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程 馬啟飛
2018年,在優化營商環境大行動中,安陽市人社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聚焦市場主體和群眾訴求,努力當好企業的貼心人,在制定政策、優化流程、創新服務等方面出真招、見實效,著力打造“親民、便民、利民、惠民”的人社模式。
“何物最先知 虛虛草爭出”,企業對營商環境的感知最敏銳,也最深刻。安陽市人社局“反向跑”提升服務,變“坐等企業上門找”為“走進企業上門送”,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1.現場幫困解難。主要領導帶隊,深入企業現場問需求解難題,以人社干部“多跑腿”換來企業“少跑路”。僅年初的集中調研,就深入走訪安鋼、華潤燃氣等18家企業,解決老工傷遺留、職工檔案移交等困難30余條。
2.推送“政策紅包”。持續開展“人社惠民政策進萬家”活動,全年進企業宣講、培訓500余場次,大范圍、寬領域、高密度的宣傳,讓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紅利。
3.積極招賢育才。深入貫徹“2+4+N”人才政策體系,積極招賢育才,強化智力支持。堅持“高精尖缺”導向,為林州光遠、全豐航空等企業引進外籍專家51人次。2018年5月份,組織全市裝備制造行業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32人,赴哈工大舉辦高級研修班。2018年10月份,組織參加“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引進博士24人、碩士610人、急需緊缺人才2000余人;安鋼等7家企業與中國博士后科技服務團達成簽約意向9項,對接博士后15人。
百姓冷暖是最大民生。優化營商環境,最終要以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為衡量標準。安陽市人社局持續深化“一網通辦”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著力打造“寬進、快辦、嚴管、便民、公開”的審批服務模式。
1.持續簡政放權。本著為企業減壓、為百姓減負目標,對審批服務事項進行多輪全面梳理,保留107項,全部對外公布,實現了省市縣三級十同。
2.精減優化流程。在事項和流程上做“減法”,在效率和質量上做“加法”。對107項業務進行了流程優化和再造。整合人社服務窗口,推行“綜合柜員制”服務,行政許可類事項全部實現“一窗受理”,辦結時限整體壓縮50%以上。社保卡合作金融機構經辦網點投入使用,制卡時間由3個月縮短至15分鐘。
3.打造“智慧人社”。按照“互聯網+”思維,打造“智慧人社”。設立網上服務大廳,向企業全面開放,全天候自助服務。實現公安、民政、稅務等多部門共享聯動、協同經辦體系,實現足不出戶自助辦理,為企業提供便利。
良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安陽市人社局立足為企業服務,降低運營成本,激發發展活力,努力當好“金牌店小二”。
1.搭建就業平臺,提供人力支撐。聚焦“用工難”問題,深入調查企業用工需求,大力強化公共就業服務。精心組織“春風行動”“安陽工學院、安陽師范學院2018—2019屆春季和冬季畢業生雙選會”“民營企業招聘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等專項活動226場,組織6350余家企業參加招聘,接待求職人員12.8萬余人次,達成就業意向3.9萬人次。
2.著力減輕負擔,穩定企業運營。優化營商環境,減負是第一步。負擔輕了,活力才能激發。全面落實持續減費降負政策,全年減征社會保險費2.15億元,2016年以來,累計為企業減負5.06億元。全面推行失業保險援企穩崗“護航行動”。3年來,43家企業享受穩崗補貼2567萬元。
3.降低創業成本,優化創業環境。為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區入駐企業提供全方位綜合性創業服務。突出發揮創業擔保貸款作用,降低反擔保門檻,擴大反擔保范圍,降低創業成本;整合流程,達成“7天速貸”;簡化手續,實現“零”材料申報。全年發放貸款7.2億元,免除利息4500萬元,扶持8300人創業,帶動2.8萬人就業。
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不可或缺。堅持以“三推進”構建“大調解”工作體系,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1.預防為主,推進普法宣傳。積極與企業對接聯系,與安陽電視臺合作推出“人社惠民政策進萬家·以案釋法”系列節目,把政策、法規送上門,多措并舉傾力服務。加強用工指導,幫助企業建立勞動用工制度,及時發布企業工資增長指導線、行業工資增長指導線、企業人工成本和工種指導價位等。
2.基層為主,推進勞動監察執法轉變。健全“一點舉報投訴、全市聯動處理”機制,推進勞動監察執法理念向“服務指導型”轉變、監察模式向“主動預防型”轉變。2018年,開展6次專項檢查,檢查用人單位862戶,涉及勞動者4.83萬人;受理投訴舉報案件459件,辦結率97.4%,為勞動者討回工資3550余萬元,有力維護了公平、規范、競爭有序的就業環境。
3.調解為主,推進勞動仲裁方法創新。力爭將勞資糾紛化解在基層,建立多元化調解機制。2018年,鄉鎮(街道)調解組織調解結案416件,仲裁院案外調解結案840件。加快推進數字化仲裁庭建設,不斷提高案件處理質量和效率。全年立案受理1458件,涉案金額5062.4萬元,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作者單位:安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