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陸 孫桂平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環境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室內空氣質量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甲醛作為室內空氣污染的首要有毒物質,對人體的危害極大。甲醛主要來源于建筑裝修材料,在室內裝修時不可避免,因此關注甲醛的防治尤為重要。本文簡述了室內甲醛的危害,來源及防治技術,為甲醛的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甲醛;來源 ;危害防治
人的一生中大多數時間都在室內度過,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室內空氣污染程度大于室外。我國每年因室內污染死亡的人數達11.1萬人,平均每天死亡人數為304人。每年新增先天殘疾兒童80 - 120萬,其中42.1 % 和室內空氣的污染有直接關系[1]。
甲醛又稱蟻醛,沸點為19.5 ℃,無色,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俗稱福爾馬林。2017年10月21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中,甲醛放置于一類致癌物列表中。甲醛廣泛應用于化工工業,木材工業,紡織產業等領域,用于生產脲醛樹脂及酚醛樹脂。在服裝面料生產中加入甲醛,可達到防皺、防縮、阻燃、改善手感、提高染色耐久性等效果。但由于甲醛高毒性的特性,在生產過程中對甲醛的使用有嚴格的限制。為保護人體健康,預防和控制室內空氣污染,《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 18883-2002)規定甲醛限值為1h均值0.10mg/m3。
1.室內甲醛污染的來源及對人體的危害
1.1室內甲醛污染的來源
室內甲醛可來自于室外空氣的污染,汽車尾氣、工業廢氣、光化學煙霧等在一定程度上可產生甲醛,但其主要來源還是室內。
甲醛可用于染色助劑以及提高防皺防縮效果的樹脂整理劑。甲醛作為紡織工業中的添加劑,可使紡織物的色澤鮮艷靚麗,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又能使棉織物防皺、防縮、阻燃。因此,家裝中的窗簾、地毯、布藝沙發的加工過程,大多使用了含甲醛的助劑,會向室內空氣釋放甲醛。
甲醛還可用于生產酚醛樹脂和脲醛樹脂,廣泛用于生產粘合劑,而做室內裝飾的人造板大量使用粘合劑,板材中殘留的甲醛會逐漸向周圍環境釋放,是形成室內甲醛污染的主要來源。其次,混凝土外加劑的主要成分為甲醛與芳香族磺酸鹽的縮合物,如果其中甲醛的含量控制不當,就容易引起空氣污染。位于裝飾材料深層的甲醛的釋放是長期的、連續的過程。有研究表明,室內甲醛的釋放期一般為3-15年[2]。
除此之外,甲醛還來源于生活和日用化學用品。例如化妝品、清潔劑、殺蟲劑、防腐劑、紙張、消毒劑、印刷油墨等。煙草和燃料的不完全燃燒也會產生甲醛。有研究發現,在密閉的房間內吸一支煙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將超出國家室內大氣標準的兩到三倍。一只400-500mg的香煙,產生的主流煙含甲醛20-90ug,側流煙含甲醛1300 ug[3]。室內甲醛來源眾多,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健康隱患。
1.2甲醛的危害
我國《屋室空氣中甲醛衛生標準》(GB/T16217-1995)規定室內甲醛的衛生標準為0.08 ug/m3。當空氣中甲醛含量超過該標準時,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其主要表現于以下幾個方面。(1)刺激作用:甲醛具有一定的刺激性,當室內甲醛濃度超標時,會刺激眼部黏膜,導致流淚、眼睛干澀等;還會刺激皮膚和呼吸道引起皮膚瘙癢、咳嗽、咽痛、胸悶等癥狀。(2)致敏作用:甲醛是一種致敏源,皮膚直接接觸甲醛可引起過敏性皮炎、壞死;吸入高濃度的甲醛還可誘發支氣管哮喘。有相關研究表明,甲醛會干擾淋巴細胞的動態平衡,從而造成免疫系統紊亂,引起超敏反應。(3)致突變作用:甲醛是致癌物質,也是潛在的致突變物,大量研究發現,甲醛污染可能誘發白血病,但尚未得出明確的結論。劉金玲等[4]選擇5875名工廠工人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了甲醛的致癌性,且結果顯示接觸甲醛組死亡率高于非接觸組。由以上可知,甲醛可通過呼吸道和皮膚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對人體的毒害作用涉及到了多個器官和系統。短期大量接觸可引起急性危害,長期少量接觸可引起致畸、致癌等慢性毒性。減輕甲醛的危害,提升室內環境質量,應引起公眾和社會的重視。
2. 室內甲醛的防治技術
2.1 甲醛污染源的預防控制
裝修材料中甲醛的釋放期一般為3-15年,為了減少甲醛的污染,應從源頭入手進行預防,在購買裝修材料時選擇環保型的材料,一些廠家為了追求利益,使用不合格的板材,或者在連接貼面材料時使用劣質的膠水,導致板材與膠水中的甲醛嚴重超標,在購買時加強辨別能力,選擇甲醛含量低的環保型材料;在家裝之前充分考慮到房間的結構,進行科學的設計,保證良好的通風。在通風良好的狀態下,室內的甲醛更易消散;在裝修前對購買的板材進行預處理,使用化學方法除去其中的甲醛。
2.2 甲醛污染的治理技術
2.2.1 物理技術
物理技術除甲醛的原理為吸附作用,利用具有強吸附性能的物質來處理空氣中的甲醛。目前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沸石、分子篩、硅膠、活性氧化鋁等。活性炭作為一種高效且經濟的去除甲醛的方法,廣泛應用于空氣凈化器中,對低濃度的甲醛治理有效。吸附劑在過濾空氣時,隨著吸附甲醛的量增多,其清除效率會降低,若達到一定的濃度,吸附在活性炭中的甲醛可能會釋放,造成二次污染,所以空氣凈化器中的濾膜應定期更換。甲醛的揮發是持續性的,在采用空氣凈化器除醛時,應保持24h全天運行。
2.2.2 化學技術
化學技術的原理為加入化學試劑與甲醛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無毒無害的物質。常用的化學試劑有二氧化氯和臭氧。二氧化氯是一種強氧化劑,也是一種高效的殺菌消毒劑,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A1級消毒劑[5],利用其氧化性對甲醛進行氧化分解,達到去除甲醛的目的,但是由于二氧化氯強氧化性的特點,在使用時要注意個人防護,避免高濃度的二氧化氯對皮膚、物品的腐蝕作用。臭氧也具有強氧化性,當與甲醛反應時,會導致有機分子破裂,將甲醛氧化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但臭氧本身是一種有害氣體,在使用時應注意防止臭氧二次污染的產生。
2.2.3 生物技術
生物技術利用植物的代謝、微生物的分解、酶的催化作用,來達到去除甲醛的目的。因其成本低、危害小、去除效率高的特點,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有研究表明,將蘆薈放在含有甲醛的室內一段時間后,室內甲醛的含量降低,蘆薈的細胞組織中含有C-14的甲醛[6]。由此可見綠色植物具有一定的除甲醛的能力。依靠微生物和酶的生物氧化作用,將室內空氣中的甲醛等污染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其優點為微生物在合適的溫度、濕度條件下,可在環境中長期存活,達到持續分解污染物的目的。
綜上所述,室內甲醛污染物的存在對人類身體健康有諸多的潛在危害,并且甲醛來源廣泛,防不勝防,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首先對甲醛的污染源頭進行預防控制,當甲醛含量超標時,采取物理、化學、生物等技術進行治理,切不可置之不理。本文簡述了甲醛的危害及其防治技術,力求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識,為室內甲醛污染的防治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林祖涯.建筑裝飾裝修中的甲醛污染及其治理[J].資源與環境.2018,44(12):212.
[2] 李艷莉,尹詩,黃寶妍.室內甲醛污染來源及其對人體的危害[D].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 21(1): 49 -52.
[3] 斯琴高娃,烏云,高小平等.談室內空氣中甲醛污染物的危害及防治[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7, 33(1) : 25-26.
[4] 劉金玲.甲醛職業暴露與腫瘤死亡關系的研究[J]中國公共衛生,1998, 14(12):712-713.
[5] 程文好,孫啟志,侯建國.室內甲醛污染及其治理措施[J].江西化工,2017,3:33-35.
[6] 劉金秀.室內甲醛污染治理措施研究進展[J]化工管理,2016(1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