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守旺
北方民族大學,寧夏 銀川 750021
鄉村法律顧問指以推進鄉村法律建設為目的,以鄉村為中心解決鄉村群眾法律問題的專職法律顧問。
關于鄉村法律顧問的實施筆者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寧波法律顧問工作2007年9月起始于余姚,到2011年基本實現了全市一村一法律顧問的全覆蓋。在總結各項試點的基礎上,提出著力落實和推廣鄉村法律顧問六個一制度。即每周一次公共法律服務點值班、每月一次走訪上門、每季度一次村務法律審查、每半年一次法治大講堂、每年一份村法治提升建議報告、每個村一卷工作檔案。根據寧夏201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開展一村一法律顧問工作的實施意見》鄉村法律顧問每月至少到所服務的村累計服務8小時,每季度至少舉辦一次法律講座等。在《鄉村法律顧問制度規范化研究》一文中作者提到,積極完善政府購買鄉村法律顧問服務機制。加快制定政府購買鄉村法律顧問服務的實施條例,明確購買主體、購買內容及目錄及承接主體的資質要求。在財政購買、稅收扶持等方面,完善政府采購鄉村法律顧問服務招標制度,延伸社會為量參與鄉村法律顧問服務鏈條。綜合以上這些試點省份和學術研究都在進行鄉村法律顧問的設置上都有一個相同的做法:這些省份和研究都把鄉村法律顧問定性為一個臨時性、進行定期服務的公益性事業。而這在筆者看來試點做法不僅存在一定很大弊端,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并未深刻認識到鄉村法律顧問對在鄉村經濟法律方面的重要推動作用。而這種做法存在的弊端有以下兩點1、當鄉村發生糾紛時鄉村法律服務在時間上不能準確迅速的到現場及時進行解決,容易使糾紛擴大;2、政府通過政府購買法律服務的方式進行鄉村法律服務,不能真正為鄉村法律服務做出具有價值性的貢獻,更多的是流于來回之間的路程時間和去鄉村做法律服務的形式,同時因為政府把鄉村法律顧問定性為一種公益性事業,通過給予補貼的方式進行法律服務,不能使鄉村法律服務人員留在鄉村,服務鄉村法治。
筆者認為:既然名稱為鄉村法律顧問,就是要把鄉村法律顧問的家安在鄉村,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把鄉村法律顧問不能當做一種公益法律服務來定性,而應該把鄉村法律顧問作為服務鄉村經濟發展的一個常設工作崗位來定性,把鄉村法律顧問設置為鄉村的一個長期性、固定性類似于村干部這樣的一個職位來安排,為了實現鄉村法律顧問的設置,筆者有這樣的思考建議:1.國家可以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在相關法律中將鄉村法律顧問規定為國家的一個法律公務崗位,規定在鄉村以單個行政村為主在每個行政村設置鄉村法律顧問這一崗位。2.每一個鄉村法律顧問崗位通過國家考試來競爭上崗,而參加國家考試的人員范圍可以是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應屆法學專業畢業生、法官、檢察官、公證員、調解員、法學學者。3.鄉村法律顧問的考試分兩個階段,筆試和面試,擇優錄取;在試題設置方面,因為鄉村法律顧問的主要服務對象以鄉村群眾為主,并且鄉村糾紛以民事糾紛、刑事糾紛、行政糾紛、商事糾紛為主,所以在兩個階段的考試中試題設置可以以這四種方向為主進行出題,擇優錄取,同時在招錄階段中應該注意優先錄取戶籍地在鄉村報考的考生,因為鄉村報考考生從小生活在鄉村,對鄉村處理事情的方法和存在的問題有比較清楚的認識,更加有助于法律在鄉村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4.在鄉村法律顧問的薪酬問題方面,因為是通過國家法定考試層層選拔獲得國家法定工作職位,所以應該以當地正常的公務員薪酬來發放,由縣級人民法院為鄉村法律顧問繳納五險一金,又因為工作地點在鄉村,條件比較艱苦,所以給予鄉村法律顧問每月1000元—1500元的伙食和交通補助費用。5.在辦公地點方面,因為當下我國行政村實現了村委會辦公地點的全覆蓋,可以把鄉村法律顧問的辦公場所設置在鄉村村委會,這樣既節省了專門為修建鄉村法律顧問辦公地點的經費,同時這樣加強鄉村法律顧問和基層鄉村干部的聯系,方便二者進行工作。6.在鄉村法律顧問的領導和監督問題上,因為鄉村法律顧問本質上仍屬于司法的范疇,鄉村法律糾紛的解決以司法為主,所以,鄉村法律顧問應該歸屬于縣級人民法院直接管轄,由縣級人民法院進行監督和管理,這樣的安排,也是為了使鄉村法律服務避免行政干預,實現司法獨立的一個體現。
鄉村法律顧問的建設是符合當下建設鄉村經濟發展政策的要求,讓鄉村法律顧問這一提議盡快的落實,實現鄉村法律顧問在中國每一個行政村的覆蓋,積極有效的維護鄉村群眾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