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翮
【摘要】隨著教育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教師紛紛轉變觀念,以學生為本,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出發點展開教學。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有助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改善學生認為學習無用的狀態,使學生看到了學科學習的重要性,能夠將學科知識順利應用,體會知識帶來的成就感。而如何在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就成了廣大教師積極思考的問題,給教師帶來了挑戰,同時也給教師發展帶來了契機,值得教師去探索。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學生;核心素養;有機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高中語文作為進一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增強學生語文實踐能力、加強學生審美探究能力、促使學生深入思考的重要交際工具,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兩重特點,影響著學生的終身學習與個性發展。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運用多種有效手段,促使學生融入語文世界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接下來,本文就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機滲透展開策略探究,從生活、情境、合作、實踐四方面入手,培養學生“語言的建構和運用”“思維的發展和提升”“審美的鑒賞和創造”“文化的理解和傳承”語文核心素養。
一、從生活入手——培養學生語言建構和運用能力
語文不僅是學生培養聽、說、讀、寫能力的基礎學科,還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的母語,是學生走向發展之路必不可少的部分。這就使得教師在教學中應重點關注學生語言能力的運用,促進學生的有效表達,讓學生能夠做到語言條理性強,語言深刻犀利。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圍繞學生的生活,對學生進行語言建構和運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 感受語言的魅力。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認為學生每天都在說話,不需要再浪費時間進行教學,使得學生在面臨語言問題時,無法尋求到有效的解決方法,抑制了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要想培養學生語言構建和運用能力,就要將學生放在生活的背景下,健全學生的語言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培養學生語言構建和運用能力,可以為學生提供朗誦的機會,讓學生在誦讀課文中感受文中句子的抑揚頓挫,體會語言的千變萬化,感受不同語氣下語境的變化所帶來的影響,方便學生理解課文;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圍繞某一話題展開討論,使學生在討論中,獲得不同的想法,并能夠通過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這樣,教師通過與生活結合,對學生的語言構建和運用能力進行培養,加強了語文學科和生活之間的聯系,使學生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二、從情境入手——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和提升進程
學生的思維體現著學生對事物及問題的看法,體現著學生的價值觀念,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完成下階段學習的基礎。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教師的有意識指導下,能夠站在語文的角度思考問題,形成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思維方式,健全學生的思維觀念。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靈動的情境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動態情景的指引下,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存在誤區,沒有充分發揮情景的作用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給學生帶來了學習的短板。因此,教師要想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和提升進程,就要重視情境的篩選,通過與教學內容相關且有效的情景來提高學生語文思維的邏輯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電子白板為學生播放與教學內容相關視頻、音頻等,使學生在動態場景、聲音等的影響下,獲得更加強烈的代入感,促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印象;教師還可以依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場景,使學生在情景下,擁有與作者感同身受的景色,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作者的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這樣,教師在教學中利用情境,可以為學生語文思維發展和提升打開新的思路,讓學生獲得更加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堂,豐富學生的認知。
三、從合作入手——推動學生審美鑒賞和創造進步
語文審美情趣體現著學生學習語文時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思考等綜合背景,是學生后續發展的強勁助推力。這就使得教師在教學中開始重視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期望通過引導學生審美鑒賞來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藝術性,喚起學生體內的審美因子,讓學生在優美的意境下,獲得自己的獨特感悟,開闊學生的視野。在此背景下,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組,讓學生對場景進行演繹,在表演中感悟合作的魅力,獲得審美鑒賞和創造進步。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中過于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感受,使得學生無法得到情感上的宣泄,逐漸喪失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推動學生的審美鑒賞和創造進步時,要懂得尊重學生,增強學生的合作,激發學生內在深處的情感。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增加學生合作的機會,在學生合作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指導,以免學生出現茫然無措的狀態。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組,為學生設置同樣的任務,促使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閃光點,使學生能夠看到學習的優勢和長處,并在合作中能與他人心平氣和地交流,培養學生謙虛的思維品質,幫助學生在合作中把握語文的精髓,感受語文的美麗,推動學生審美鑒賞和創造的進步。
四、從實踐入手——豐富學生文化理解和傳承內涵
中國作為五千年文明大國,在歷史的長河中,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寶藏,學生學習語文能夠豐富自身的文化修養,獲得更多文化知識,提升自己的形象。教師若想豐富學生文化理解和傳承內涵,可以為學生創設實踐的機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建立起完善的文化學習系統,讓知識變得立體起來。但是,有的教師在教學中認為學生文化修養的培養太過復雜,浪費教學時間,不如直接舍去,節省下更多的講授時間,最終導致學生學習語文淺在表層。因此,教師在豐富學生文化理解和傳承內涵時,應端正自身的教學態度,提高學生的文化內涵。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應忽視學生實踐的指導,應將學生實踐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避免出現以往教學中教師一直講,學生只能聽的局面,使學生愈加依賴教師。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不同的需要動手的學習任務,讓學生意識到學習不只包含理論方面,還包含實踐方面,促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同時,教師還應對學生進行適時的指導,以此來豐富學生的內涵,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增強學生的傳承意識。
總之,本文就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機滲透展開了策略探究,從生活、情境、合作、實踐四方面入手,培養了學生“語言的建構和運用”“思維的發展和提升”“審美的鑒賞和創造”“文化的理解和傳承”語文核心素養,使學生看到了語文核心素養的深刻內涵,體會到了擁有語文核心素養技能的重要性,為學生的學習打開了新局面。但是,同時,教師不應因此掉以輕心,而是要圍繞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不斷優化教學,使學生能夠得到與之相應的進步,增強學生的成就感。
參考文獻
[1]王治國.淺談基于核心素養體系下的高中語文教學的改進[J].現代交際,2019(10).
[2]冉建英.淺談核心素養教育理念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5).
[3]王文莉.高中語文選修課程教學與語文核心素養培養關系淺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