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過水密試驗驗證的水上飛機浮筒,是水上飛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水密試驗,本文歸納列舉了水上飛機浮筒在結構設計過程中應考慮的防腐蝕密封問題,為水上飛機結構的水密設計和驗證,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水上飛機;浮筒;水密試驗;結構設計
1概述
水上飛機的浮筒,作為水上飛機可在水域起降的重要組成部件,不僅需要在起降和停泊過程中提供足夠浮力支撐,還需要在長期惡劣的使用過程中,具有良好的防腐蝕性和可靠性。浮筒結構在海浪擊打及結構脫膠等滲水情況的影響下,內部結構會容易出現滲水點及漏點,因此,浮筒的結構設計須在開展水上試飛等重要科目前,進行專門的水密試驗。通過水密試驗考查浮筒結構的密封性能,是驗證水上飛機水密的重要手段。
2浮筒密封結構
某型水上飛機設置有對稱的浮筒,浮筒上部采用骨架式機身結構,下部采用船體式結構,全部為全金屬鉚接結構。浮筒內部設置有兩個水密隔框,將浮筒分為三個水密艙??紤]浮筒安裝俯仰角的情況下,上部機身結構設置有排水孔及排水通道,在浮筒船底最低點設置兩組放水閥。鉚接結構全部采用濕裝配,典型密封形式包括貼合面密封、縫外填膠密封、緊固件封包等。
3水密試驗方法
對水上飛機浮筒來講,理想的水密試驗方法應是通過制造專門的壓力控制和固定裝置,將浮筒緩慢壓入靜止水域(水池),直至浮筒整體浸沒在水域中,通過內置觀察設備,以結構內部的氣泡及滲水情況來發現漏點,制定相應處理措施。本試驗中,對于不同形式的密封結構,分別采用靜態(水深人為可控的封閉水域)觀察和動態(外部噴水)觀察方法。
4缺陷分類及處理
a.縫外密封膠滲漏
切除密封不良部位的密封膠、雜物,清洗密封范圍,涂敷密封膠與舊密封膠搭接。
b.縫內密封滲漏
貼合面滲漏范圍不大時,可沿貼合面密封范圍內可能滲漏的地方,按SAPS 1000用密封膠縫外涂敷,使損壞的貼合面密封層與密封介質隔離,擴大密封界面。
c.緊固件滲、漏
拆除舊釘,清洗釘孔;拆除舊緊固件,清洗緊固件孔;安裝新緊固件
5分析與結論
水上飛機結構的密封設計是防腐蝕的首要環節,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應始終貫穿在水陸兩棲飛機研制的全過程,這也符合飛機耐久性設計的要求。文中所述的水密試驗方法及滲漏處理措施已在型號中應用,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1]王寶忠等.飛機設計手冊第十冊[M].航空工業出版社.2000
[2]曹定國.飛機結構設計中的腐蝕控制與結構完整性[J].航空科學技術,1994,6(2)
作者簡介:
賈偉,1986.8,男,陜西渭南,漢族,職稱:中級工程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飛機結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