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剛

2018年,濰坊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新動能、新優勢逐步集聚。工業是推動創新發展、轉換增長動力、振興實體經濟的重要領域,我們以產業梯度法橫向比較我市四個制造業產業梯度系數在全省十七地市位次,查找差距,分析原因,提出對策。
一、基本情況
(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2018年全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加值97.6億元,下降1.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60.6億元,下降6.5%。規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下降9.1%,利潤總額下降32.6%。2017年研發經費投入11.5億元,增長19.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3%。全員勞動生產率下降5.8%。
(二)高端裝備產業
2018年全市高端裝備產業增加值245.3億元,增長4.4%,增加值占GDP比重3.98%,同比下降0.0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高端裝備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增速下降3.3%,利潤總額增速下降9.1%。2017年研發經費投入33.24億元,增長35.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6%。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12%。
(三)新能源新材料產業
2018年全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增加值77.2億元,同比增長5.9%,增加值占GDP比重1.25,同比提高0.09個百分點。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0.7%,利潤總額增長19.5%。2017年研發經費投入11.71億元,增長21.1%。固定資產投資下降5.7%。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14%。
(四)高端化工產業
2018年全市高端化工產業增加值133.7億元,同比下降1.3%,增加值占GDP比重2.17%,同比提高0.0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增長4.3%,比全省低1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增長41.6%,比全省高36.8個百分點。2017年研發經費投入13.44億元,下降16.8%。固定資產投資下降21%,比全省低5.6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增長10.1%,比全省低4.1個百分點。
參照(戴宏偉2003年)《區域產業轉移研究:以大北京經濟圈為例》一書中的研究方法,對我市在全省十強產業發展位次進行梯度分析,以產業梯度系數來綜合表示某地區某產業的梯度所處層次,是處于頂端還是中層、低端。產業梯度系數主要受兩個因子影響。一是可持續發展因子,以比較研發經費投入水平綜合表示,取決于該地區該產業科研經費投入,技術創新水平和科技轉化能力等因素與全省平均水平的比較,表示該產業的相對可持續發展性,表明了一個產業潛在的擴張能力。另一個是產業集中度因子,即專業生產程度,以區位商表示,取決于該地區該產業對自然資源利用程度,專用設備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多少等因素,與全省同行業的比較。
1.比較研發經費投入水平=地區某產業科研經費在全省同行業科研經費比重/地區某產業增加值在全省同行業增加值比重
2.區位商=地區某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全省相應行業占生產總值比重
3.產業梯度系數=比較研發經費投入水平×區位商
通過數據測算,見下表:
我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梯度系數86.4,位于青島、濟南、威海、煙臺之后,居全省第五位。高端裝備產業梯度系數125.1,位于青島、濟南、濟寧、威海之后,居全省第五位。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梯度系數88.4,位于煙臺、聊城、淄博、日照、泰安之后,居全省第六位。高端化工產業梯度系數101.6,位于東營、淄博、威海、濱州、煙臺、菏澤、臨沂之后,居全省第八位。
二、存在的困難及問題
濰坊市工業正處在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關鍵時期,受主動調轉淘汰落后產能和化工政策調整影響,增速放緩,需要正確的應對。一是短期視角,另一個是長期視角。
從短期看,本輪經濟增速放緩的原因大致可以歸為三類:第一是稅負、社保和環保等因素導致企業負擔較重;第二是中美貿易摩擦為主的外部因素;第三是主要由金融去杠桿引發的貨幣和信用收縮。這些因素都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但要厘清主次、辨明性質。環保督查與去產能相關產業高度重合,涉及我市鋼鐵、水泥、黑色金屬冶煉等重工業,約占全市工業比重30%。
從長期視角看,一是產業結構調整乏力。傳統產業受政策、資金、人才等因素制約轉型較慢,我市汽車制造、紡織服裝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速下降,石化鹽化產業因集中進園區政策承壓較大。產業高端化任務較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增加值對全省貢獻率均不足3%,與省內先進地市差距較大。降成本工作存在壓力,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每百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消耗成本87元,同比增加0.25元。
三、走勢展望
全市經濟還處在轉型升級的調整期,經濟運行穩中有進,但轉型陣痛不可避免。從影響因素來看,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疊加,機遇與挑戰并存。
從有利因素看,一是國內政策有利于釋放經濟活力。國家在2019年年初圍繞穩就業、穩外貿、穩投資、穩金融、穩外資、穩預期先后出臺多項減稅降費、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等政策,有利于釋放企業活力,拉動市場需求。二是我市產業發展規劃和布局更加明確。我市根據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意見制定了我市新舊動能轉換實施方案,要求加快新興產業見成效,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有突破。四是我市經濟基礎較好,政策跟進實施,發展后勁很足。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雙招雙引”推進會議,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引進落地。大批中小企業在市場出清的倒逼和減稅降費政策引導下增強了轉調主動性,成長潛力不容忽視。
從不利因素來看,一是世界經濟貿易增速放緩,貿易摩擦風險存在。一些國家地區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尤其是中美貿易摩擦暫時休戰,但相關磋商存在變數,2018年下半年部分出口型企業加速已有訂單生產,推掉貿易協議訂單,透支的貿易出口勢必影響今年外貿走勢。減稅降費有利于促進企業轉型升級,但還存在生產資料價格居高不下、消費需求不旺等因素。二是新興產業體量較小,不利于帶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高技術工業增加值、裝備工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未能突破。三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面臨諸多制約因素。重工業占比偏高,去產能需要進一步深化推進。隨著國家環保、安全檢查的深度檢查、化工產業進園區等文件實施,留給我市部分重工業企業時間不多了,但由于化工企業特殊性,搬遷資金缺口較大,轉型升級要求更迫切。同時,部分企業還面臨人才、土地、技術等生產要素緊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