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祥飛

摘 要:近年來,醫療費用的急速上漲對醫療系統和國家財政造成相當大的壓力,政府隨之將工作重點放到了醫療保險費用支付方式改革上。臨沂市自2017年12月31日實行按病種收費改革,明確了116種限價管理的病種范圍、收費標準以及退出管理等規定。臨沂市現階段的單病種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有效控制了醫院成本增長,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重新思考。
關鍵詞:單病種政策;績效;調查
一、調研的背景及研究的意義
單病種付費源自20世紀70年代美國提出的疾病診斷相關組理念,通過對患者入院后的醫療行為規范化、標準化,對整個醫療過程進行限價[1]。單病種管理是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降低群眾看病就醫負擔、確保醫保基金安全的有效途徑和手段。本文就衛健委出臺的單病種限價管理政策在臨沂地區實施情況做闡述,將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解決落實到位。
二、研究路徑和基本方法
本文采用定量方式對臨沂市境內的就醫群眾進行問卷調查。選取了臨沂市的蘭山區、臨沭縣境內的就醫群眾作為抽樣調查對象,在選取的調查點中采取隨機入戶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調查數據,在此基礎上以定量數據分析的結果為依據,闡釋臨沂市的單病種限價管理政策實施狀況和就醫群眾需求狀況,研究臨沂市單病種實施政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歸納出制約單病種政策的影響因素。調查小組對臨沂市境內的2個縣區發放了500份調查問卷,經審核后回收有效問卷491份,廢卷9份,廢卷率1.8%。
三、關于單病種政策的認知與意愿的調查數據統計結果及分析
調查小組回收491份有效問卷,男性有258人,占52.55%,女人有233人,占47.45%,男女比例為1.11∶1;年齡以30-50歲為主,占66.14%,30歲以下占9.50%,50歲以上占24.36%;學歷分布中碩士及以上的占10.4%,大學本科占15.7%,大專學歷的占15.4%,大專學歷以下的占58.5%,說明臨沂市就醫群眾受教育程度不高,大專學歷以上的占比未過半;個人月均收入階層占比最高的是3000-5000元,高達41.51%,其次是個人月均收入3000元以下的階層,占比27.28%,然后是個人月均收入5000-10000元的階層,占比19.1%,占比最少的是個人月均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階層,僅為12.11%,說明臨沂市就醫群體中個人月均收入超過萬元的高收入階層還是少數,主要是以中低收入為主。
調查小組成功回收的491份就醫群眾的調查問卷顯示,就醫群眾選擇“知道并了解單病種政策”的有237人,占48.27%;選擇“不知道單病種政策”有254人,占51.73%。這說明臨沂市知道并了解單病種政策的群眾比例不高,未過半數。
x2檢驗結果顯示,臨沂市就醫群眾中知道單病種支付方式的比例隨著個人的文化程度高低成正比。即學歷越高,知道單病種支付方式的比例越高。
調查問卷顯示,臨沂市單病種政策在實施后,多數就醫群眾認為實施單病種限價管理后醫療費用明顯減少。在“知道單病種支付方式”的237份就醫群眾的有效問卷中,認為單病種限價管理后花費的醫療費用比實施前減少的達到79.75%,保持持平的為20.25%,增長的為0。
經過調查小組工作人員對就醫群眾進行了單病種限價管理政策的介紹后,再次回收的調查問卷顯示了對實施單病種限價管理政策的態度,53.26%的被調查群眾選擇了“支持實施單病種政策”,24.73%的群眾選擇了“反對實施單病種政策”,剩下的22.01%的群眾對實施單病種政策選擇了“不夠了解所以不表態”。
與傳統的按照項目付費相對,62.73%的就醫群眾認為“單病種限價管理政策更好”,26.23%的就醫群眾認為“之前傳統按項目付費更好”,剩下11.04%的就醫群眾認為“二者沒區別”。這說明臨沂市的就醫群眾大多認為單病種限價管理政策對比傳統的按項目付費政策更好,對單病種政策的發展前景抱有積極的態度,能夠改善傳統的按項目付費政策的不足。
對于是否采用過單病種付費方式治療,23.4%的被調查群眾選擇了“采用單病種付費方式治療過”,54.7%的被調查群眾選擇了“未采用單病種付費方式治療過”,剩下的21.9%的被調查群眾選擇了“不清楚什么是單病種付費”。這說明多數就醫群眾對單病種政策不夠了解,有待進一步的認識。
臨沂市單病種限價管理政策實施后,調查小組工作人員對群眾進行了就醫體驗改善的相關調查,如表1所示。
對于單病種政策是否降低醫療費用,52.34%的就醫群眾認為實施單病種政策能夠“降低醫療費用”,48.27%的就醫群眾認為實施單病種政策能夠“減少大處方、濫收費項目”,27.90%的就醫群眾認為實施單病種政策能夠促使“醫護診療水平提高”,50.31%的就醫群眾認為單病種政策能夠“降低平均住院日”,25.25%的就醫群眾認為單病種政策能夠“改善就醫環境”,17.72%的就醫群眾認為單病種政策能夠促使醫護工作人員“改善服務態度”。這說明臨沂市實施單病種政策后,在降低醫療費用、降低平均住院日等方面卓有成效,有效改善了群眾就醫體驗。
最后,調查小組收集了就醫群眾關于單病種限價管理政策看法的調查問卷。回收的有效問卷顯示,被調查的就醫群眾在面對“您認為在單病種改革中應該更多地反應哪一方的利益?”時,52.34%的群眾選擇了“平衡醫院與患者的利益”,9.16%的群眾選擇了“醫院利益”,38.50%的群眾選擇了“患者利益”,說明了就醫群眾認為醫院利益也是疾病治療的有力保障,需要衛健委等政府主管部門平衡好醫院與患者的關系。而在調查中在面對“你將來愿意選擇何種醫療費用支付手段?”的問題時,53.16%的群眾選擇了“進一步完善單病種限價管理政策”,說明就醫群眾對于單病種政策持積極態度,看好單病種政策的未來發展前景。
四、關于單病種政策認知與意愿的調查結論
臨沂市單病種政策在實施后,取得了階段性的成績。一是實施后收治患者調查問卷顯示,認為實施單病種限價管理后有效杜絕了醫療機構大處方濫用藥品耗材的現象,醫療費用明顯減少,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群眾看病貴的問題。二是促使醫護工作人員提高診療水平、改善自身服務態度等,提升了醫療機構競爭能力。三是實施單病種限價管理政策后,有效改善了就醫體驗。單病種限價管理政策后有效降低了患者平均住院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群眾就醫環境。
然而在看到單病種政策產生巨大社會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看到其執行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不完善、不如人意的地方。一是單病種費用測算工作極其薄弱。醫療費用大體分為兩類:一是合理的醫療費用,二是不合理的醫療費用[2]。在進行單病種費用測算時,部分的單病種限價收費標準與現行醫療收費標準相差較大,價格偏低,醫院執行起來難度較大,容易發生推諉扯皮的現象,導致單病種測算工作進展緩慢。二是就醫群眾知道和了解單病種政策的比例不高,需要對就醫群眾加強科普宣傳,提高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三是目前實施的單病種數量不多,覆蓋面低。目前,臨沂市實行的單病種收費改革只明確了116種病種范圍,覆蓋面比較低。由于地區差異,我國目前尚無法實行統一的按病種付費制度[3],且按病種付費本身具有醫療保險啟動之初的屬地化管理特性。四是現實施的單病種限價管理政策存在其局限性,不夠科學。相比于單病種付費,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根據疾病嚴重程度、合并癥、并發癥等因素,覆蓋整個疾病譜,形成不同分組之間具有一定關聯的疾病分類體系,在醫療費用控制、服務質量監管等方面更為科學合理[4]。同時,實行按病種付費的,不再按項目計價,但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并發癥的,醫療機構可根據實際情況退出按病種付費管理程序[5]。
五、結語
單病種限價管理政策是控制管理成本的有效方法,雖然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在現行醫保定額管理的情況下,能主動促使醫院通過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獲得合理的管理效益,規范臨床醫療行為、提高醫療質量,有效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改善群眾就醫體驗。
參考文獻:
[1]宋艷玲,丁殊節,閆俊輝,等.床旁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中的風險管理[J].護理學報,2010(10B).
[2]邱鴻鐘,袁杰.現代衛生經濟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3]宋斐斐,趙坤元,申俊龍.臨床路徑在單病種付費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導報,2016(3).
[4]薛迪.按病種付費的發展和管理關鍵點[J].中國衛生資源,2018(1).
[5]青海省發展改革委,衛生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關于制定青海省104種單病種住院費用限額收費標準(試行)的通知[EB/OL].(2013-01-06)[2018-06-28].http://www.gov.cn/jrzg/2013-01/06/con-tent_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