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盛賢
摘 要:馬克思的正義思想是西方著名學者史蒂文·盧克斯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盧克斯運用資本主義的資本金與工人之間的關系這個根本又直接的角度,客觀分析論證了馬克思的正義思想。盧克斯對馬克思的正義思想的闡釋對于人們學習馬克思的正義觀道德觀具有重要的作用,對我國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關鍵詞:盧克斯;馬克思;正義觀;資本主義
一、馬克思正義觀點的提出
(一)馬克思正義思想形成的社會背景
每個人的思想都與他生活的社會環境密切相關,馬克思的正義思想也是他當時所處的社會現實環境的反映。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人民的生活工作狀況以及當時關于道德正義思想的研究理論成果,都對馬克思的正義思想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哲學家康德、黑格爾等人的理論成果為馬克思的正義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康德的正義思想以“自由意志”為中心,他認為一個人的行為自由和他人的自由可能并不矛盾,這就是達到了正義。盧克斯認為馬克思將康德的“自由意志”看作是人的自由和權利的法則,馬克思評判了法權制度對人尊嚴價值的踐踏,認為這只是資本階級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而構成的法律制度。馬克思同時也對黑格爾的正義思想進行了批評和繼承,受黑格爾辯證法的影響,馬克思認為“人類自由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因此為自由辯護的社會正義不是永恒的,而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變化的”。馬克思批判了黑格爾對思維與存在關系的定義,確定了物質決定意識的唯物主義,并引入到正義思想中。
(二)從資本家與工人的關系出發
盧克斯認為要想充分客觀地了解馬克思的正義思想,最重要的是從資本主義的資本家與工人的關系中去探尋答案,從最根本上即資本家與工人之間的工資關系出發去探討這種關系到底是正義的還是不正義的。盧克斯對這個爭論熱烈的關于正義的關系,作了嚴謹的梳理,富有邏輯地列舉了不同人物的觀點,最后,盧克斯在資本家與工人關系的視覺下,闡述了自己關于馬克思正義思想解讀。這些不同的而在邏輯上令人信服的觀點是:馬克思認為資本家與工人之間的關系是正義的;馬克思認為資本家與工人之間的關系是不正義的;馬克思認為資本家與工人之間的關系既是正義的,又是不正義的,即一方面是正義的,另一方面是不正義的;馬克思認為資本家與工人之間的關系既不是正義的,又不是不正義的。
二、盧克斯對馬克思正義觀的分析論證
(一)馬克思認為資本家與工人之間的關系是正義的
盧克斯認為主張這種觀點的是羅伯特·塔克和艾倫·伍德,他們提出了“塔克—伍德命題”,盧克斯對這一命題作了論證。“塔克—伍德命題”說,如果有適合流行的生產方式,或者說對流行的生活方式有用,那么交易就是正義的。對正義的判斷不是依據獨立于現存的生產方式之外的某種理想的、抽象的或形式上的原則,而是“要以其在特定生產方式下的具體功能為基礎,理性地評價具體行為和制度的正義性”。那么在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里來說,資本家剝削雇傭工人的勞動是有必要的。所以,資本對勞動進行剝削這樣的交易就沒什么不正義的。馬克思對此提過這樣的觀點:“生產當事人之間進行的交易的正義性在于:這種交易是從生產關系中作為自然結果產生出來的。這種經濟交易作為當事人的意志行為,作為他們的共同意志的表示,作為可以由國家強加給立約雙方的契約,表現在法律形式上,這些法律形式作為單純的形式,是不能決定這個內容本身的。這些形式只是表示這個內容。這個內容,只要與生產方式相適應,相致,就是正義的;只要與生產方式相矛盾就是非正義的。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礎上,奴隸制是非正義的;在商品質量上弄虛作假也是非正義的。”在《工資、價格和利潤》中,馬克思也闡述了這樣的觀點:“在雇傭勞動制度基礎上要求平等的報酬或僅僅是公平的報酬,就猶如在奴隸制基礎上要求自由一樣。什么東西你們認為是公道的和公平的,這與問題毫無關系。”
(二)馬克思認為資本家與工人之間的關系既是正義的,又是不正義的
盧克斯認為持此觀點的人在戈瑞·楊那得到很好的辯護。此觀點在馬克思贊成的流通領域和直接生產領域作為論證視角,“資本金和工人之間的關系無非是商品所有者之間為了他們彼此的利益和通過自有契約來互相交換貨幣和商品的關系。”戈瑞·楊認為在流通領域按市場商品交換規律,工人得到了應得的勞動價值,受到了正義的對待。然而,“必須承認,我們的工人在走出生產過程時,同他進入生產過程時是不一樣的。在市場上,他作為勞動力這種商品的所有者與其他商品的所有者相遇,即作為商品所有者與商品所有者相遇,在成交以后卻發現,他不是自由的當事人,他自由出賣自己勞動力的時間是他被迫出賣勞動力的時間;實際上,他只要還有一塊肉、一根筋、一滴血可供榨取,吸血鬼就決不罷休。”
(三)馬克思認為資本家與工人之間的關系既不是正義的,又不是不正義的
盧克斯認為理查德·米勒是此觀點的主要辯護者。米勒辯論觀點所采用的段落論證并非明確地支持這個觀點,就工資關系而言,他一方面否定了存在工資分配的不正義,另一方面又在堅持著交換等價物。正義這個詞是作為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的相對物而言的,更多時候,正義是一個反語,如“讓我們來贊美資本主義的公正吧!”米勒認為任何地方都“不存在一種非相對的、明確的關于資本主義是正義的陳述。這將是人們所期望的,如果馬克思并沒有把正義看作政治思考或科學分析的適當范疇的話”。
三、盧克斯對馬克思正義觀的總結
(一)多重視覺下的馬克思主義正義觀
盧克斯認為馬克思沒有充分思考自己的正義觀,但是人們可以客觀嚴謹地對馬克思的正義觀作一步的分析。盧克斯認為馬克思關于資本主義的正義觀點,內容是復雜的,而且是按不同的等級標準進行分析的。
盧克斯運用四種視覺去客觀分析馬克思關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正義思想。第一,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剝削判定正義的標準,馬克思也的確提供了這種功能的解釋,即按資本家和工人簽訂的合同法律標準來看,資本主義的資本家和工人的關系是正義的。第二,盧克斯從庸俗經濟學家的角度出發,指出:“通行的標準受規定著最小社會必要工資的慣例的支持。”盧克斯認為這種觀點的盛行是因為他們認可且穩定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從而認可且穩定了資本主義的制度。所以這就是觀點一真實存在的理由。
盧克斯又指出了馬克思對那些法權的標準作了內在的批判,批判這種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只是平等交換商品的表象,而沒有看到背后的內在本質,沒有看到資本家榨取工人的剩余價值,沒有看到工人是不自由的,是受到資本家控制的。所以,從表象上看資本家和工人的工資關系是正義的,從資本主義的內在本質看這種關系就是不正義的,這就是觀點三真實存在的理由。
盧克斯從馬克思對那些法權及判斷正義的標準放在社會發展階段的角度出發,認為從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的角度來看,馬克思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定那些表象看似正義的標準,批判了資本主義的剝削是不正義的,因為它違背了“按勞分配”的原則,所以這就是觀點二的真實所在的理由。
然而,盧克斯又指出馬克思從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的角度出發,批判了資本主義規定的關于正義與不正義的標準,指出這只是一種意識形態的表現,正義與不正義的意識屬性只是階段社會的一個道德特征,只是社會發展到高級共產主義社會階段的一個標志,最終必將是一個被超越的古語。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就沒有什么正義與不正義了,這就是觀點四真實存在的理由。
盧克斯最后表明,對于那些始終要弄清楚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到底是正義的還是不正義的問題作了回答,盧克斯始終認為馬克思堅持了四個觀點,同時馬克思也運用了所有這些視覺。
(二)馬克思正義思想的啟示
盧克斯從馬克思不同的視角論證了他的正義思想,又提供了解釋正義的方式,這樣客觀且深刻豐富的正義思想對于我國來說有哪些可以借鑒吸收的呢?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馬克思始終關注著人本身,關注人的利益是否得到公平的分配,關注人自由全面的發展。我國處于新時代的發展時期,經濟持續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但依舊存在關于公平正義的問題,黨和政府依舊在努力提升人們的幸福感。
1.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盧克斯分析總結馬克思正義思想中,馬克思始終維護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如“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我國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一定不能忘記黨和政府奮斗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各種政治、經濟制度在施行過程中,不能忽視人民的利益,應該聚焦于如何使人民的利益分配更加公平正義,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2.合理調整收入分配制度
馬克思看到了資本主義的資本家和工人之間的工資關系是不可避免的矛盾。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了人民之間的關系更加友好發展,我國應大力度合理調整收入分配制度,初次分配注重頻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正義,三次分配注重減少貧富差距,最終實現共同富裕。
3.注重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馬克思的正義思想中,人們可以看到他特別注重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也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標志。馬克思關注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以及人的能力、需要、個性的發展。我國在不斷維護公平正義在提高人民幸福感,要不斷提倡人們順應自然,尊重自然,愛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
參考文獻:
[1]阿格妮絲·赫勒,文長春.論馬克思的正義思想[J].學術交流,2019(3):11-22.
[2]鄭湘萍.有機馬克思主義的正義觀及其當代意義[J].江西社會科學,2019,39(1):19-26.
[3]張曉琳.馬克思的正義思想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9(11):50-52.
[4]鄒月.馬克思主義分配理論及其當代價值[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16(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