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華 鄺龍年
摘要:文章以懸臂施工技術為研究背景,在闡述懸臂澆筑法使用機理的同時,對該技術的操作流程進行論述,同時結合分段現澆橋梁施工工程實例,深入探討懸臂施工技術的操作工藝要點,實踐可知,在分段現澆橋梁施工中,應用該技術能夠提高施工的效率與質量,該技術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分段現澆;橋梁施工;懸臂施工技術;應用
經驗與技術的積累,加上現代建筑不斷提出的新要求高標準,橋梁建筑這一建設目類也得到了提升與進步。當橋梁建筑需要大跨徑作業時,現在,一般的施工隊伍都會選擇用懸臂澆筑法。這種施工方法很好地滿足了市場需求和施工要求,相比較傳統技術,它省去了安裝大型支架的步驟,并且這種技術的施工方案不用過多受天氣和河流狀況的影響,更具經濟性和靈活性。
1.懸臂澆筑法
懸臂澆筑法,又可以稱之為懸澆。根據學界的一般解釋,可以將其視作一種循環進行的施工方法。具體的循環如下:首先需要一對掛籃,就地進行澆筑,同時,這一對掛籃能夠移動,因為澆筑是需要分段進行的,每一段過程同第一次相同,都要等到上一段的混凝土基本的養護時間達成,就將掛籃隨之對稱推進,進行下一段的作業,這就是循環過程。循環何時結束時間要看橋梁何時合攏,變成一個連續的橋梁。墩頂澆筑起步梁端這一主要內容可以從三個方面或者連接步驟描述,首先對墩頂澆筑起步梁端,也就是0#塊,進行施工。然后如上面描述的循環過程,準備懸掛籃,與0#塊相拼裝,接著按照順序分段澆筑,最后,也是需要施工人員注意的一點,就是要注意邊跨,當然還包括中跨以及合攏。并依此進行分段懸澆梁段;邊跨及中跨合攏。
其施工的具體工藝流程為:灌注0#段→拼裝掛籃→灌注1號段或2號段→掛籃前移→就位調整→調整掛籃模板標高→鋼筋安裝及綁扎→安裝梁段波紋管→預應力筋和預應力鋼筋安裝→兩端封錨→調整鋼筋計波紋管位置→澆筑混凝土→混凝土養護、拆膜及接縫處理→預應力筋下料、穿束→張拉預應力筋→封錨、壓漿→掛籃前移。
2.工程簡介
某橋梁工程,總長將要達到0.545km,設計的橋面寬度為260dm,在機動車時速限制方面,它的設置為每小時60km,橋梁的上部架構,規劃為連續性橋梁,分成三種不同的長度,分別為40m、50m和40m。至于主體橋梁,計劃選擇單箱體橋梁,它的上下部的寬度差異大約有1倍,上頂部為124dm,下部為65dm,至于兩邊的懸臂,長度大約為124dm,它的功能主要用來承受壓力。關于如何操作箱梁底部的板體,一般從根部結構到胯部結構這一過程,會選擇拋物線,按照規劃進行操作。
3.分段現澆橋梁的懸臂施工
3.1掛籃結構
掛籃是可以滾動的,方便后續循環過程中分塊澆筑工作的進行。掛籃起初是固定在施工梁的頂端,固定方法很簡單,就是將它的錨懸掛其上即可,當一段工程的混凝土澆筑完成以后,推動掛籃向前前進,到達下一目的地,如此循環往復,直至結束。從這一過程不難發現,掛籃發揮了兩項主要功能,一是空間移動,轉移施工材料,二是承重。
3.2掛籃懸臂灌注施工
3.2.1 0#塊托架的設計。0#塊支架的設計要求很嚴格,必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同時,它的設計需要提前完成,至少要在墩身施工前,就必須完成設計。0#塊支架的設計需要考慮到墩身的高度,此外材料也是考慮因素之一。事實上,不論是何種支架的設計,都必須考慮自身重量,以及自身的剛度和強度,然后結合外部需要加以設計。在具體施工中,大致有四種常規支架支撐方法,可供選擇:
(1)可以選擇預埋鋼板,焊接托架的方法。鋼板預埋的位置在墩身處,焊接的托架是牛腿托架。他們的操作都有一定標準,比如焊接好的托架必須滿足一定標準,每一個托架的頂部都要保持在同一直線上,不能有偏差,如果發現偏差,技術人員需要及時調整。還有托架頂部連接的位置,因為是不同整體的焊接,難免會出現裂縫,技術人員的工作就是要盡力保持它的嚴密性,可以用薄鋼板加以補充,使托架能夠均勻受力。
(2)滿堂紅支架搭設也是可選擇的施工方法。這種支撐方法有自己的偏愛,當遇到墩身高度偏低,并且地基基礎比較好的狀況,選擇這種支撐方法比較得心應手,當然,也有限制,就是它必須在無地表水的環境下進行。此外,在決定施工時,施工人員還要對施工設計到的數據加以計算,比如地基的強度,支架的參數,綜合數據并驗算,理論上可行才可以動工。還有一種很靠譜的測試方法,就是預壓,測試綁扎底板鋼筋的抗壓能力,進而初步得出整體的抗壓能力數據。
(3)螺旋鋼管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將螺旋鋼管,選擇作為支撐立柱的主體材料,在立柱的最上部搭建一個工作平臺,這個平臺采用的是工字鋼搭設0#塊的方法。
(4)也可采用墩身預埋剛性桿件,焊接桁架或拼裝貝檑架的方式進行,然后在桁架或拼裝貝檑架頂部搭設0#塊的工作平臺。注意預壓,檢測承重情況。
3.2.2 0#灌注。安裝掛籃需要0#段的輔助,它的存在對整個工程起著重要影響。對0#段進行設計,設計人員會選擇掛籃作為參照標準,一般根據兩個掛籃的縱向安裝長度,從而確定需要設計的0#段的長度。在灌注工藝運用上,常常是選擇現澆完成,可供選擇的澆筑方法,諸如牛腿托架現澆、鋼管立柱現澆及滿堂碗扣支架現澆,這些澆筑方法比較常用,且都能夠滿足現澆的需求。如果0#段較短,通常處理方法是選擇對稱的1#段與0#段,同時現澆,完成以后就可以對掛籃處理。這種處理方式,是出于對t構受力的考慮。
3.2.3 掛籃拼裝。掛籃在具體的拼裝方法上,由于掛籃不同,方法上也會有所不同,但其主要是通過安裝、錨固軌道→安裝主桁片→錨固后錨桿錨固→安裝主桁前、后橫梁桁片→安裝主桁上下平聯→安裝底平臺→安裝外模→安裝內模→安裝懸吊工作平臺的過程來完成整個拼裝施工。
3.2.4掛籃的行走。掛籃行走需要借助一定的設備,其中比較常用的是手動葫蘆。為了具體說明這一設備的運用操作,筆者選擇滑動斜拉式的行走方法說明這一過程。如下:
首先是掛籃的固定,借助手動葫蘆,將橫梁與箱梁梁體相固定,接著拆卸斜拉帶,在拆卸以前,要先將頂端的千斤頂松開。做完上述工作,就要將原來固定錨與梁體的壓緊器替換掉,換成手動葫蘆的壓輪器,接著操作手動葫蘆,用來移動掛籃位置,當然行所應該行止于其應所止都需要按照設計圖紙的規定。最后底模內模的歸位也是由手動葫蘆牽引完成的。
同時需要對掛籃的操作加以注意,無論是掛籃的移動還是拼裝拆裝,都要在確保預應力張拉,也就是混凝土澆筑以后需要等待確定的事項以后,才能移動掛籃。值得注意,對掛籃拼裝也罷,拆除也罷,都必須對稱操作,按照規范一步一步進行。
4.結束語
大量的實踐事實證明,懸臂施工法在橋梁建筑中應用廣泛,這足以證明其獨特的優點。但我們還必須看到,施工中存在許多體系轉換,和高技術要求,以其獨特的優點在連續梁和連續剛構的建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在施工的過程中,由于體系轉換多,對施工技術的要求較高,懸臂施工法的應用總不能盡如人意。因此,施工人員在每個階段以及每一項工序中,都要嚴格遵循設計要求,步步都要穩打穩扎,只有確保上步驟或前一道工序符合要求以后,方可開展下面的工作,從而保證橋梁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湛,于志平.分段現澆橋梁的懸臂施工技術在橋梁施工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9):185-185.
[2]陳民騫,陳育奇.分段現澆橋梁的懸臂施工技術在橋梁施工中的應用[J].交通世界,2017,(019):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