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博
吉林坤山律師事務所,吉林 長春 130000
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世界經濟的結構和形態,信息技術演變預示著高科技時代的到來對各國經濟的影響重大。民商法在原有的基礎上應該以更開放更務實的原則服務廣大人民,總而言之,民商法應該結合時代的特征、順應時代的發展。目前我國民商法還不健全,應該進行創新性改革,雖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還需要繼續創新發展。
在傳統的交易過程中,交易安全性較高,基本不會引發信息或者資金安全問題,即使有第三方掌握了交易主體信息,也不會對后續的交易產生影響[1]。因此,傳統的民商法對安全性交易的規定還不夠嚴格。在互聯網時代,對民商法交易安全方面的要求更為嚴格,應該依據各種不同類型的網絡環境建立明確的安全規范條款,保證交易過程的嚴密性和安全性,防止交易信息的泄露。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經濟全球化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趨勢,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促進了全球經濟貿易。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易都依托于網絡技術。民商參與主體可以在網絡環境內部進行民商行為,獲取交易信息。
民商活動存在于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的生活中更離不開各種交易活動。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下,各種依托于網絡的交易形式涌現,網絡交易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便利,同時也存在一些安全隱患。在交易過程中,交易安全是交易活動的基礎,保證了交易安全才會后續的交易活動[2]。在高科技時代,網絡交易的安全問題受到持續的關注,相較于傳統的交易方式,網絡交易存在不穩定性,安全隱患較多,安全問題的出現就凸顯出民商法創新改革的必要性。
傳統民商法的基本原則就是公平、安全以及效益,在民商法體系中,公平是尤為重要的一個層面,具備雙重價值標準,即目標性價值標準以及工具性價值標準[3]。無論我們處在什么時代,公平始終都是民商法的第一要義。但是,時代在不斷進步,互聯網技術的全面發展給我國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因此民商法也應該跟隨時代的腳步不斷進行更新和創新。高科技時代背景下,民商法的基礎價值就是效益,企業的目標就是保證利益的最大化,每個理性經濟人追求的目標都是利益最大化,而獲得利益的前提就是安全,企業必須持續經營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每個個體也是如此。民商法中,安全和效益存在沖突。在互聯網背景下,大量的信息以及多種交易形式的涌現中和了效益與安全的沖突,時代不管如何發展,民商法始終都要貫徹公平公正的原則。
民商法在建立初期的原則就是堅持民主和公平,但處在這個高科技時代,只求民主和平等已經適應不了時代的發展,應該在公平和民主的基礎上關注效益和安全兩個因素[4]。民商法在高科技時代更應該堅持自治原則,從根本上維護企業和消費者良好的交易環境。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得我們的周圍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這些信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信息的傳遞需要借助互聯網技術,民商法需要保證廣大人民對信息安全的要求。除此之外,網絡交易越來越普遍,網絡交易的安全性不如傳統交易,這也是民商法在完善過程中面臨的挑戰。
隨著高科技時代的來臨,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社會生產方式的改變導致我們對民商法的要求也變高,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民商法必須進行創新改革,增加民商法的調整對象。互聯網交易具有虛擬性,民商法除了對主體進行規范之外還要對虛擬主體進行約束,創造更安全的網絡交易環境,確保交易雙方的交易安全。
在高科技時代的背景下,民商法的創新改革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民商法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不容小覷。民商法的創新改革要順應時代的潮流,真正體現民商法的價值,保證交易雙方處在良好的交易環境中,促進我國經濟的良性發展,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