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聰
吉林財經大學法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共享經濟是指以互聯網等為媒介,服務或者資源通過免費或者付費的方式在參與者之間資源共享的經濟系統。個人征信是指依法設立的征信機構對個人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加工,形成誠信報告并根據客戶需求提供給客戶。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后,李克強總理關于共享經濟回答了中外記者的問題,總理提出共享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經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改變,而這個新事物,在發展中會有利有弊,對于發展中出現的大量負面事件,政府應該在依靠市場的前提下加強監管,引導新事物繼續蓬勃發展。從這可以看出共享經濟對于人們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其存在的問題。共享單車解決了人們“最后一公里”的難題、對構建城市綠色體系起到了積極作用、緩解了交通的壓力。但是,共享單車被大面積損壞、二維碼被刮涂、上私鎖占為己有等問題也折射出我國共享經濟發展的弊端。
在共享經濟整個體系中,互聯網作為媒介,車、商品、服務、資金等剩余資產在人們之間流轉,人們獲得臨時使用權,當使用完畢之后,這些資產會繼續流轉到下一個人手中,無限循環。在這之中,共享平臺為授信人,使用人為受信人,互聯網為媒介。資源在熟人之間相互流轉很普遍,但是在素不相識的授信人與受信人之間如何搭建共享經濟體系,使得資源不會在受信人手里破壞而斷掉之后的傳送鏈呢,那就需要在授信人與受信人之間建立信任評價體系。一度受人們歡迎的ofo“小黃車”被人們大量破壞,資金斷裂導致退押金難,都是個人征信體系不完善的表現。歐美國家共享經濟起步較早,信用體系已經搭建完畢,但是共享經濟在我國屬于一種新生經濟,快速發展的經濟與國民較低的素質之間發展極不平衡,所以才會出現資源頻頻被破壞的現象。如果可以建立信用評價體系,可以對受信人產生威懾力,他們就會對自己的行為產生預判,不會因為一點蠅頭小利被列入不誠信的人群之中。這樣會增加資源的利用率。
完善的個人征信體系不僅能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對于共享經濟這一新興經濟的健康發展也有重要作用。雖然一些共享平臺搭建了自己的征信體系,但是平臺自己搭建的平臺對于受信人的震懾力遠遠不足,被拉黑的受信人可以選擇其他同類型企業,失信成本太低。目前,我國個人征信體系中主要存在以下法律問題:
中國人民銀行的首張個人征信牌照頒發給了百行征信有限公司,這意味著其成為了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的補充,因為一些民間借貸或者網貸的數據,中國人民銀行是覆蓋不到的。通過這一補充,我國信用體系的空白會大大被彌補。由此可知,在整個征信監管體制中,中國人民銀行是領頭者、監管者、被監管者,這意味著其是立法者、執法者、守法者。這種模式會使得監管方面出現大量空白。
目前我國的征信體系是以央行為主導,其派出機構為輔,隨著百行征信有限公司被頒發了第一張個人征信牌照,意味著作為個人征信行業的準入條件也顯現出來。各個征信機構通過對個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記錄而保存了各種個人信息并以此形成他們的數據庫,整理、分析之后提供給客戶,這也就使得各個征信機構相互競爭的基礎就是數據庫中的個人信息,他們拒絕與其他征信機構進行數據分享,因為數據關乎一個機構的前途與金錢,他們害怕其他機構將他們辛苦建立起來的數據泄露出去,也怕其他機構對他們的數據進行毀損,因此,我國目前的個人信息分布較分散,而且還未有一部法律對數據共享進行規制,這就使得整個征信系統不能完整的建立起來。
征信機構在收集個人征信信息時存在如下幾個問題:第一,很多信息的收集并未得到受信人的準許;第二,在所收集的信息中存在著法律不允許收集的個人敏感信息。在現有互聯網體系下,我們在進行各種網上活動時所留下的信息都通過電子數據的方式保存到了共享平臺的數據庫中,有時候并未經過我們允許或者一些敏感信息就這樣的被保存了下來,但是我們卻無法解決。對于這一現狀,我國目前的征信法律體系仍沒有解決方式與途徑,因此,互聯網的現狀與法律的缺失都使得我國個人征信信息的收集不夠規范。
美國的征信體系發展的最為成熟,美國征信市場主要依據的是《公平信用報告法》,之后形成了以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和聯邦貿易委員會兩大監管部門為主,其他部門為輔的格局。這兩個部門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有效的監管,比如制定規章、受理和解決投訴、對違法行為提起訴。通過研究美國的征信體系,我國應該首先制定詳細完備的法律,其次讓各個部門依據法律的規定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進行監管并相互之間進行監管,這樣就會避免央行是立法者、執行者、守法者的尷尬局面。
基于我國目前的國情,應探索建立全國統一的數據中心,完善相關的法律,使得政府、共享平臺、信用服務機構之間的數據能夠進行共享,并且保障各個主體的權益,防止毀損其利益或者數據的事情發生,只有真正實現了有法可依的數據共享,我國征信體系才能夠完整的建立起來。運用大數據等技術不斷完善全國統一的數據庫,滿足多主體、多方面、多層次的需要,讓征信更好的服務于社會。
在進行各種活動時,大量的信息被記錄并保存了下來,有時不僅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甚至還侵犯其財產權。我國應完善有關個人征信信息收集流程的法律,各個主體在收集公民相關信息時,不能一味的讓公民選擇概括性條款來填寫自己的信息,應保障公民的知情權,選擇自己想填并且符合法律規定的信息。除此之外,通過技術設置脫敏裝置,防止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敏感信息誤入他人之手。最后,明確征信機構的法律責任,對于侵犯公民權利的機構,給予相應的懲罰。
在共享經濟蓬勃發展之際,一系列問題噴涌而出,這折射了我國個人征信與快速發展的共享經濟之間的不平衡。本文通過分析共享經濟發展過程中個人征信的重要性以及個人征信體系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完善建議。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各部門之間的相互監督,建立完善的個人征信體系,才能夠使我國的共享經濟繼續更加健康有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