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艷 秦臻 袁詩涵

摘要:“星創天地”是農業農村領域綜合性服務平臺,目前有以龍頭企業為主導、以訂單農業和品牌農業為基礎、以農業科技園區為主體、以校企合作為特征、以高校院所為依托、發揮特色產業優勢等6種典型模式。針對當前“星創天地”商業模式不明、創業扶持資金及相關資源短缺、創新創業人才不足等主要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建立協同推進的管理協調機制、建立“星創天地”盈利模式、完善政府監測及考核機制、完善支撐保障措施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星創天地”;典型模式;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F323.3?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9)20-0194-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20.046?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typical mod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aker space”
NI Yan1,QIN Zhen2,YUAN Shi-han2
(1.Institute of Economics of Hube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Wuhan 430077,China;
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aker space” is a comprehensive service platform for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Currently, there were six typical models, which were led by leading enterprises, based on order agriculture and brand agriculture, dominated by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featured by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upported by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es,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aker space business model, business support fund and related resources shortage and the shortage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talent main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the coordinated advance management coordination mechanism,establish a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aker space profit model, improve th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perfect supporting security measure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aker space; typical models; development strategy
為推動農業農村領域的雙創活動,中國科學技術部在2015年提出打造“星創天地”,動員和鼓勵科技特派員、大學生、返鄉農民工、職業農民等各類創新創業人才深入農村進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靶莿撎斓亍蹦転檗r業農村創新創業人才提供辦公場地、各種創業輔導服務及訓練實踐平臺,整合高校、政府、企業等多方資源,降低農業農村地區創新創業的成本,促進涉農科技成果轉化。
1? “星創天地”發展現狀
2016年,中國科學技術部首批認定了638家模式新穎、服務專業、成績突出、運營良好的國家級“星創天地”,總共集聚創業導師2 232名,累計培訓創業人才227萬人,孵化企業10 335家,創造產值利潤達354億元。2017年,中國科學技術部新增國家級“星創天地”568家。2018年12月,第三批國家級“星創天地”備案名單公示。目前,全國共建成國家級“星創天地”1 824家,其地區分布和占比情況見表1。排名前十位地區的“星創天地”數量占全國總數量的49.55%,與各地的農業發展及農業科技資源、創業資源富集度程度相匹配。
2? “星創天地”的典型模式
“星創天地”是一類新型的農業農村科技企業孵化器,與傳統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創新創業服務機構相比,有著服務農業農村創業鏈條前端、滿足網絡時代新需求、更加開放的資源共享等特征?!靶莿撎斓亍睘閯摌I者提供更好的條件,吸引科技特派員創業、農民工返鄉、畢業大學生到園區創業[1]。“星創天地”主要以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農業科技園區、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農業科技型企業等為載體,整合科技、人才、信息、金融等資源,集中打造融合科技示范、技術集成、成果轉化、融資孵化、創新創業、平臺服務為一體的綜合平臺[2]。目前主要有以龍頭企業為主導、以訂單農業和品牌農業為基礎、以農業科技園區為主體、以校企合作為特征、以高校院所為依托、發揮特色產業優勢等6種典型模式。
2.1? 以龍頭企業為主導的模式
陜西省榆林市東方紅小雜糧“星創天地”由榆林市東方紅食品公司建設。東方紅食品公司是一家以苦菜、雜糧加工和銷售為主的農業龍頭企業。該“星創天地”通過轉化9項科技成果,建成約267 hm2的有機小雜糧生產基地,約3 867 hm2的苦菜采集基地,培育大學生、返鄉農民工等創客99名,帶動3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97名殘疾人脫貧致富。
以龍頭企業為依托建設“星創天地”的發展優勢:一是龍頭企業資金、技術雄厚,能夠解決“星創天地”運行中的土地、勞動力問題,是“星創天地”運行的必備條件;二是龍頭企業有很強的市場敏銳性,對于創業項目的市場適應性具有天然優勢,容易獲得成功;三是龍頭企業可以為“星創天地”的創業者提供直接接觸企業管理的機會,為創業者積累了企業管理的經驗;四是以優勢項目帶動可以保障創業,能夠吸引并留住年輕人,培養新一代青年農場主,使“星創天地”實現可持續運行。
2.2? 以訂單農業和品牌農業為基礎的模式
黑龍江省寶清縣冷硒現代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是國家第二批“星創天地”。該公司用研發立品牌支撐,建平臺促“硒米”銷售,通過規?;唵无r業模式,簽訂單增加農民收入。依托當地富硒土壤的資源優勢,與哈爾濱工程大學合作研發了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冷硒胚芽米,提供當地農戶種植。公司還在寧波、深圳、廣州、三亞、無錫等地投資建設了5家旗艦店,解決了銷售問題。目前公司已形成了“訂米網上商城+微商城+米到家APP”聯合運作的網絡銷售平臺和“公司+基地+合作社+電商”的經營模式。當地8家農民合作社成立了聯社與公司緊密合作,5家農民種植合作社發展成為公司的分社。
以訂單農業和品牌農業為依托的“星創天地”的發展優勢:一是能統一發展品牌農業,在糧食行業構建糧食種植、糧食企業、糧食產業三位一體的生態糧食產業化發展模式,打造科研生產、收購、儲藏、加工、銷售、服務于一體的糧食全產業鏈,通過創業帶動周邊農戶發展;二是能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專家的優勢,為農民創業、農業技術推廣、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2.3? 以農業科技園區為主體的模式
江西省新余市現代農業科技“星創天地”打造了新型農業創新創業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已建成核心區面積487 hm2,科研費用總投資12.2億元,建有150 m2的標準實驗室和240 m2的組培車間,幫助企業進行農業科技成果孵化與轉化。該“星創天地”創客已成功申請基質氣霧復合式栽培兩項專利,創建了氣霧栽培耕作模式蔬菜工廠,并通過“星創天地”建設的B2B電商平臺直接向中小零售商提供采配和售后服務[3]。合肥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搭建的“星創天地”,與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省糧油科學研究所、安徽農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省農業科學院等6家農業科研院所進行合作,園區內建有農業科技園區管理中心、創新中心、綜合服務中心、創業孵化基地、新型農民培訓基地和大學生創業園,孵化科技創新型企業24家,培育新型經營主體51家,吸引40名大學生、返鄉農民工、退伍轉業軍人、退休教授和技術人員到園區創新創業,培養了200多名農技專業人才[4]。
依托農業科技園區搭建“星創天地”的發展優勢:一是園區具有很好的孵化實驗條件,可以為創新創業提供必要的硬件條件;二是園區具有一定的創業實訓優勢,擁有豐富的土地、資金、人才等創新創業資源,可為創新創業者提供很好的創業訓練;三是園區有良好的專家服務團隊和校地合作關系,可為創新創業者提供輔導;四是園區在實體化運行創新平臺方面有探索,可為“星創天地”建設及運營提供借鑒;五是園區在科技金融結合方面的探索步伐較快,與部分金融機構有良好的合作關系,讓創業者更容易獲得資金支持。
2.4? 以校企合作為特征的模式
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安徽農業大學,開建大學生現代青年農場主創新創業試驗班,每年面向安徽農業大學大二學生進行公開遴選,公司為其提供經費支持及安排孵化實踐。為種植大戶開辦農場主培訓班,舉行安徽現代青年農場主荃銀培訓班,培訓班學員由安徽省農業委員會組織遴選。通過開展創業扶持指導,組建安徽現代青年農場主協會和安徽現代青年農場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幫助農場主解決創業難題[4]。
以校企合作為特征的“星創天地”的發展優勢:一是有利于發揮企業和高校合作的技術轉化優勢,在高效益農業領域建設“星創天地”;二是為高校學生提供了創新創業的場所便利;三是充分利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機遇,實現線上線下互動發展,企業為創業服務的同時,也通過與創業項目的合作擴大了企業主業的市場規模。
2.5? 以高校院所為依托的模式
武漢生物智造“星創天地”是依托于武漢市農業科學院建立的“星創天地”。武漢生物智造“星創天地”自建2億規模的股權基金和2 000萬的種子基金,同時引進合作基金7支,合作農業擔保公司2家,形成生物農業產業基金平臺,投資“星創天地”內企業7家,總額達6 507.5萬元。線下配有3 000 m2辦公用房、32套創業公寓、207 hm2種養基地,建有生產基地、大棚試驗場地、展示體驗空間、投資洽談空間、活動交流空間、眾創公寓等服務載體,開展技術創新、創業培育孵化、產業發展、成果示范推廣等服務?!靶莿撎斓亍苯尤胛錆h市農業科學院100多名農業科技專家,提供在線科技咨詢服務,構建開放與合作的創業導師智庫,匯集武漢市農業科學院上百名農業科技專家,引入湖北省省委、武漢市委組織部的人才體系,連同外聘企業家、投資人共同組成規模達300余人的創業導師團隊,2015年至今共深入對接的企業、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數量達到72家。
以高校院所為依托的“星創天地”的發展優勢:一是有利于促進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先進技術的產業化轉化;二是可以直接促進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由于部分“星創天地”就建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內部,為科研人員和學生提供了創業的便利;三是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研發能力的專家團隊及創業導師隊伍,有利于提高創業成功率。
2.6? 發揮特色產業優勢的模式
部分特色農業領域的中小型科技企業通過“星創天地”培育更多的創業者來實現產業規模做大做強,如重慶市云陽縣的蜂谷美地生態養蜂有限公司投資的三峽蜂業·“星創天地”,項目建成蜂產品檢驗檢測中心、互聯網運營孵化服務中心、冷鏈倉儲物流共享平臺、蜜蜂產業博覽示范中心、市場營銷創意策劃設計中心、養蜂機具物資一站式采購服務平臺及蜜蜂產業技術培訓中心共7個創業服務功能區域,為中小型農業企業、農村能人、返鄉農民工和大學生村官提供蜂產品檢驗檢測、互聯網運營輔導、冷鏈倉儲物流共享、蜂產品推介、市場營銷創意策劃設計、物資供應及技術培訓等一站式創業服務。
以特色產業為依托建設“星創天地”的發展優勢:一是特色產業效益高,容易激發創業活力,擴大創業規模;二是“星創天地”運營企業在服務創業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創客的創業活動獲得一定收益,實現“星創天地”的可持續運營;三是“星創天地”運營企業可以通過提供倉儲、物流等特別服務獲得收益,實現可持續發展;四是隨著入駐企業的創業成功,將共同進一步做大該特色產業規模,“星創天地”運營企業實現市場支配力,獲得穩定收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3? “星創天地”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3.1? 商業模式不明
“星創天地”需要獨立運營,只有通過實體化運作才能保證可持續發展,而實體化運行關鍵在于“星創天地”的盈利模式?!靶莿撎斓亍本哂幸欢ǖ墓嫘?,其部分運作成本可通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形式解決,但大多數運營成本必須通過適當的商業模式創新來彌補,也就是從“星創天地”服務的產業發展中獲利,否則“星創天地”運行必然難以為繼。當前大部分“星創天地”還沒有實現盈利,必須進一步清晰市場定位,明確經濟增長點,找到能夠維持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
3.2? 創業扶持資金及相關資源短缺
相比其他領域,農業創業更容易受到環境、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價格波動大,投資周期長,難以低成本地獲得創業資金支持。“星創天地”的農業創客群體往往經營能力弱,缺乏有效抵押物,難以獲得擔保得到銀行貸款。創業者如果流轉農民土地,只能取得農村集體土地的經營權,不能直接抵押。同時,目前土地流轉和流轉成本還存在諸多難題,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等,都制約著“星創天地”的發展。
3.3? 創新創業人才不足
在“星創天地”建設過程中,雖然已經充分考慮了資源稟賦、產業發展基礎等要素,選擇依托區域重點農業建設以確保有足夠的需求,但由于農村信息相對閉塞,部分創客不了解農業“星創天地”,農業及農村對青年人缺乏吸引力,加上農業相關創業服務人才匱乏等因素,不同程度地限制著“星創天地”的發展。
4? “星創天地”發展的對策建議
4.1? 建立協同推進的管理協調機制
“星創天地”作為農業領域的眾創空間,具有公益性,其管理部門和面對的創客群體均具有特殊性。因此,需要建立部門協調機制,統籌處理土地、資金、人才等政策,為“星創天地”的健康運行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星創天地”在納入眾創空間的政策支持后,各地科技管理部門需要落實國務院辦公廳相關文件精神,繼續完善推進“星創天地”的政策措施,引導高校、科研院所、職業學校等單位科技人員到農村開展服務和創業。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支持大學生到農村創業,支持農民工參與科技特派員創業。
4.2? 建立“星創天地”盈利模式
地方政府可結合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實施,通過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和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等支持“星創天地”的建設。發揮中央財政資金的放大作用,以創投結合、風險補償等形式引導地方財政和社會資本支持農村科技創業,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創業融資機制。同時,“星創天地”的運營實體應盡可能創新商業模式,從創新創業增值服務中獲得收益,如從股權投資、物流營銷等創業服務領域獲得收益。
4.3? 完善政府監測及考核機制
政府授牌進行的“星創天地”建設,必須按照考核任務要求,建立考評指標體系,對“星創天地”的健康運行進行實時監控,建立良性的獎懲機制。將創業服務能力、服務創業者數量和創業者運營情況等作為重要的評估指標,不斷總結完善。對建設運行良好的“星創天地”,政府部門可以從項目、資金、稅收等方面予以支持,而對于運行質量不良的“星創天地”則適時督促整改或取消授牌。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的“星創天地”若取得了較好社會效益,政府部門則可以在公正評價的基礎上進行獎勵,在稅收優惠政策上給予支持。
4.4? 完善支撐保障措施
完善“星創天地”的創業輔導體系和資金保障體系。建立融合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創業導師隊伍和相應的激勵措施。充分發揮政府財政資金、風險投資基金和“星創天地”自有資金的作用,豐富創業資金渠道。加強對“星創天地”品牌的建設,營造農業農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及時總結先進經驗,加強典型案例和經驗宣傳,提高社會認知度。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移動互聯社交平臺搭建星創交流平臺,宣傳創業事跡、分享創業經驗、展示創業項目、傳播創業商機,營造創業、興業、樂業的良好環境。
參考文獻:
[1] 賈敬敦.建設“星創天地”,服務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J].中國農村科技,2017(10):47-49.
[2] 賴嬌健,宋? 茜.“星創天地”孵化出高“顏值”農業——江西省新余市現代農業科技園創新發展紀實[J].農藥市場信息,2017(7):60.
[3] 科? 農.著力打造“星創天地”推進農村科技創新創業——安徽省“星創天地”典型經驗介紹[J].安徽科技,2017(2):27-30.
[4] 張來武.打造星創天地,開創第六產業[J].中國農村科技,2015(11):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