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倍鑫
第三次大選、黨內初選、個人官司,重重壓力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12日宣布,明年1月1日前,他將辭去兼任的所有部長職務。不過,他仍打算繼續擔任總理。
據《耶路撒冷郵報》報道,目前,內塔尼亞胡除了是總理,還兼任衛生部長、社會福利部長、外交部長、代理農業部長。然而,以色列總檢察長曼德爾卜利特11月21日正式起訴內塔尼亞胡,指控他受賄、欺詐和背信。接著,非政府組織“質量政府運動”向最高法院提交請愿書,要求內塔尼亞胡下臺,包括辭去其他部長職務。根據以色列法律,總理受到指控并非必須下臺,但包括部長在內的政府官員遭到起訴時必須辭職。
此外,由于以色列各黨派未能在12日凌晨前達成組閣協議,以色列一年內被迫三次改選議會。第三次大選預計將于明年3月2日舉行。藍白黨領導人之一亞伊爾·拉皮德表示,舉行第三次選舉的原因在于內塔尼亞胡“受賄、欺詐和背信”。對此,內塔尼亞胡抨擊藍白黨只是想“在恐怖分子支持下建立一個少數黨政府”“將新的選舉強加給我們”。
根據當地媒體10日進行的民調,藍白黨或在下一次大選奪得議會120席中的37席,以4席力壓利庫德集團。但兩黨或都難以尋找足夠的盟友組成多數派政府,導致政局繼續不明朗。以色列《今日以色列報》(Hayom)的一名評論員甚至說,“第四次大選已經清晰可見,時間是2020年9月初的某一天”。
作為以色列在位時間最長的總理,內塔尼亞胡還面臨著黨內領導力的挑戰。據以色列《國土報》報道,12月26日利庫德集團將進行黨內領導人初選。內塔尼亞胡的競爭對手吉德翁·薩爾11日稱,國家需要轉向,要結束持續已久的政治危機,組建一個強大的政府,讓以色列人民團結起來。
分析認為,由于新政府尚未選出,以色列一些重要部門的預算暫停,勢必影響以色列的經濟發展和民生。法新社表示,新選舉在以色列民眾當中極不受歡迎,他們對政治精英階層的憤怒和失望情緒在攀升。▲
環球時報20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