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冉浩 魏楓 梁書卿


[摘要] 目的 探討包頭地區2型糖尿病 (T2DM)合并高尿酸血癥(HUA)及其相關因素進行分析。方法 回顧性分析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選取其中T2DM合并HUA 200例作為HUA組,選尿酸正常的T2DM 200例作為單純T2DM組。檢測并記錄兩組一般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體重指數(BMI)、甘油三脂(TG)、總膽固醇(TC)、糖化血紅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A/C)以及是否并發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腦梗死、視網膜病變和T2DM性腎病,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 ①2015年1月—2017年12月T2DM合并HUA的患者分別占全部HUA患者的21.18%、36.45%、 42.37%,呈逐年增加的趨勢。②HUA組TG、TC、BMI明顯高于單純T2DM組,年齡小于單純T2DM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③多因素分析顯示:TG、BMI是T2DM合并HUA的獨立危險因素。結論 對T2DM患者,血脂紊亂、肥胖/超重是HUA的危險因素,因此對于T2DM患者要控制體重、甘油三酯、血壓水平,尤其對于年齡相對偏小的更要密切檢測血尿酸的水平。
[關鍵詞] 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癥;高血脂;體重指數;高血壓
[中圖分類號] R587.2?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10(a)-0042-03
尿酸是嘌呤核苷酸降解的最終產物,它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和保護紅細胞膜免受脂質氧化的能力[1],主要通過腎臟排泄,其水平升高可能是尿酸生成過多和 (或) 腎臟排出減少所致。HUA是指血清中尿酸濃度較高或高于正常參考上限,常因無顯著臨床癥狀而被人們忽視。T2DM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是由于身體對胰島素分泌不足或抵抗造成的,其特征在于血糖水平升高。近年來,國內外多項研究表明HUA不僅和痛風相關,與T2DM[2]、肥胖/超重、血脂紊亂、高血壓、冠心病也有密切的關系[3]。故該研究回顧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0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對包頭地區T2DM合并HUA及其相關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收集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住院的2 355例T2DM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HUA的患者為237例。
1.2? 方法
T2DM合并HUA 200例作為HUA組,隨機選尿酸正常的T2DM 200例作為單純T2DM組。檢測并記錄兩組一般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體重指數(BMI)、甘油三脂(TG)、總膽固醇(TC)、糖化血紅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以及是否并發高血壓、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腦梗死、2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和腎病。
1.3? 診斷標準
HUA的診斷標準: 血尿酸≥420 μmol/L。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 依據 WHO 糖尿病專家委員會診斷標準。
1.4? 排除標準
①I型糖尿病患者;②合并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急性并發癥者;③合并有肝腎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急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急慢性溶血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等影響尿酸代謝疾病的患者;④近期服用可引起尿酸升高的藥物如噻嗪類利尿劑、阿司匹林、吡嗪酰胺等;⑤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1.5? 統計方法
將全部原始資料逐人逐項錄入 dbase 數據庫,經手工及計算機糾錯后采用 SPSS 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比較用 t 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比較用χ2檢驗;多因素非條件 Logistic回歸分析HUA的危險因素。檢驗水準為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該次調查T2DM患者共400例,合并HUA 有200例,其中男性226例(56%),女性174例(43.50%),HUA組男性121例、女性79例,單純T2DM組男性105例、女性95例,雖HUA組的男性多于女性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604,P>0.05)。2015年1月—2017年12月T2DM合并HUA的患者分別占全部HUA患者的21.18%、36.45%、 42.37%,呈逐年增加的趨勢,且T2DM合并HUA占全部HUA的84.39%。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398,P>0.05)。
2.2? 包頭地區HUA組與單純T2DM組間一般指標比較
2015年1月—2017年12月, T2DM患者2 355例,HUA的患者有237例,HUA在T2DM中的患病率為10.06%。
HUA組BMI高于單純T2DM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77, P<0.05); HUA組TG明顯高于單純T2DM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557,P<0.05);HUA組年齡小于單純T2DM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720,P<0.05);HUA組尿A/C、HbA1c值雖高于單純T2DM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包頭地區HUA組和單純T2DM組并發癥比較
HUA組并發高血壓125例,單純T2DM組98例,HUA組高血壓例數高于單純T2DM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388,P<0.05);HUA組TC高于單純T2DM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478,P<0.05)。HUA組的冠心病例數34例、腦梗死例數15例,T2DM性腎病41例、T2DM性視網膜病變28例,單純T2DM組冠心病例數23例、腦梗死11例、T2DM性腎病34例、T2DM性視網膜病變34例,除眼底改變,HUA組例數均高于尿酸正常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HUA組男性121例,單純T2DM組男性105例,高尿酸組的男性比例高于正常尿酸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
賦值表見表3,表4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血脂紊亂、超重/肥胖均與HUA的發生有關聯,其OR值分別是7.918、1.442,表明血脂紊亂是影響HUA的主要因素,OR值最大,其次是肥胖/超重,且BMI每增加一個體重等級,尿酸發生危險增加1.442倍,故TG、BMI是T2DM合并HUA的獨立危險因素。
3? 討論
隨著生活水平地提高,在飲食上有了很大的改善,攝入大量的高能量、高嘌呤的食品,隨著科技的發展,代步工具使用越來越普及,人們的活動量的減少,導致人體內嘌呤及糖類物質代謝紊亂,引起不同程度的血尿酸(UA)和血糖的升高。近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和患病率逐年增高[4],而且有研究發現T2DM患者中HUA發病率為明顯增加,該研究顯示HUA在T2DM中的患病率為10.06%;2015年1月—2017年12月,T2DM合并HUA的患者分別占全部HUA患者的21.18%、36.45%、 42.37%,呈逐年增加的趨勢且T2DM合并HUA占全部HUA的84.39%。與國內外的研究相符。
該研究單因素分析發現HUA組BMI 高于單純T2DM組,顯示超重和(或)肥胖使糖尿病人群罹患尿酸代謝異常的風險增加,而減重可以讓T2DM伴HUA患者獲益,故臨床醫生應重視超重和肥胖問題;以及發現HUA組TG明顯高于單純T2DM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TG、BMI為T2DM患者合并HUA的獨立危險因素,與文獻報道一致,表明[5-6]HUA可以增加T2DM患者罹患脂代謝紊亂風險,其機制可能是血清中升高的脂蛋白脂酶引起尿酸的的清除障礙,而HUA又反過來引起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進而使TG分解減少,加重脂代謝紊亂[7],形成惡性循環;也有學者認為[7]可能是尿酸的生成可產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同時促進脂質過氧化,導致脂肪代謝紊亂。故控制飲食無論是從HUA、高脂血癥角度還是從T2DM無疑是必須的,所以T2DM患者要以控制飲食、運動為基礎,必要時采用減肥藥物。該研究顯示HUA組年齡小于單純T2DM組,這提示 HUA 的發生有年輕化趨勢。在該研究中,兩組尿A/C與HbA1C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血脂紊亂可促進心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慢性并發癥[8] 發生發展,研究發現[9] 2 型糖尿病伴尿酸水平增高患者血壓也升高, 與該研究結果一致,其機制可能是進入細胞的的尿酸通過促血管平滑肌細胞增值、促進氧化應激、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RAAS)、減少內皮細胞一氧化氮(NO)的釋放、促進腎小球血管病變等途徑引起血壓繼發增高。該研究HUA組合并冠心病、腦梗死、糖尿病腎病的比例均高于單純T2DM組,與文獻報道一致[10]。HUA組的男性的檢出率高于女性,可能與男性飲酒、喝飲料、進食高嘌呤食物等不良生活方式有關。
綜上所述,對于2 型糖尿病患者,要定期監測血尿酸水平,嚴格糖尿病飲食,因為HUA 并不一定引起痛風發作,且多無癥狀,早期的發現和預防重于治療;2 型糖尿病與HUA均為慢性疾病,無法治愈,且T2DM合并HUA是受多個因素影響的,主要與血脂代謝紊亂、超重和(或)肥胖、年齡、高血壓等密切相關,故臨床上要對其相關危險因素進行干預,此外要加強生活方式干預,監測、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尿酸,尤其對于年齡相對偏小的更要密切監測血尿酸水平,控制飲食(以糖尿病、低鹽低脂、低嘌呤飲食為主)尤為重要,才能更好防止HUA的發生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楠.代謝綜合征某些關聯因素的初步研究[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 2018, 2(16):61-62,65.
[2]? Luciano R,Shashaj B,Spreghini M,et al.Percentiles of serum uric acid and cardiometabolic abnormalities in obese ltal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Ital J pediatr,2017,43(1):3.
[3]? 李全亮,張園,劉韻,等.血清尿酸與冠心病傳統危險因素的相關性[J].實用醫學雜志,2017,33(11):1786-1791.
[4]?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 Diabetes Atlas. 8th ed. Brussels, Belgium: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R].2017.
[5]? 馬靜,趙立華,謝云.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癥患者與空腹C肽和胰島素抵抗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5,23(1):46-49.
[6]? 朱佳妮,齊心月,譚楊,等.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癥與糖脂代謝紊亂及膳食因素的關系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47(1):68-72.
[7]? Targher G, Byrne CD. Clinical Review: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 novel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 for type 2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J].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3,98(2):483-495.
[8]? Von Bernhardi R, Zanlungo S, Arrese M,et al. The metabolic syndrome: from an aggravating condition to a pathogenic risk factor for chronic diseases][J].Rev Med Chil,2010,138(8):1012-1019.
[9]? 董飛,郎豐龍.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癥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7):169.
[10]? 李雙,李艷波.尿酸與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發癥的關系[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11):26-29.
(收稿日期: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