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紅霞
[摘 要] 福泰小學是一所新建學校,建校初就將習慣養成教育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習慣核心素養為行動目標,助推每一個孩子養成好習慣。學校通過多種途徑,持之以恒,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做,推動了全校學生學習習慣的整體完善和全面發展。
[關鍵詞] 習慣養成;核心素養
學生的心田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種了一種思想,便會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便會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了一種習慣,便會收獲一種命運。福泰小學建校初就將習慣養成教育作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將良好習慣的種子深埋于學生心田,以“培育良好習慣成就精彩人生”為主線,以習慣核心素養為行動目標,助推每一個孩子養成好習慣,向“啟智立德博文約禮”的福泰學子目標邁出了堅實步伐。
一、剖析問題明確目標
1.現狀分析
作為一所新建學校,學校高起點、高配備,有著最先進的校園環境和硬件配置。從教師來源和學生構成來看,抓規范、促習慣是建校初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學校要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我校學生大部分是全國各地的轉學生,85%以上為外來務工子女。在學校生活中,學生養成了一些學習習慣,如傾聽、表達、合作等,但是在持久性、扎實性等方面還有欠缺,缺乏系統的訓練。
2.制定目標
根據學校現狀,我們確立了福泰小學學生學習習慣培養的基本內容,即:書寫習慣、傾聽習慣、朗讀習慣、預習習慣、表達習慣、自主學習習慣、整理復習習慣等。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將這些習慣細化為低、中、高三個學段的培養內容和要求,既有所區別及提升,讓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呈階梯上升狀態。
二、落實要求,規范操作
1.培訓先行,引領好習慣養成
我們把整理好的各年級習慣養成要求下發給全體師生認真學習,使大家明確要求,做到人人學習慣、心中有習慣、行動見習慣。同時用每周三的數學教研、周五的語文教研,各分管領導針對學科習慣養成要求分別組織教師圍繞一個習慣養成主題進行研討,細致講解,示范強化。
我們根據各學科圍繞課標及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目標中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要求,繼續整理出了具有學科特點的習慣養成年級目標。如二年級數學組的“學課程標準立習慣學標”活動中,結合課程標準中關于“習慣養成”的描述,梳理出這一學段的目標。著重于對學生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等方面習慣的培養。
我們根據習慣養成訓練要求,實行每周專項訓練過關。學期初開始,依次設立“書寫習慣周”“課前準備周”“坐姿訓練周”“傾聽養成周”進行專項達標訓練。其中書寫習慣的培養作為貫穿始終的一項重點。在書寫習慣方面,首先由劉華老師為全體語文教師上了一節寫字指導觀摩課,劉華老師課堂上對學生坐姿、執筆及書寫技巧的落實使每位教師明確了要求。在觀摩后的評課中,大家結合自己班級書寫習慣養成中存在的問題查找差距,達到了共享共贏的目的。
2.嚴格訓練,強化好習慣養成
對本學期我們要重點落實書寫習慣養成方面,我們是這樣做的:將坐姿、執筆姿勢等編成朗朗上口的兒歌、順口溜,讓孩子快速記住。例如,坐姿——頭正、身直、臂開、足安,一尺一寸一拳頭,從小養成好習慣。頭正,就是頭部端正,不左右歪斜,使眼睛離紙約一尺;身直,就是坐端正,腰挺直,身子稍向前傾,胸部離桌沿一拳左右;臂開,就是兩肩齊平,兩臂張開,肩部放松,一手執筆,一手按紙;足安,就是兩腳自然下垂,分開平放地上,不要一前一后或疊在一起。執筆姿勢針對學生最常犯的拇指和食指兩指的位置不正確,學校編了順口溜:“老大老二對對齊,兩指之間留空隙。”
寫字前,教師規范書寫姿勢,訓練時采用觀察插圖、朗誦兒歌等方法。練習時,教師巡視,時時提醒學生,時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姿勢和方法。書寫時,教師適時巡回指導,隨時提醒學生每個字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運筆方法,與上一個筆畫的間距,其長短如何,整個字的結構特點,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逐步形成寫字能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3.活動導航,助推好習慣養成
為促進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學校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1)書寫比賽活動。每個月,學校都會舉行中高年級鋼筆字比賽、低年級鉛筆字比賽。比賽統一用紙,內容或者是近期學生練過的字,或是語文課本中的一段話,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書寫,然后根據學生的書寫姿勢、規范程度、書寫速度、字體美觀性等方面,評出一、二、三等獎。書法比賽有效激勵了學生平日的練習,促進學生養成認真書寫的習慣。
(2)作業展評活動。良好的作業習慣不但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鞏固知識,而且能夠促進學生良好學習品質的形成,讓學生受用終身。我們每月會舉行“優秀作業展”活動,根據學期初對作業習慣的要求,先對各班作業從書寫工整、格式標準、版面整潔等方面進行評比。評比結束后對優秀作品進行展覽。
(3)閱讀測試活動。對學生閱讀習慣的考察主要看學生讀書的量和質。我們整理了各年級學生的必讀書和選讀書。要求學生每天至少讀書半小時,教師每天會總結、反饋孩子的讀書情況。針對必讀書的閱讀檢測每學期進行兩次,目前各年級第一階段的必讀書閱讀已經進入檢測階段。對讀書量大、讀書效果好的孩子,我們還將在期末進行隆重表彰。
4.課題研究,規范好習慣養成
我們倡導“問題就是課題”的科研理念,以“目標定位+習慣養成”作為課題研究方向,確立小課題,開展行動研究。通過建立“基于習慣養成的讀寫研”記錄本,旨在解決習慣養成中暴露的實際問題,將課題研究直指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如我們發現教師在落實數學課程標準三個維度時有缺項,不重視學生思維習慣的培養,不了解具體的培養策略有哪些,于是我們以“思維習慣的養成研究”為問題切入點,通過微格分析的方式,抓住“理念+做法+反思”三個要素進行分析研究,從而用于改善自己的課堂。
5.家校聯動,助力好習慣養成
各班充分利用班級QQ群,讓家長了解學校的要求,促使其協助教師對孩子進行一致、有效的養成教育。對于習慣養成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學生取得的進步,我們會通過班級群、電話、小喜報等形式與家長溝通聯系。我們還通過家長開放日活動,邀請家長走進課堂,通過展示課向家長展示習慣養成成果,提高家長對于養成良好習慣重要性的認識,家校聯手,讓習慣的培養真正落到實處。
6.科學評價,引導好習慣培養
我們在班級中設計好習慣榜樣榜,依據學習習慣培養重點設置了“書寫”“表達”“傾聽”“讀書”欄目,學生在某一學習習慣方面表現優秀,會榮登班級好習慣展示榜。同時,班級、學校每月采用自評、他評、教師評、家長評“四位一體”評價方法,評選出班級、學校的“好習慣之星”,予以張榜表揚。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習慣仿佛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將繼續通過多種途徑,持之以恒,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做,推動全校學生學習習慣的整體形成和全面發展。
(責任編輯: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