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嫦妞



[摘要] 目的 以2型糖尿病患者為例,分析醫院藥房藥學干預對患者的影響。 方法 根據患者就診日期,將醫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編入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人數為70例)。實驗組采用醫院藥房藥學干預為主的藥物干預方式,對照組采用一常規藥物干預為主的藥物干預方式。分析兩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不良反應發生率、藥物干預實施前后的血糖指標及兩組患者藥物干預實施前后的糖尿病相關知識認知程度。結果水平對照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低于實驗組,兩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藥物干預實施前,兩組患者的血糖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糖尿病相關知識認知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藥物干預實施后,兩組患者的血糖指標及糖尿病相關認知情況較護理前均有所改善,組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藥物干預實施后的血糖指標同對照組相比更為理想,兩組黃子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藥物干預實施后。實驗組患者的糖尿病相關知識認知情況更為理想,該組與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醫院藥房藥學干預在2型糖尿病患者護理過程中的應用,可以豐富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認知,也可以在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患者血糖指標的同時,為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提供保障。醫院藥房藥學干預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方面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 藥房藥學干預;2型糖尿病;糖尿病護理
[中圖分類號] R95?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10(a)-0065-03
糖尿病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見疾病[1]。我國糖尿病患者多以2型糖尿病患者為主[2]。2型糖尿病所引發的并發癥是導致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因素[3]。在臨床研究領域,藥學干預在糖尿病患者用藥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得到了研究者的關注[4]。該研究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醫院藥房藥學干預對患者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期間選取的研究樣本為該院收治的140名2型糖尿病患者,根據研究需要,以患者的就診日期為分組依據,將就診日期為偶數的患者納入實驗組,其余患者納入對照組。納入標準:①根據現行糖尿病臨床診斷標準,確診為2型糖尿病者。②血糖超高癥狀在3個月以上。③年齡≥18歲,且具有獨立民事行為能力者。④知情同意且配合研究者。排除標準:①未成年者及精神異常者。②伴隨嚴重糖尿病并發癥者。③乳酸中毒、造血功能不足等嚴重內科疾病者。實驗組男性例數43例,女性例數27例,患者年齡在34~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5.8±10.2)歲。患者病程在1~12年之間,病程平均值為(6.2±3.2)年。對照組男性例數4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在33~7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5.9±10.6)年。患者病程在2~12年之間,病程平均值為(6.3±3.1)年。經檢驗,實驗組、對照組在性別、年齡及病程等方面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基于常規藥學干預的藥物手段,醫院藥劑師及臨床醫師在患者入院以后分析患者病情,給予患者口服藥物治療,并在控制患者的用藥量的基礎上,調整患者的飲食方式;藥物干預實施期間,藥劑師及臨床醫師會對注重患者血糖指標與血壓指標的控制。
實驗組在對照組使用的藥學手段的基礎上,采用藥學干預手段,內容如下。
①藥劑師及臨床醫師利用患者用藥檔案記錄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用藥依從情況,在遇到不依從的患者以后及時詢問原因,并做好記錄。藥學干預方面,應以糖尿病長期服藥需求為著眼點,幫助患者進行用藥方案分析和設計,在胰島素之外,選用半衰期較長的血糖控制藥物,提升用藥經濟性。開展周期電話隨訪和問卷調查,每周進行一次電話隨訪,患者每次復查時,給予問卷調查。了解患者用藥依從性,對于依從性不佳的患者,應進一步告知其糖尿病為危害,并建議家屬參與到護理工作中,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提醒,督促患者用藥。此外通過問卷和隨訪了解用藥偏差,如患者用藥量較大、偏小等,均應及時予以糾正。
②藥劑師在健康宣教實施期間耐心解答患者疑問;利用糖尿病相關知識講座,向糖尿病患者及家屬講解糖尿病的發作原因、影響因素及常見并發癥等信息,并向患者及患者家屬講解藥物治療在糖尿病治療中的重要性。如在并發癥信息方面,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年齡偏大,其對疾病的認知相對有限,對并發癥的危害認識也不夠深入,健康宣講開展的過程中應予以重視。如患者可能出現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眼部并發癥等問題,當患者早期出現下肢遠端、足部血管異常、發熱、發癢以及小面積潰瘍時,要求立即予以重視,接受對應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③向醫院護理人員告知患者藥學干預方案,叮囑護理人員定期開展血糖檢測,并要以根據護理人員的反饋結果為參考依據,為患者制定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④實驗組的飲食指導方案與運動指導方案均與對照組相同。
⑤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開展藥學監護。
1.3? 觀察指標
實驗組、對照組的用藥依從性、不良反應發生率、藥物干預實施前后的血糖指標及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實施前后的糖尿病相關知識認知程度。
1.4? 統計方法
利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用數或率(%)表示,計量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用藥依從性
實驗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為97.1%,對照組為84.3,兩組患者用藥依從度有顯著差異,兩組相比,實驗組的依從性更為良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血糖指標
藥物干預實施前,實驗組、對照組的空腹血糖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餐后2 h血糖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藥物干預實施后,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標差異與餐后2 h血糖指標差異較治療前均有所變化,組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對照組比較,實驗組患者干預后的血糖指標更為理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糖尿病相關知識認知程度
藥物干預實施前,兩組患者糖尿病相關知識認知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藥物干預實施后,兩組患者的糖尿病知識評分較護理前均有所變化。實驗組、對照組患者干預后的糖尿病相關知識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相比,實驗組的評分值高于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不良反應發生率
兩組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涉及到了低血糖、胃腸道反應及血糖紊亂等疾病。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4%,對照組為14.3%。兩組相比實驗組的發生率相對較低,兩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在臨床醫學領域,糖尿病可以被看作是遺傳因素及環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代謝異常綜合征[5-6]。現階段糖尿病沒有徹底根治的方法。糖尿病患者往往需要終身服藥[7]。通過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分析,醫護人員不僅需要利用多種藥物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也需要將患者的血糖、血壓、血脂及體重等指標控制在正常范圍內[8]。一些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缺乏了解,對糖尿病藥物治療的重要性缺乏了解,在自身血糖指標有所改善以后易表現出不按時服藥的問題。藥物干預在糖尿病患者治療過程中的應用,是控制患者病情的可行方式。有研究者認為,藥學干預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用藥依從性[9]。該研究的研究結果與之相似。
就該研究而言,藥學干預手段涉及到了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監測、飲食指導與運動護理等多個方面。藥劑師與臨床護理人員之間的相互合作,可以幫助患者(患者家屬)加深對糖尿病知識的了解。在提升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基礎上,藥學干預手段可以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狀況得到明顯改善,此種干預方式的應用,也可以讓患者及患者家屬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度有所提升[10]。
綜上所述,醫院藥房藥學干預在2型糖尿病患者護理過程中的應用,可以豐富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認知,也可以在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患者血糖指標的同時,為患者的護理依從度提供保障。醫院藥房藥學干預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方面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喜艷,梁錦琴.糖尿病全程化藥學服務干預對患者臨床療效藥物不良事件及用藥依從性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9(4):489-491.
[2]? 連曉麗.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用藥情況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4):177-178.
[3]? 張晨.基層醫院藥學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研究[J].名醫,2018(12):88.
[4]? 楊樣新.藥學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與藥品不良反應的影響探析[J].藥品評價,2018,15(22):29-30,43.
[5]? 呂小翠.藥學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及藥品不良反應的影響[J].中國處方藥,2018,16(9):4-5.
[6]? 唐志華,徐浩鋒,費揚,等.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藥學干預效果評價[J].預防醫學,2018,30(8):799-802.
[7]? 駱俊麟.糖尿病治療中給予藥學服務的臨床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48):77,86.
[8]? 晏乃芳.基層醫院藥學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影響[J].海峽藥學,2018,30(3):232-234.
[9]? 趙潔.醫院藥房藥學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響探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23):50-52.
[10]? 趙秀蓮.藥房藥學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響探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26):150-151.
(收稿日期: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