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長華 孫茜 張偉 韓潔 許婧 曹寧


[摘要] 目的 觀察分析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甲狀腺自身抗體及甲狀腺功能相關性。方法 選取該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搜集的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視網膜病變患者一般資料作為實驗組,再選取同期該院搜集的120例2型糖尿病未合并視網膜病變患者一般資料作為對照組,兩組研究對象均檢查甲狀腺功能和甲狀腺抗體(TGAb、TPOAb、TRAb)。采用統計學分析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甲狀腺自身抗體及甲狀腺功能相關性。 結果 兩組患者在性別、甲狀腺抗體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血壓、糖化血紅蛋白、TSH增高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結果顯示高血壓和血脂代謝紊亂和亞臨床甲減等是影響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視網膜病變的危險因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甲狀腺自身抗體及甲狀腺功能之間為無顯著相關性。
[關鍵詞] 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甲狀腺自身抗體;甲狀腺功能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 R587.2;R774.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10(a)-0180-02
2型糖尿病與甲狀腺疾病(主要包括:①甲狀腺機能亢進;②亞臨床甲狀腺機能亢進;③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等)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內分泌科疾病,現階段來看,甲狀腺疾病的發生率呈現逐年上升發展趨勢。近年來,甲狀腺疾病呈現日益年輕化發展趨勢。據資料顯示,甲狀腺機能亢進患病率為1.26%,甲狀腺功能減退患病率為6.62%[1]。2型糖尿病的發病因素主要為:環境因素、基因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臨床特征是:①胰島素分泌不足;②胰島素抵抗[2]。2型糖尿病的視網膜病變是其并發癥,視網膜病變目前已經成為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失明的主要原因。有關文獻指出,在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中,甲狀腺發病率高達10%,該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選取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搜集的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視網膜病變患者一般資料作為實驗組,再選取同期該院搜集的120例2型糖尿病未合并視網膜病變患者一般資料作為對照組。實驗組中有61例男患者,59例女患者;平均年齡為(77.68±4.64)歲,平均病程時間為(10.22±3.87)年。對照組中有65例男患者,55例女患者;平均年齡為(78.37±4.14)歲,平均病程時間為(10.38±3.62)年,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研究對象均檢查甲狀腺功能和甲狀腺抗體(TGAb、TPOAb、TRAb,采用羅氏全自動化學發光儀和相關配套試劑盒加以檢測)。胰島素:化學發光法檢測;糖化血紅蛋白:高壓液相法檢測;血脂: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糖:葡萄糖氧化酶終點法檢測。
1.3? 觀察指標
分析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甲狀腺自身抗體及甲狀腺功能相關性。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例數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甲狀腺功能與視網膜病變之間的相關性
兩組患者在性別、甲狀腺抗體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血壓、糖化血紅蛋白、TSH增高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多因素結果顯示影響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視網膜病變的危險因素
多因素結果顯示高血壓和血脂代謝紊亂和亞臨床甲減等是影響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視網膜病變的危險因素,見表2。
3? 討論
臨床中,導致視網膜病變的主要危險因素有:①糖尿病病程時間過長;②血糖效果控制不理想;③血壓異常;④血脂異常。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發生原因比較多,臨床中最為常見的是: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亞臨床型甲亢特點是:血清T3正常、血清T4正常、促甲狀腺激素降低[3]。相關研究資料顯示,糖尿病和甲狀腺功能異常是內分泌代謝系統中最為常見的兩種疾病[4]。現階段隨著國內外對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甲狀腺功能的研究不斷深入,多項研究顯示甲狀腺功能異常發生率在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中高于非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SCH(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可使得FT3、FT4水平維持在正常水平之內,但是TSH水泊顯著上升。隨著病情逐漸遷延至SCH,所以其潛在危險性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5]。
甲狀腺機能減退主要是由于TH合成和分泌物不足所導致的綜合征,主要癥狀包括:①黏液性水腫;②肌肉乏力。甲狀腺機能減退的致病原因較為復雜,臨床中以原發性較為多見。有資料顯示,甲狀腺功能發生變化時,促甲狀腺激素的波動相比起血清T3和血清T4更為快速[6]。甲狀腺疾病會加長糖尿病的病程時間,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效果。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SCH之間的關系目前也存在爭議,部分研究發現SCH會加重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也有部分研究資料顯示,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與SCH無關。上述爭議同樣存在在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甲狀腺自身抗體及甲狀腺功能之間[7]。該文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性別、甲狀腺抗體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血壓、糖化血紅蛋白、TSH增高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結果顯示高血壓和血脂代謝紊亂和亞臨床甲減等是影響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視網膜病變的危險因素。上述研究結果顯示長期高血糖是微血管病變的關鍵環節,發病機制與血糖水平增高有相關性。有資料顯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有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不理想和病程時間長等[8]。亞臨床甲減會導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生,甲狀腺抗體功能檢測與糖尿病患者無顯著相關性。部分文獻報道顯示,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中亞臨床甲減會增加心血管發生風險,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亞臨床甲減有較大相關性。有研究[9]資料認為,SCH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關代謝指標沒有顯著影響。也有研究顯示[10],SCH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相比起甲狀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低,但是約有學者認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SCH對相關代謝指標影響不顯著。與此同時,也有研究發現,TSH水平上升會導致血糖代謝和血脂代謝紊亂,導致血糖水平顯著上升。
綜上所述,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甲狀腺自身抗體及甲狀腺功能之間為無顯著相關性。
[參考文獻]
[1]? 王菲,汪劍,孔小岑,等.甲狀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FT4水平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生的相關性[J].山東醫藥,2018,58(30):51-53.
[2]? 趙亮,武昌,趙軍,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合并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患者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4的水平變化及其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8):903-907.
[3]? 齊琪,張秋梅,李春君,等.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與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相關性研究[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7,33(3):235-239.
[4]? 谷君,鄧文娟,左麗娟,等.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血清Fractalkine與血脂、血糖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7,27(1):86-89.
[5]? 劉貝貝,陽琰,李琪,等.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血清25羥維生素D、血清趨化素、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及缺血性修飾蛋白水平的變化及其意義[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8, 26(3):197-200.
[6]? 鄒健,田豐,張藝,等.2型糖尿病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8,26(3):226-229.
[7]? 季美霞,曾志復,官常榮,等.血清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及白介素8在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中的水平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6,24(7):622-625.
[8]? 莊淼,譚澄燁,謝田華,等.不同分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血清轉甲狀腺素蛋白濃度檢測[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7, 33(3):240-243.
[9]? 袁娟,張松.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SH水平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相關性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17,46(12):1678-1679.
[10]? 李珍梅,鐘義春,陳曉正,等.2型糖尿病合并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與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的相關性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3):2370-2371,2372.
(收稿日期:2019-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