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濤
廈門市同安區人民法院,福建 廈門 361100
我們知道,金融資產是所有能夠在有組織的金融市場中展開交易、有實際價格與未來價格的金融工具。金融工具對持有人員而言才可以叫作金融資產,可是在平時習慣上,經常被模糊化,這部分金融工具一些時候會被直接叫作金融資產。伴隨人們經濟收益的持續提升,開始追尋收益較高的投資方法,因此金融資產持有比重提升,可是收益和風險同行。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金融資產案件在持續增加,在現如今的法制建設中,有很多案件進入了司法程序。可是也面臨著多勝訴后難實施的情況,雖然相關法律制度對金融資產案件強制執行制定了很多規定與要求,可是僅僅為原則上的問題,在操作方面不益于執行,造成金融資產案件強制自行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案件實施看起來需要在行政部門的幫助下實現,可是在法院這一司法機關中,比較傾向于的是其審理案件與處理糾紛、定罪等方面的職能,難以把執行工作進行得更加徹底,易于使人出現怠工與執行毫無秩序的感覺,特別是在金融資產案件中,數額很大,主體和一般民事案件主體有很大的差異性,執行起來有相當大的難度。誠然,當事人會合理使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可是當勝訴以后,牽扯到自身權利與金融利益時就不能有效落實,因此產生了多勝訴,執行困難的局面。信息不流暢,造成金融資產案件執行過程中發生了被執行人不好找,財產找不到,協助執行人找不到等尷尬情況產生,使當事人即便有法律文書也不知該怎么做,為執行帶來了困難。
首先,針對金融資產案件執行類型多的問題來說。在國際經濟核算體系之中將金融資產類型劃分一般涵蓋了庫存現金與應收賬款、貸款與應收票據、股權投資等,在現實中發生的金融資產案件執行有借款糾紛案件、合同糾紛案件、票據糾紛案件等,類型多樣,同時表現出了非常嚴格的專業性。伴隨社會經濟結構的持續調節,被不良金融資產的產生、金融債權目標難以實現、非法集資現象發生等因素所影響,金融機構貸款等方面也發生了各種危機,與此同時,通常自然人與企業對金融專業知識知之甚少,因此很多金融資產案件步入司法程序。其次,執行標數額較大。通常牽扯到了金融案件所出現的業務標的額度較大,這就導致在引發糾紛自行案件標的數額也很大,與此同時標的數額越大的案件,對被執行人與金融機構影響越大。
法院執行實質為強制性,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執行,不具備強制性作為保障,執行工作很難正常開展下去。在民事訴訟法之中,對于拒絕履行的被執行人需要采用強制性手段與舉措,如此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執行人在接收到執行報告以后轉移或者隱藏財產的情況出現,避免當事人金融資產再一次損失,可是法律規章中并未深入具體說明,讓各級法院在金融資產案件執行階段對于強制性舉措不清不楚。
金融資產案件無論是從審理方面還是從執行方面來看,均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可是被重審判與輕執行所影響,法院會把能力比較強的、專業知識掌握好的人員分配到審判庭,而執行程序人員,專業水平比較低,同時專業知識掌握不熟練,大多是做資產查找等比較簡單的工作,無法對被執行人的財產信息做深入調查,執行人員慢慢喪失了工作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責任意識減退,難以實現執行人員切身利益,構成金融案件執行效率與執行水平低的循環。部分執行部門在執行過程中,方案不詳細,程序不全,執行活動過程中發生違法行為,部分人脈網關系深,在正式執行的時候不能確保當事人權益。
目前比較強調把執行權交于統一的執行機構,從法院權力結構里面劃分出來,此乃解決執行困難的關鍵路徑。執行機構獨立性也可獲得大大提升,地位提高,作用越趨顯著,可是還是無法防止執行權被包含在司法權中,審執分離不到位,導致執行工作混淆,效率不高等不良現象發生。針對金融資產案件而言,當事人比較注重把資金追回,將自己的經濟損失降到最小,可是僅僅持有一個法律文書,執行不當,權益同樣無法保證,因此不但一般的民事案件需要把審執權分開,標額大的金融資產執行問題也是亟待解決的。
在以往的執行理念中,除去對被執行人房產與車輛等財產的執行外,最核心的就是查找被執行人銀行存款。與別的財產處理比較而言,執行存款執行效率較高,同時成本低。可是,伴隨金融機構競爭的不斷加深,金融產品多不勝數。二則,伴隨理財知識的不斷普及和人們理財意識的提升,很多客戶把財產用來購買多種金融產品來投資,比較常見的就是證券與銀行理財產品。現實生活中,投資方法還涵蓋了貴金屬與外匯等。執行立法和實踐無法和金融產品同步。所以,不管是列舉主動立法,還是實務問題發現以后被動應付,均非處理問題的方式。重點就是轉變理念,執行理念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第一個需要轉變的就是查詢理念。
根據益于執行這一角度著手,審判權和執行權分離的改革同樣是把執行權在法院內部分離,與此同時,只有改革趨勢明確下來,才可以開啟強制性執行法的擬定。根據最根本而言,強制性執法的擬定,實則是從根源上處理金融資產案件執行困難問題的重要方法與對策。倘若有一套非常詳細且具體的系統化的立法,在這一基礎之上再規范司法解釋,根據執行的要求與法律依據而言,需要努力做到有法可依與強制性執行立法是十分重要的。在過去的金融案件執行階段,銀行在查找被執行人賬戶中,僅能看到開戶行信息,同時真實性得不到保證,不能及時防止被執行人發生違法行為。而網絡查控出現以后,固定金融機構經過最高法院與銀行監督管理委員會專線進行對接,可以使金融資產案件執行規范進行。
法院應當注重金融資產案件后期執行工作,優質的職業操守是選擇司法人員的必要條件,根據執行團隊選擇的根源,關注團隊綜合素養與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程度,持續加強隊伍意識,持續提升執行人員道德素養,嚴禁歪風邪氣出現。強化金融資產案件執行工作人員業務能力,累積金融知識,提升工作主動性,實事求是,精益求精,全面思考當事人合法權益,使人們找到歸屬感,如此不但可以提升金融資產案件執行水平,還可以樹立權威。
以上所言,對于現階段金融資產案件執行困難的情況,不單單需要國家有關法律規章制度進一步完善和健全,與此同時還需要相關債務人員和企業樹立誠信這一理念,構建社會誠信機制,并且金融資產管理單位也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與市場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