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貝貝
西安文理學院化學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5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通過學習科學技術文化、專業技能、理論知識、思想道德等知識,對于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國家培養的高素質人才,對于社會的發展起著良好的推動作用。但是目前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依然有限制,經濟的地區不平衡導致許多地區的學生生活條件一般,甚至許多學生家庭承受著非常巨大的經濟壓力。雖然高等學校不乏貧困資助、幫扶手段、獎學金等,但是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卻仍然有許多貧困學生的情況受到忽視,沒有得到應有的資助,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提出了精準扶貧的戰略思想,這是我國新時期開展扶貧工作的重要指導,并且,將“精準扶貧”的思想理念引進高等教學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中,這是幫助貧困大學生實現“精準資助”的重要舉措。
精準扶貧政策的推行,給予了大學生精準資助工作的指導,在這一政策的推動下,高等學校貧困生的評定工作與識別工作,即資助的精準性問題成為大學生資助工作考慮的重點內容。在政策推行的過程中,學校要建立完善的經濟困難認證體系,完善貧困生認定的具體條例辦法,僅僅靠學生自己填寫的申請表在教師并沒有完全了解學生的真實家庭狀況下做出的資助決定是缺乏真實依據的,也缺乏真實性,所以學校必須要改進制度,不斷完善學校的貧困生認定體系,通過電話、家訪等形式了解貧困生家庭的真實情況,進一步觀察全面了解,對于學生的家庭經濟情況給予準確的把握,科學的掌握,防止出現一些學生渾水摸魚利用漏洞的問題出現。并且學校對在校學生的家庭困難程度的識別也要動態觀察,對于突發困難情況也要給予正確的把握,對于困難已經得到解決或者緩解的要及時得到反饋,使得大學生的困難認定更加精細化,為學生提供更加精準的資助,也使得高校的資助工作評價體系能夠更加完善。
在大學中,不同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其經濟發展、文化背景、思想理念方面都有所差異,對于來自不同地區的貧困生在資助方面也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取“差異化”的資助方式,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扶貧工作。給予不同學生相應的困難等級評定,并根據評定結果發放資助金,確保殘疾學生、低保家庭、因災至貧家庭的貧困生能夠享受到保障性資助;對于家庭貧困至無力上交學費的家庭,可以幫助學生家庭進行貸款;對于單親家庭的孩子,學校應該在經濟上對學生給予更多的照顧,為學生提供一些兼職和就業崗位,幫助學生在大學勤工儉學、自立自強、自給自足;對于那些成績優秀但家庭條件一般的學生學校應該大力支持并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學習,通過優秀的成績獲取國家勵志獎學金以及校級獎學金、國家獎學金等等,通過這些不同的措施,給不同情況、不同困難程度的學生予以資助。
高等學校的貧困生精準資助工作最終都是由貧困評定工作小組進行決定的,所以,評定工作小組內部成員的思想觀念教育一定要著重重視,要保證小組成員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是正確正義的,在評定工作的工程中保持絕對的公平客觀,能夠與貧困學生進行嚴謹細致的溝通,了解清楚貧困生家庭的真實狀況,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另外,對于評定工作小組的成員也要進行定期的業務培訓,熟練掌握工作的理論條例和工作規章,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保障扶貧工作的順利開展以及后期工作發展,在客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貧困同學的家庭進行走訪調查進行進一步詳盡細致的了解,獲取真實的家庭信息,提升精準扶貧的精準力度。
高校應該開展誠信主題教育活動,以便貧困學生能夠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念,也便于確保扶貧工作能夠順利準確的展開。在活動中,貫穿中國儒家思想關于誠信的理念,向大學生傳遞誠信做人的思想,在他們的心中形成誠信的理念。在做扶貧工作時,應確保學生將誠信的思想內化,依照自身真實情況填寫貧困申請資料,做的思想與行動的統一。在遞交關于貧困認定資料的時候,向班級工作小組如實反應情況,不欺瞞,不造作。這樣,既能減輕班級的工作量,又能有效的幫助到真正需要幫助的同學,達到扶貧準確的效果。
在高等學校接受教育的期間,成績優異但家庭狀況一般的學生可以努力爭取國家勵志獎學金的獎項,通過自身的努力為自己獲取所需要的物質包括金錢等方面,從而激發學生的勵志思想,讓學生更加努力學習,樹立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從而為國家和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另外,學校還要加強對學生的感恩教育思想,通過開展感恩教育方面的主體活動,讓學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學校、感恩社會、感恩國家,給予了學生學習、生活、健康成長的環境,讓學生心懷感恩,傳遞溫暖,將來步入社會也是一個可以為他人無私奉獻的好公民。
最后,是要樹立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學校開展的扶貧工作,學生要做到如實反應自身的真實情況,不要因為追求面子而有所隱瞞,也不要因為貪戀錢財而謊報誤報。學校設立扶貧名額為的就是幫助那些家庭真正貧困的孩子能夠繼續學習,不為生活困擾,隱瞞不報或是謊報誤報都有悖于設立扶貧工作的理念。進一步實現公平教育,也是其設立的原因之一。為家庭真正貧困的孩子減輕生活負擔,而那些真正獲得助學金待遇的學生,更要珍惜這一份助學金,將其真正用到自己的難處上。永遠不要以為這是理所當然,端正自己的態度和思想觀念,感恩這一份惠贈,以期更好的回報這個社會。
在精準扶貧政策的推動下,高校大學生的扶貧工作有了很大的進展,但是在一些問題上仍然有著很多的疏忽,例如高校貧困生評定標準存在主觀性問題,證明材料缺乏真實性問題,評定規則與標準原則不完善等。這些問題對于高校大學生精準資助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扶貧工作的展開必須要契合時代發展的背景和要求,確定精準資助的發展路徑,通過一系列科學的資助方法開展大學生扶貧工作,完善高校的貧困資助制度體系并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促進大學生在高校不僅可以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健康成長,更能夠掌握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