓勵師生多檢舉、多舉報。
第四,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主體,教師應該在不同的培育階段加強對于學生學術創作的指導,而不是只專注于布置任務,讓學生在無能為力的條件下不自覺得學術不端。學校也需要完善課程設計體系,加強對于學生學術創作課堂的課時安排,從學術道德教育與學術創作方法兩個方面進行教育,缺一不可。
第五,學術不端不僅僅是研究生需要規避的問題,對于其他領域的學術不端行為應該一視同仁,徹底查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與風氣,才能輔助于研究生學術環境的改善。
3.2 策略
第一,誠信意味著保持一以貫之的真實,一以貫之不是某個階段某個時期,而是人的一生。在研究生之前,發生任何不遵守誠信的行為時,我們可以通過提供獎勵和懲罰學生來證明誠信,并允許不講誠信的人承認無知。但必須將不誠信的行為記錄在冊。
第二,儒家文化中的誠信道德品質與經濟利益的互動與其他文化的互動需要重新樹立。美國對于監管機制的設置具有以政策法規為基礎的政府層級監管機制和以學校自身特點為依據制定的高校學術監管機制以及以職業道德為核的專業協會學術監管機制。我國對于研究生的學術不端可以設立社會的監督平臺,還可以設立高校間進行互動的一個監督平臺。西方對于違反科研誠信的做法已經進入了刑法的一個范圍,我國在法律制度上面可以借鑒將學術不端行為納入到法律更加嚴格的規定。
第三,研究生在掌握好哲學及倫理學的相關理論及知識后對個人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會有更深刻的把握,也更能嚴格要求自己,為形成良好的學術道德自律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加強學術道德教育,使他們明白,遵守學術道德,維護學術純凈比完成學術任務更加重要。
開設學術道德教育課程,組織研究生系統的學習學術研究規范、學術不端行為的界定及處罰措施等相關的知識。
第四,近幾年出現的越來越嚴重、泛濫成災的學術不端行為現象,還與國內懲治力度過輕、違法失信成本過低有關。人們會不自覺地對比收益和成本情況。如果某種行為結果,收益低于成本,該種行為就會被弱化,甚至放棄;而當某種行為的結果是受益高于成本,這種行為就會被強化,甚至連違法亂紀的行為也會被強化。利用嚴厲的法規制度約束,目的是提升學術不端行為的違規成本,使原來的違規收益減少為負收益,自然就極大遏制了此類行為。
4? 結語
總之,規正學術不端行為的策略,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1)誠信終身制;(2)互動誠信;(3)加強研究生學術倫理教育;(4)加大學術不端行為的懲治力度。
參考文獻
[1]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研究生學術道德案例教育百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8.
[2] 葉四橋,鄭丹.研究生科研活動與學術規范[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4.
[3] 魯格,著.給研究生的學術建議[M].彭萬潔,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