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建勇
廣西扶綏縣監察委員會,廣西 扶綏 532100
隨著掃黑除惡行動的進展,以及國家對違法亂紀行為打擊力度的提升,調查訊問的壓力逐漸加大。傳統的調查訊問方法,具有一定難度,效率較低,有效性差。有研究指出,將心理咨詢方法應用到調查訊問的過程中,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可見,為凈化社會環境,有必要對心理咨詢方法的應用問題進行研究。
常用的心理咨詢方法,包括陽性強化法、系統脫敏法、厭惡療法、模仿與示范法、認知行為療法等。不同方法的特點如下:(1)陽性強化法:行為主義認為,行為由后天習得。為建立及保持某種行為,可通過獎勵的方式,給予陽性強化。為減少某種行為,則需給予漠視[1]。(2)系統脫敏法:該方法強調將能夠引起微弱焦慮的刺激,反復暴露于對象面前,叮囑對象通過放松的方式,減輕對抗行為。(3)厭惡療法:該方法強調在對象出現不適行為時,施加某種刺激,使其不得不中止行為。(4)模仿與示范法:該方法包括象征性示范、角色扮演、參與示范等多種。利用上述措施進行調查訊問,可激發對象的記憶,增加訊問所獲得的信息量。(5)認知行為療法:認知行為療法,包括合理情緒法、認知療法、認知行為矯正法三種。以合理情緒法為例,該方法強調情緒與不良行為并非由外部誘發事件所導致,而由個體對事件的評價有關[2]。將上述心理咨詢方法應用到調查訊問中,可使調查訊問方法得到優化,提高工作效率。
調查訊問過程中,可利用陽性強化法,使訊問對象的不依從及不配合行為得到糾正。具體應用方法如下:(1)明確靶目標:應首先明確調查訊問的目的,以及需要獲得的信息,以之為基礎,展開調查訊問工作。(2)監控靶行為:當訊問對象的回答與靶目標一致,可為調查訊問工作提供相應信息時,應及時對其進行強化。例如:可通過微笑、點頭等方式,強化其行為。反之,如對象的回答與靶目標不一致,則應以冷漠的態度對待,使類似行為得以減少。
調查訊問過程中,同樣可利用系統脫敏法展開工作,使訊問對象能夠逐漸放松,配合有關人員進行調查。例如:當對“貪污”問題進行調查訊問時,訊問對象談及資金來源、相關人員、資金去向等問題,均會出現焦慮、緊張的情緒。針對此類問題,工作人員可以以良好的態度,一一對各問題進行訊問,首先訊問其有無收取小額資金的行為,使其逐漸放松,最終配合有關人員回答關鍵問題。采用上述方式進行調查訊問,能夠有效降低調查訊問的難度,提高工作效率。
將厭惡療法應用到調查訊問中,同樣能夠達到提高調查訊問水平的目的。厭惡療法的應用方法如下:(1)確定靶目標:有關人員應將本次調查訊問需要獲得的信息作為靶目標,展開調查訊問工作。(2)厭惡刺激:當訊問對象顧左右而言他,主觀故意轉移話題時,工作人員可通過咳嗽的方式,給予厭惡刺激,使類似行為得以減少。當訊問對象的回答與靶目標一致時,則無需給予厭惡刺激,以使訊問對象的類似行為得以增加,提升調查訊問工作的執行效率。
應用模仿與示范法進行調查訊問,有助于調動訊問對象的記憶力,使其能夠逐漸回想起相應場景,降低調查訊問難度。例如:當要求“行賄者”回憶“行賄”場景時,由一位工作人員可扮演“受賄者”,模擬相應的場景(如:家庭、辦公室、餐廳等),由其余工作人員分別按照場景扮演不同人員,對行賄場景進行模擬。需要自“行賄”與“受賄者”產生聯系開始,至兩者失去聯系結束,演繹相應的場景,以獲取充分的證據與信息,提高調查訊問的工作效率。
除應用以上方法外,認知行為療法的應用,對調查訊問工作水平的提升,同樣具有重要價值。調查訊問過程中,有關人員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強調不良行為對自身、社會、集體乃至家庭的危害,逐漸打動訊問對象,使其能夠為工作人員提供準確的信息。此外,有關人員還可通過“擺事實”、“講證據”、“講述案例”的方式,提醒訊問對象如實回答問題。采用上述方法展開調查訊問工作,能夠提高訊問對象回答問題的主動性,降低工作難度。
綜上所述,本文對心理咨詢方法在調查訊問中運用問題的研究,為調查訊問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助于降低訊問難度,且能夠使案件的處理效率得到提升,應用價值值得肯定。未來,建議有關領域主動對陽性強化法、系統脫敏法、厭惡療法、模仿與示范法、認知行為療法等進行應用,提高調查訊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