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容
(重慶市江津區向陽小學校,重慶 400000)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曹沖稱象》
《曹沖稱象》是統編版教材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是以“兒童的生活”為人文主題,以兒童的視角,表現兒童的生活。
《曹沖稱象》出自《三國志.魏書.鄧哀王沖傳》,講的是曹操的兒子曹沖小時候動腦筋想出了稱大象的辦法的故事。全文圍繞“稱象”這一中心,運用渲染烘托、映襯對比的方法記敘了稱象的全過程,表現了曹沖的聰明才智,給人以深刻啟迪。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在一年級的基礎上,二年級上冊穩步推進,有層次、有梯度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二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仍然是重中之重,結合本單元的語文要素訓練重點“閱讀課文,能說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借助詞句,嘗試講述課文內容”,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一)認識“曹、稱”等14個生字,會寫“稱、柱”等10個生字,會寫“一同、柱子”等11個詞語。
(二)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重點學習第四自然段,借助課后題的排序,說說曹沖稱象的過程,通過對比,體會“才、到底”等詞語表達的意思。
(三)討論交流“為什么曹沖稱象的辦法好”,感受曹沖的聰明才智,學習曹沖善于觀察,樂于動腦,大膽表達的品質。
為了讓課堂教學落到實處,更具有實效,突破教學重難點,我作了如下準備:生字詞語卡片、PPT教學課件。
俗話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在本課教學時,我主要采用隨文識字,提高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優化了識字效果。
為了更直觀的理解曹沖稱象的過程,引導學生講述課文內容,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插圖,圖文結合的方法,去突破教學重點。
本節課的教學我從以下五個板塊入手:
《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目標,而學生有效的預習是落實這一目標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為此,我根據二年級的年段特點及要求,設計了以下自主預習環節:1.朗讀課文5遍,并給課文標示自然段序號。2.在課文中圈出生字條上的生字,并標準認讀2遍。3.標準認讀、嘗試書空田字格的生字, 并練習擴詞。
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識字教學這一板塊,我首先集中檢查字音,出示生字卡片,采用抽讀、搶讀、開火車等方式檢查正音。接著,在學習課文時隨文識字。如:學習第二自然段時,隨文識字“根、柱、議、論、底、重”等生字,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議論”這個詞,猜猜這個詞的意思與什么有關,聯系上下文,說說“議論”在這句話中的意思。
就這樣識字與學文相結合,把生字詞語放在具體的語境中去識記,把字詞的音形義緊緊結合在一起,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提高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優化了識字效果。
這一板塊的教學,直奔教學重點,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說清楚曹沖稱象的過程。緊扣本單元的語文要素訓練點“借助詞句,嘗試講述課文內容”。對此,我設計了如下環節:
1.讀句子,說動作
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畫出寫曹沖稱象辦法的句子,數數一共有幾句話,說說有哪些動作?
“趕、畫、趕、裝、稱”
2.排順序,說詞語
結合課后第2題,小組合作學習。
(1)按照曹沖稱象的先后順序排列詞語順序。
(趕象上船---在船舷上做記號---把大象趕上岸,往船上裝石頭---稱石頭的重量)
(2)討論交流:可以用哪些表示順序的詞語將這句話連在一起?
(先、接著……)
3.看插圖,說過程。
結合課文插圖,嘗試著運上“先……再……然后……最后……”等表示順序的詞語復述曹沖稱象的過程。
(先把大象感到大船上,再在船舷上做記號,然后把大象趕上岸,往船上裝石頭,最后稱石頭的重量。這樣就稱出了大象的重量。)
曹沖稱象的辦法是教學重點,表面看似清晰簡單,但對二年級學生來說是有難度的。所以我設計了上述三個環節的學習過程,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明晰和理解。
為了更加深刻理解曹沖稱象的辦法更好些,感受曹沖的聰明才智。我設計這樣的小組討論環節。
小組討論交流:為什么曹沖稱象的辦法好?
(1)再讀課文,找找文中還有哪些稱象方法。(官員們用大秤稱象的方法)
(2)比較兩種稱象的辦法,你覺得哪個辦法好?這個辦法好在哪里?
在這一環節中,學生講發現談想法,大膽充分地說出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很好地落實了本單元的語文要素訓練重點“閱讀課文,能說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寫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二年級的寫字教學更注重間架結構,把字寫得正確美觀。
以指導書寫“船、然”這兩個字為例,引導學生觀察,“船”右部的豎彎不帶溝,左右應緊湊些。“然”字右上“犬”字,最后一點不能忘記。四點的大小位置要注意,拉開適當的距離,首尾兩點稍大一些。
充分預留時間,讓學生練習寫字寫詞,評價以表揚鼓勵為主。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利用多種渠道擴展自己的閱讀量。每天的閱讀量不少于250字。為此,在教學中,我選擇推薦閱讀《善于思考的徐文長》。
在閱讀中,讓學生梳理徐文長過河的幾個步驟,嘗試用“先……再……然后……最后……”表示順序的詞復述徐文長過河的步驟。這一設計不僅拓展了閱讀,而且緊扣單元語文要素訓練重點,運用了本課學到的閱讀方法,真正體現了學以致用,促進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類似曹沖這樣小小年紀,善于觀察,樂于動腦的故事還有很多,推薦學生課后閱讀《司馬光砸缸》《孔融讓梨》等繪本故事,依托課本拓展閱讀,以精讀帶博讀,增加閱讀量,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板書在語文教學中,仍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對課堂教學重點的高度提煉,能幫助學生把握重點,理清思路。為此,我的板書設計是這樣的。
曹沖稱象

先……再……然后……最后……
以上是對《曹沖稱象》的說課,縱觀本篇文章的設計,我遵循《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年段特點,緊扣單元的語文要素訓練重點,在教學中,突破了在語言環境中識字教學的重點,巧妙地把語文要素訓練落到實處,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