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明
(甘肅省鎮原縣三岔中學,甘肅 鎮原 744512)
錯題集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自身錯誤的系統匯總,整理錯題是一種高效的復習方法。錯題集具有針對性強的特征,能夠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諸多不足之處記錄下來,減少同類題型或同一知識點的錯誤頻率,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鞏固知識點,從而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錯題集雖然是集合了錯題的匯總,但實際上學生在運用錯題集的過程中,也要有層次地對錯題進行分門別類,從而在錯題集的使用過程中掌握正確解答方法,避免再次進入思考的誤區。作為教師,要教給學生錯題集的使用方法,幫助學生做好知識的總結以及分類,從而提高做題的準確性。
整理錯題集作為一種學習方式,需要學生自己進行知識點的歸納及總結,它對于學生來說能夠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具有唯一適用性。通過整理錯題集,學生能夠完成查缺補漏的工作,而且在整理過程中能夠熟能生巧,不斷通過學習和總結了解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很多學科的知識點較為分散,錯題集的整理能夠讓學生不斷地熟練進行知識訓練,實現強化和鞏固知識的目的。學生在進行整理時,也會了解自己在學習中的薄弱環節,如果一道題一錯再錯的話,學生則要認識到這是自己學習上的盲區,需要進行集中復習和思考,這也是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有效方式,能讓學生迅速找到自己的能力短板,進行針對性學習。
總體來看,學生在構建自己知識體系的過程中,需要龐大的知識信息量以及不斷的訓練。通過錯題集,學生能夠了解自己出錯的原因,構建自我知識體系。學生在運用錯題集及反思問題的同時,也能夠提升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對知識點進行再度消化,通過做錯題集中的題目,提高做題的準確性。
一些學生雖然也有收集錯題的習慣,但是這些錯題并沒有幫助學生實現學習效率的提升。這并不是錯題集不能發揮作用,而是學生在進行錯題選擇時缺乏正確方法的指導。一些學生在做錯題目之后就會直接納入到錯題集中,這就會導致題目針對性不強,做不到分門別類,這種錯題集的訓練方式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要讓學生將這些錯題分門別類,化繁為簡,并在每一道題目后面標注上題目中所涉及的知識點。如果學生只是生硬地對同一道題目進行反復訓練,就很難掌握這類題目的精髓。所以教師要讓學生有選擇地制作自己的錯題集,不能出了錯誤就記錄在錯題集中,要引導學生提高歸納能力,發揮錯題集的真正作用。
高中的很多學科中知識點往往較為煩瑣且復雜,但這些知識之間實際上是存在著一定的規律以及共性的,教師在教學生使用錯題集時,可以讓學生將題目劃分到不同的類型中,從而了解自己在哪部分知識點上存在薄弱的現象,然后再讓學生采取相應的訓練方式進行鞏固,這種訓練方法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整體學習效率,并讓瑣碎的知識點穿成串,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
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任務較為繁重,積累的錯題也會在學習任務增加的同時越積越多,所以學生在使用錯題集進行復習時,教師要注重方法的引導,讓學生將題目的內在規律總結出來,分析自己做錯題的真正原因,然后在錯題集中將同種類型的題目刪掉,進行錯題集的重新整理。這樣經過幾次的更新以及整理之后,學生就能夠對理解薄弱的知識產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對題目的理解也會豁然開朗。這種學習方法也會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及思維能力,讓學生走出思維的誤區,提高錯題集的利用效率。
在使用錯題集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鼓勵學生進行靈活運用。一些學生對于錯題集中的題目會進行反復的訓練,直到答案都記得清楚。此時教師要告訴學生,可對錯題集進行反推式的訓練,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夯實知識點。同時,教師要讓學生對錯題集中的題目多問幾個為什么,了解解題的思路以及方法,而不是進行單純刻板的訓練,要通過錯題集追溯到其所涉及知識點,繞開錯題集中的解題思路進行方法創新,從而實現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整理錯題是知識深化、簡化和系統化的過程,運用錯題集鞏固復習知識點是一種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教師要讓學生將使用錯題集成為自己日常學習中的一種習慣,并且對錯題集進行正確的運用。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原則是“選好錯題、學會分類、厚積薄發、靈活運用”,這樣才能夠發揮出錯題集的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