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英語作為當前世界主流的語言之一,已經成為連接各國的紐帶和橋梁。在英語語言學習中,語法是其中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環節。對于英語語法的學習直接決定英語學習的深度和效果。在英語語法學習中,可以對比漢語語法進行比較學習,一方面可以探尋兩者的差異,另一方面還能類比學習,提升語法學習效果。本文在上述背景下,對漢語語法與英語語法的差異進行比較研究,并結合具體的語言實例進行分析,更加形象和直觀地淺述漢語語法與英語語法的差異。
【關鍵詞】漢語語法;英語語法;比較研究
【中圖分類號】H0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對于一門語言的學習和入門,語法是最先要掌握和理解的。一方面,語法是一個語言的核心和靈魂;另一方面,語法也是從眾多的詞句中抽象出來的組合方式和表述語義的規則,通過語法能夠對詞的變化和用詞語句、造句等基礎性東西進行擴張。綜上所述,語法就是對一種語言普遍規律的總結,那么不同語言之間的語法是否存在相似點或是區別呢?答案必然是肯定的。當今世界語言使用中,英語和漢語是最為流行的兩大語言,兩者在語法上也有一定的相似和差異,對兩者語法的比較研究對于兩者語言的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漢語語法與英語語法的一致性
在漢語語法中,有主語、謂語、賓語,詞性上有動詞、名詞、形容詞等,這些在英語語法中也是存在的。比如,“孩子們喜歡可愛的玩具”,將這句話翻譯成英文為“Children like cute toys”。在這句英漢翻譯中,漢語和英語分別都包含了“主語”,漢語中主語為“孩子們”,英語中為“Children”,而謂語分別為“喜歡”和“like”,賓語是“可愛的玩具”和“cute toys”。在這兩個句式中,所涉及的動詞、名詞、形容詞也都具有一致性。而且,兩個句式中所涉及用來修飾名詞的定語又是形容詞的“可愛的”和“cute”也是具有一致性的。
上面所講述的句式中是英語和漢語一致的地方,這種情況下,對于英語的翻譯或是分析都可以采用中文語法的方式。但是在我國目前的課堂教學中,對于漢語的語法教學并不是很多,畢竟漢語是我國的母語,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已經很熟悉漢語的基本用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會對語法部分下大功夫,使得學生很容易用英語語法的知識去分析漢語句子。舉個簡單例子來說,“a blue flag(一面藍旗)”,這其中“a”是英語中的冠詞,而在漢語語法中沒有冠詞這個概念。再比如,英語語法中也沒有量詞,“a piece of news(一條消息)”在翻譯時會默認把“piece”翻譯成條,但是實際上“piece”不是量詞。所以,英語語法和漢語語法在某些方面的一致性是很顯著的,但是在一些方面還是有差別的,特別是在兩個語言進行互譯的時候。
二、漢語語法與英語語法的區別
(一)詞性的差別
首先,無論是在漢語中或是英語中,同一個單詞的詞性往往有很多種。比如漢語中的“可愛”,在句式的應用中可以充當名詞也可以扮演形容詞的角色。而英語中比如“work”這個單詞,也可以同時充當名詞和動詞的角色,都表示“工作”的意思。
其次,在漢語中,對于同一個詞語我們可以當作不同的詞性來使用,但是在英語中卻不能將詞義相同但詞性不同的單詞進行混合使用。單純地敘述起來可能不是很好理解,通過下面幾個例子就能真正明白漢語語法與英語語法詞性的差別。
(1)I think he is very kind.(我認為他很善良)
(2)By the way her kindness moved me deeply.(總而言之,她的善良深深地感動了我)
(3)He is a very happy boy.(他是一個非常快樂的男孩)
(4)My hobby is chatting happily with other people.(我的愛好是喜歡跟別人快樂地聊天)
在(1)中“kind”一詞表示“善良”的意思,在整個句式中是形容詞用作表語。但在(2)中“kindness”一詞同樣表示“善良”的意思,但是在整個句式中是名詞,卻表示主語。同樣,在(3)中“happy”表示“快樂”的意思,在整個句式中用來修飾名詞“boy”,而在(4)中“happily”表示“快樂”的意思,但是表示副詞,用來修飾動詞chat。
通過上述例句的簡述,或許大家能對英語語法和漢語語法詞性的差別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的確,詞性的差別是兩者語法中比較顯著的差別之一。
(二)時態的差別
在時態的差別上也是很顯著的,英語語法中動詞是有時態的,而漢語語法中沒有英語中的時態變化,但是通過漢語中的一些虛詞也是能表現時態的變化。例如下面的幾個例句所示:
(1)I have finished my work yet.(我早已經完成我的工作了)
在例句(1)中,我們用漢語的虛詞“已經”來表示整個工作的完成狀態,但是在英語中是通過單詞詞性后綴的變化體現的,把“完成”這一謂語動詞“finish”變為現在完成時的結構“have finished”,通過轉變為現在完成時來表示整個工作的完成狀態。這一點就是英語語法和漢語語法中時態的差異。下面再看一個現在進行時的時態差異。
(2)He is watching TV carefully.(他正在認真地看電視)
在例句(2)中用漢語語法中的虛詞“正在”來表示看電視這個動作的時態表示現在進行時。但是在英語中,對“watch”這一單詞進行結構轉換為“watching”來表示現在進行時的狀態。
(3)She will be back in five minutes.(她將在5分鐘后回來)。
在例句(3)中,涉及將來時用漢語虛詞表示的方式,通過虛詞“將”來表示未來會發生的動作。而將來時在英語中需要通過特定的一般將來時的結構“will+動詞原形”的句式來表述。
通過上述例句(1)(2)(3)可以看出,無論在現在完成時、現在進行時、將來時等句式方面,漢語語法和英語語法都是存在差異的,漢語中大量運用虛詞進行時態的表現,而英語語法中則運用單詞結構的轉換來完成。
(三)詞類的差別
在詞類的差別上,比較好理解的就是方位詞。在漢語中關于方位的漢字有“上、下、左、右、里、外、前、后、中”這些常用的漢字。這些漢語中常用的方位詞在英語中有些被融入成介詞,比如“in、on、behind”,還有一部分方位詞被融入成為形容詞,比如“inner、outer、outside、middle”。所以,單純的對漢語的方位詞與英語中的方位詞進行詞類比較時,不能單一地認為其是形容詞或是介詞。再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漢語中經常會結合一些含有“著、過、了”等的詞匯附著在漢語動詞的后面。比如“我看著了她剛才在忙”,這里面的“著”并不表示現在時,也并不能說其就代表過去時。比如“她現在吃著飯還看著電視”,這里面的“著”就表示現在。其實像這些動詞背后附著的詞匯與時態并沒有絕對的關系。
(四)句子成分的差異
漢語句式與英語句式的句子成分也存在差異,在漢語中有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六大句子成分,英語還有一個補語。英語中用狀語表示漢語用補語表示的意思,而在漢語中,則用賓語表示英語里的表語。
(1)She worked here four hours.(她在這工作了四個小時? 了),這里面的“四個小時”所充當的角色就是補語的角色。
(2)She is a doctor.(她是一個醫生),這其中“醫生”就不是表語,而應當是賓語。
上述(1)(2)只是簡單地介紹一些英語語法與漢語語法句子成分的差異。另外,在漢語中有把字句,比如“她把我的東西帶走了”,但是在英語中卻沒有把字句。換句話說,英語把漢語中的“把字句”轉換為了“被字句”。在英語中還有非主謂句的存在,比如“Excellent!(棒極了!)”,但是這種句式一般用來表示語氣詞,并且不是很多。但是在漢語中,非主謂句則用途很多,比如“真棒!”“好球!!”“我的天啊!”等類似的句子。這些句子如果用英語翻譯的話則需要借助一個完整的主謂賓或是主系表的句式來完成。
三、結語
本文對于漢語語法與英語語法的一致性以及差異的分析只是相對籠統和片面的,單純地通過一些大的反面進行差異性的比較和分析。在實際的漢語學習和英語學習以及英漢互譯中,不僅需要考慮各自語法的規則,還要結合具體語境,以及不同的語言習慣、文化等多重因素進行理解。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在世界經濟格局中地位的提升,漢語的重要性愈發顯現,對于漢語與英語的比較研究也將會更加深入和全面。
參考文獻
[1]翟艷.后方法時代的漢語語法教學方法分析[J].華文教學與研究,2017(2).
[2]程曉堂.關于英語語法教學問題的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