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
摘 要:醫療衛生事業的持續推進,新農村合作醫療的全面實施有效改善了農民群體看病貴、看病難的困境,醫院所接待的患者數量進一步增長,醫療檔案管理面臨的工作量、工作難度也在不斷增大。與此同時,近年來各種新興信息化技術的持續應用,醫療檔案數字化建設缺沒有保持與時俱進,醫療檔案數字化建設開始暴露出一定程度的問題,制約了醫療檔案管理的效果。針對上述問題,本研究主要針對醫療檔案數字化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幾點優化措施與建議,僅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醫療檔案;數字化建設;問題;對策
當前社會已經全面進入到以大數據、云計算以及物聯網為重要技術代表的“互聯網+”時代,數字化建設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對醫療檔案管理來說,數字化建設已經不再局限于簡單的應用各種信息化技術、信息化設備,而是全面引入新興信息化技術,全面整合醫療網絡平臺、醫療電子病例以及醫療健康檔案等諸多資源,基于大數據、云計算以及物聯網等新興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實現醫療資源的高度共建共享[1]。從上述層面來看,當前醫療檔案數字化建設還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如何解決問題、推動醫療檔案數字化建設就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焦點。
1 醫療檔案數字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軟硬件基礎難以滿足新興技術
數字化建設必然離不開良好的軟硬件基礎作為支持。但從醫療檔案數字化建設現狀來看,其軟硬件基礎難以滿足各種新興技術的引入要求。從硬件層面來看,部分醫療保障局的硬件基礎更新緩慢,仍舊沿用傳統的電腦硬件,性能顯然難以滿足當前不斷增長的醫療檔案數量。從軟件層面來看,醫療檔案管理軟件主要使用通用軟件,并沒有進行針對性的定制,在擴展性、靈活性方面均不夠理想。
1.2 醫療檔案共享功能有所欠缺
在醫療衛生事業持續推進的進程中,越來越多的醫療服務業務均實現了數字化建設的目標。盡管醫療檔案管理也實現了初步數字化的目標,但從整體情況來看,因為標準、規范方面還不夠統一,醫療檔案與各個醫療服務項目之間并沒有實現有效的對接,醫療檔案的共享功能有所欠缺[2]。
1.3 數字化管理技術建設滯后
正如上文所述,各種新興信息化技術的不斷應用,數字化建設所涉及的技術、內容也越來越廣泛。但從醫療檔案管理現狀來看,數字化管理技術建設的情況并不理想,并沒有針對醫療檔案數字化建設開展研發,沒有探究新興信息化技術的引入方案,數字化管理技術建設存在較大的滯后性。
1.4 檔案資料面臨網絡安全隱患
醫療檔案數字化建設持續推進的進程中,在全面提升醫療檔案管理效率的同時,其也在面臨不同程度的安全問題。具體來說,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相應的安全隱患、安全漏洞也會不斷放大,醫療檔案數據庫儲存著海量的信息數據,其所面連的安全隱患正在不斷增大,倘若不能夠針對這些信息數據進行有效的保護,一旦遭受數據竊取、篡改或者刪除等,則會引發嚴重的損失。
2 加強醫療檔案數字化建設的措施與建議
2.1 圍繞數字化建設需求推動軟硬件基礎建設
各種新興信息化技術在檔案管理中的不斷應用,對檔案管理軟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當前醫療檔案軟硬件基礎薄弱的問題,當前首要任務在于圍繞數字化建設需求全面推進軟硬件建設。具體來說,醫療保障局需要充分圍繞醫療檔案管理數字化建設現狀、建設目標、信息技術發展動態,科學合理的更新硬件,在全面提高電腦性能、服務器性能的同時,完善醫療檔案管理相關的設備,實現整個檔案管理過程中高度信息化操作的目標。針對軟件的優化,則需要嘗試進行深入的定制,致力于與軟件開發企業之間進行良好的交流溝通,將在實際使用進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尚需完善的功能反饋給軟件開發企業,與軟件開發企業之間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在定制的基礎上,針對醫療檔案管理軟件進行動態維護、升級,切實提升軟件的擴展性、兼容性[3]。
2.2 數字化標準建設推動醫療檔案共建共享
之所以存在醫療檔案共享功能不足的問題,主要在于數字化標準建設的滯后性,使得各個系統之間缺乏有效的對接,資源共享效果自然也就不夠理想。這就需要綜合參考當前醫療檔案數字化建設的實際情況、發展趨勢,同時與有關部門進行交流溝通,嘗試在軟件、系統方面進行協調,制定醫療檔案數字化的具體規范、標準,同時要能夠有效滿足醫療檔案信息資料的采集、整理、挖掘、檢索、應用等諸多方面的要求。針對醫療檔案數字化標準建設而言,規范、標準的制定,均離不開深入的調研工作,同時需要參考國際規范、通用標注,且需要參考我國檔案管理提出的相應標準,穩步推進醫療檔案數字化標準建設,使得各個系統之間能夠實現無縫對接的目標,進一步促進醫療檔案資源的共建共享。
2.3 基于醫療檔案發展趨勢加強技術研發
“互聯網+”時代是新興信息化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醫療檔案數字化建設理應跟隨信息化技術發展動態,致力于引進各種信息技術,進一步提升醫療檔案管理的效率與質量。從當前信息化技術發展動態來看,利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進行數據庫建設是醫療檔案數字化建設的首要任務,在充分利用現有物理數據庫的同時,全面加大技術研發力度,致力于引進大數據、云計算以及物聯網等新興信息化技術,以此來構建云計算數據庫,利用大數據進行相關數據的整理、收集、樹立,并利用物聯網進行功能的拓展,實現全國范圍內醫療檔案的動態更新。與此同時,數據庫并非簡單局限于醫療檔案的搜集、整理,同時還需要大力推動網絡建設,使得新興信息化技術能夠應用整個醫療衛生系統的共享、互動,相互之間可以進行更好的交流、合作。
2.4 通過數據庫系統加密控制提升安全性
面臨各種潛在的網絡安全隱患,醫療保障局需要充分結合醫療檔案管理數字化建設實際,基于數據庫加密控制來保障系統安全性。一方面,引入數據加密子系統控制模式。在醫療保障局內部建立虛擬網VPN,利用公用網絡進行醫療檔案管理的專用網絡,針對通訊進行有效的加密,同時通過數據包目標地址轉換控制的方式,保障遠程訪問的安全性。針對數據加密子系統控制的應用,需要全面通過服務器、軟硬件的共同控制,才能夠有效保障醫療檔案資源的安全性[4]。另一方面,加強防火墻控制等級。作為有效防控網絡風險的重要手段,防火墻系統的影響重大,醫療保障局應當綜合利用訪問控制、邊界隔離等方案,同時聯動入侵檢測子系統,針對醫療檔案系統網絡進行自動化控制,進一步提升防火墻的控制效果。
3 結語
綜上所述,數字化建設作為醫療檔案管理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數字化建設成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醫療檔案管理的最終質量。醫療檔案管理通過多年的數字化建設,其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包括軟硬件基礎缺失、共享功能欠缺、技術研發滯后以及面臨安全隱患等,導致數字化建設的成果受到制約。這就需要我們引起高度重視,充分結合醫療檔案數字化建設趨勢、信息化技術發展動態,致力于將新興的信息化技術融入到醫療檔案管理工作中來,進一步提升醫療檔案管理的數字化水平、現代化水平。
參考文獻
[1]胡娟娟.新形勢下醫療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優勢及實現途徑[J].智庫時代,2019(26):244+246.
[2]王鳳杰.淺談新病例管理模式下的醫療檔案數字化管理[J].才智,2019(10):212.
[3]陳明喜.醫療檔案信息共享背景下的醫院科研檔案管理[J].辦公室業務,2019(01):126.
[4]張冰冰.探究新病歷管理模式下如何進行醫療檔案數字化管理[J].信息記錄材料,2019,20(0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