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

假設你是一名警探,接到一個女孩的報案。她叫瑪麗,遭到入室強奸。但她表現得與常人想象得不太一樣:很冷靜,沒有痛不欲生,也沒有歇斯底里。綁她的鞋帶是她自己的,威脅她的刀也是她自己的,家里的門窗無破損痕跡,沒有目擊證人……瑪麗的養母打電話給你,說她覺得女兒很奇怪——案發后像個沒事兒人一樣?,旣惖那耙蝗勿B母則對警方表示,瑪麗曾在此前有過一些嘩眾取寵的怪異行為。這次會不會是她的又一次惡作???于是你把瑪麗叫來,又詢問了一遍案情全過程,但她記不清一些細節了。那么,你會不會認為她謊報案情?
美劇《難以置信》中的帕克警探就是這樣認為的。他不僅得出了“女孩在說謊”的結論,還利用誘導和心理暗示的方式,讓女孩承認了這一“事實”。
三年后,帕克接到一個電話,是相鄰城市轄區一個女警探打來的。她告訴帕克,在最近破獲一起連環強奸案之后,她在罪犯的電腦中發現了幾張照片——赤身裸體被綁在床上的瑪麗。據罪犯交代,這是他第一次犯案,本想著自己肯定會被抓,沒想到這案子查著查著就無聲無息了。于是,他又逍遙法外了三年,一再犯案且手法越來越嫻熟。
這個故事是真人真事——Netflix的熱播劇《難以置信》改編自美國的一篇深度新聞報道。
2011年,美國科羅拉多州戈爾登市女警探凱倫接到報案:一名22歲的大學生在深夜被綁架并侵犯,罪犯的行事風格與之前瑪麗的案件如出一轍:從沒關好的門窗溜入,在實施強奸前綁住受害者,之后會讓受害者去浴室清洗……區別只是在于,這一次罪犯仔細檢查了所有可能留下指紋、毛發、體液的地方。
凱倫警探這時還不知道她查的案子是一樁連環強奸案。她只是覺得,抓到罪犯的希望很渺茫?;丶液?,凱倫向丈夫抱怨了案件的情況。巧的是,同為警察的丈夫說在他的轄區也有一起類似的案件,細節幾乎一模一樣。負責那起案件的也是一名女警探,名叫格蕾絲。兩人碰頭并交換了案件信息,驚訝地發現她們所調查的很可能是同一名嫌疑人。
瑪麗的故事作為副線穿插在劇情中,講述在承認“謊報案情”之后,她的生活如何一發不可收拾地走向崩潰。朋友開始嫌棄她,新聞媒體把她的信息發布在網上。最后,瑪麗不僅丟了工作,沒了朋友,沒了住所,還被當地警局告上法庭。一個本該被給予關愛的受害者,竟一步步變成了千夫所指的“罪犯”。
事實上,很多遭受強奸的受害者都會出現創傷后應激障礙。受害者在重復敘述案情時記憶發生偏差,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上У氖牵斠磺卸伎梢杂靡痪洹八谌鲋e”輕而易舉地解釋時,沒多少人愿意花時間、花精力去琢磨。
凱倫警探對待案件的方式是非常值得稱道的。比如,在每次取證、詢問之前,她都會一再向受害者強調:“你如果不想說也可以?!痹谌メt院檢查時,她會反復安撫受害者:“醫生、護士都是專業的,你不必擔心?!钡量瞬欢@些。他只會機械式地、冷冰冰地把強奸案當成普通案件來處理。
案子破了,瑪麗拿到了15萬美元賠償金。可是真相遲到了整整三年,她本該擁有的東西早已丟得所剩無幾。
其實,帕克的不負責任只是表象,根源在于他所處的執法系統對強奸案受害者的忽視和偏見。這不僅再次傷害了受害者,而且導致罪犯繼續犯案。原作報道記載:2008年,瑪麗的案件是帕克轄區警局接到的10起強奸案之一。因為數量較少,刑偵調查分組中并沒有專門負責性犯罪的小組。
編輯:姚志剛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