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丹
初心如炬,使命為旗。宣傳思想文化戰線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以守正創新作為新方位新坐標,立足鹽城實際,傳承弘揚新四軍鐵軍精神,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將初心變成恒心,把使命視作生命,推動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強起來、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強起來。
緊跟核心,以新思想定向領航
時間石壁上的印記,都是從原點出發的足跡。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只有理論上清醒才能有政治上清醒,只有理論上堅定才能有政治上堅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是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最重要的政治責任,是必須堅持不懈抓好的重大任務。守初心、擔使命,必須持續推動學習新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確保理論學習有收獲,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提升學習成效。理論是行動的先導。作為黨的喉舌,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必須進一步完善學習機制,深入推進黨委(黨組)中心組“四巡”制度,以聽督學、以講導學、以查強學、以考促學,積極打造中心組學習示范點。通過印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應知應會》學習手冊、舉行學習新思想知識測試等形式,推動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帶頭學、及時學、系統學、深入學。
深入基層宣講。通過舉辦“新思想我來講”理論微故事和文藝化系列宣講大賽,推動理論宣講十支分隊專業講,百名宣傳思想文化系統班子成員帶頭講,千名“百姓名嘴”基層講。在此基礎上,選好用好理論骨干、政工人員、大學生村官、模范典型和老干部老教師老黨員等各類宣講資源,通過評選“十大百姓名嘴”“十佳社科理論名家”,試點建設“十大理論名嘴”工作室,推動群眾講、基層講、多形式講,實現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持續解放思想。堅持用新思想武裝頭腦,持續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堅決破除與新思想不相適應的思維定式和路徑依賴,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在統一思想中把準方向,以思想大解放引領發展高質量。用好輿論陣地,“報網微端”各類媒體全員齊上,辦好專版專欄和專題節目。舉辦高質量發展論壇、社科理論界研討會、解放思想專題學習會等,覆蓋更多領域,推動更多干群參與討論。邀請專家學者、民營企業家代表等各條戰線大膽探索的先進典型,講課講學傳經送寶,掀起頭腦風暴。通過市長熱線、網絡問政平臺、媒體民生欄目、發放調查問卷等多種渠道,廣泛聽取百姓群眾,特別是市場主體、服務對象的意見建議,及時掌握群眾所思所想所盼所愿。
錘煉紅心,傳承鐵軍精神
有人因為相信而看見,有人因為看見而相信。鐵軍精神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脈相承,和雨花精神、恩來精神、淮海戰役精神同根同源,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鹽城是新四軍重建軍部所在地,有128個烈士命名鎮村、248處紅色遺存、98個市級以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是鹽城最鮮明的底色。賡續紅色基因,接續鐵軍傳承,是激勵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堅守初心、履行使命的動力之源。
講好鐵軍故事。開展“新四軍鐵軍精神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學術征文活動,邀請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七研究部、江蘇省委宣傳部、光明日報社、江蘇省委黨史辦等部門,組織開展專題理論研討會,發布研究成果,深入挖掘鐵軍精神的科學內涵和時代價值。發揮鹽城市政府社科基金的導向作用,加強與國家、江蘇省社科規劃機構的協作聯系,合作設立鐵軍精神研究專項,引導社科界深入研究闡述鐵軍精神。通過組織開展“烈士命名鎮村行”采訪采風、“傳承鐵軍精神,建設美好家園”主題宣講等活動,走進烈士紀念設施、鎮村宣傳文化陣地、學校軍營機關,講述革命先烈事跡,激勵和引導廣大干群追尋紅色印記,弘揚鐵軍精神,傳承紅色信仰,牢記使命擔當。加快新四軍紀念館改造提升步伐,將之打造成為全國新四軍題材館核心基地、全國一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全國鐵軍精神研究中心。
講好鹽城故事。講述普通群眾的偉大奮斗和火熱生活,講述鹽城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踐行的“兩海兩綠”路徑,講述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鹽城的巨大變遷和嶄新面貌,在直接感受鹽城發展中堅定信念提振信心。打造城市標識,抓取新時代鹽城涌現的生動故事、鮮活人物,運用淮劇、雜技、農民畫、瓷刻、鹽雕等鹽城特色視覺符號和丹頂鶴、麋鹿等鹽城生態文明標識,采用融通中外的表達,傳遞城市精神。
講好中國故事。既利用好傳統的紙質媒體,也利用好新興的視覺技術和先進的制作手段,更加直觀生動地講好中國故事,讓廣大群眾更愿意看,更容易看懂。廣泛開展“我與祖國共成長”教育實踐活動,尋訪與新中國共成長的老戰士、老同志、老模范、老教師,弘揚愛國奮斗精神。積極開展“共話祖國好,奮進新時代”等主題宣講,用真情實感和質樸語言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講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更好地向廣大群眾介紹新時代的中國,更好地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緊貼民心,豐富文化供給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不忘初心,就是立足坐標原點,始終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己任;牢記使命,就是放大投射半徑,不斷提供豐富的精神文化產品。
創作文藝精品。圍繞構筑文藝精品創作高地,精心制訂實施三年行動計劃。積極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和文藝志愿服務活動,以現實題材創作為重點,完善機制體制,創作一批藝術精品。重點抓好《小城》《送你過江》《十品半村官》等重點劇目的打磨提升,演繹好《鶴魂》等經典劇目,制作拍攝魯藝題材情景劇。總結推廣獲得國家文華大獎的《小鎮》的創作經驗,放大戲劇創作“鹽城現象”,通過召開創作題材規劃會、劇本研討會、通稿會、評審會,落實激勵政策,強化梯隊建設,進一步完善戲曲創作專業人員有機構、兼職人員有補助、業余人員有獎勵、后備人才有“編制”的“四有”人才保障機制。
豐富精神供給。緊緊圍繞惠民、育民、樂民,常態化開展文化進萬家、送歡樂下基層、文藝志愿服務等活動。積極開展“文化預約”,通過搭建電話、網絡等多樣預約平臺,建設百姓小舞臺、文化廣場等文化預約服務陣地,聘請鎮區宣傳委員、村級文化員、文化志愿服務者作為文化預約服務聯絡員,設立市縣鎮村四級文化預約服務點開展服務。組織開展“戲曲進校園”“送戲下鄉”“鹽瀆大舞臺在基層”等惠民活動,并利用廣播、電視、微信公眾號、政府網站等多種媒體及時加以宣傳推廣,確保全市每年送戲2000場次、送展覽200場次、送電影22000場次以上。
建強文化陣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基本實現市、縣(市、區)有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鄉鎮街道有綜合文化站,村和社區有文化活動陣地的目標,推進縣級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建設,實現鎮級圖書館分館全覆蓋,高質量全面建成2214個村(社區)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完善中國海鹽博物館改造提升后續工程,加快實施鹽城市美術館、江蘇淮劇博物館等場館展陳提升工作。加強農家書屋建設,以全民閱讀“十百千萬”工程為重點,在全市培樹10個知名閱讀品牌、培植100家有影響的閱讀組織、培育1000名常年活躍城鄉的閱讀推廣人,開展10000場全民閱讀活動,提升價值引領能力。
凝聚人心,保持戰略定力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面對改革進入深水區不斷疊加的風險隱患,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帶來的不穩定不確定形勢,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以“書記抓”為導向“抓書記”,將各級黨組織每年研究意識形態工作不少于兩次的要求,納入全年工作目標,并現場評議打分,強化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帶頭管陣地、把導向。根據當前網絡意識形態的新要求,將意識形態責任制工作納入各級黨校主體班教學,納入黨員冬訓、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帶頭上好意識形態專題培訓課程。在縣(市、區)推行簽訂意識形態工作責任狀,同時推動將意識形態工作情況納入執行黨的紀律監督檢查范圍,納入干部考核和年終目標任務考核,逐級壓實責任。夯實基層基礎,全面推廣村(居)宣傳文化管理員制度,明確年度責任目標,將意識形態工作延伸到基層。在此基礎上,推動各地通過招募、配備或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推行配備文化大院院長、文明網格員等做法,切實解決基層人手不足的癥結。
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加大《鹽城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的宣傳和施行力度,讓崇德向善成為社會主旋律。大力培育宣傳關愛道德典型。策劃實施各類先進典型“為文明代言”活動,推動“好人園”“好人館”“好人一條街”“好人廣場”等在縣(市、區)全覆蓋,善行義舉榜在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全覆蓋,讓道德典型的先進事跡隨處可見、隨時可學。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以“扣好人生第一??圩印睘橹黝},大力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持續深化“童”字系列美育活動、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推進城市文明十大提升工程,實施百項創建為民辦實事項目,不斷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強化文明實踐。扎實抓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統籌運用現有基層公共服務陣地資源,打造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服務和體育服務平臺,整合各方力量組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因地制宜開展文明實踐活動。
壯大主流社會輿論。堅持黨管媒體,黨管一切媒體,以正面宣傳為主,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化新聞戰線“走轉改”活動,圍繞宣傳新思想在鹽城落地生根的生動實踐,把更多的鏡頭、更多的版面留給默默奉獻的奮進者、干事創業的搏擊者、敢于創新的擔當者。提升輿論引導能力,樹立大局觀念,健全多方聯動的運作機制和工作體系。加強新聞發言人制度建設,提高新聞發布水平,主動準確做好信息發布和政策解讀。推進縣級媒體中心建設,加快鹽阜大眾報報業集團全媒體指揮中心和鹽城廣播電視總臺融媒體平臺建設,努力構建適應融媒體生產的“策采編發”網絡和流程,加快建設新型主流媒體。清朗網絡空間,推動互聯網從“最大變量”轉化為“最大增量”。
砥礪本心,鍛鑄宣傳鐵軍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標準,在牢記初心踐行使命的征途中,著力提升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以“賽馬”來“相馬”,以“練兵”樹“標兵”,積極推進自我革命,著力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高素質隊伍。
對標對表找差距。圍繞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新使命找差距,深入學習宣傳《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做好專題培訓,制定實施辦法,規范工作制度,完善運行體系,著力推動解決基層力量薄弱、工作陣地弱化等突出問題。圍繞“融入長三角、建設新鹽城,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蘇北蘇中前列”新的方位坐標找差距,對標先進地區,對標接軌上海、開放沿海,列出學習對象學習項目,深入開展“查短板,補不足”大討論,逐條梳理、逐項排查,形成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有針對性地抓好整改提升。圍繞高標準嚴要求推動主題教育找差距,切實以主題教育凝聚人心、匯集力量,引領和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改革創新,把黨員干部在主題教育中煥發出來的熱情干勁轉化為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實際行動。
增強“四力”提素養。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要求,廣泛開展百名宣傳思想文化干部掛鉤百個烈士命名鎮村活動,舉辦“新思想我來講”宣傳委員大練兵,增強腳力,把戰場選擇在一線,把考場定點在一線,把現場推進到一線,讓烈士命名鎮村成為砥礪本心的課堂。通過宣傳文化系統讀書競賽、宣傳思想文化品牌案例解析等活動,增強眼力,不斷淬煉觀察力和判斷力。通過開展十場微培訓、評選十大創新項目等活動,增強腦力,強化系統思維和創新思維。通過開展“我身邊的鐵軍故事”采訪采風,舉辦“傳承紅色基因,切實增強‘四力”主題征文等活動,增強筆力,練就妙筆書寫新時代。
改進作風抓落實。從文件到文件,那叫發出,從文件到行動,才叫出發。宣傳思想工作是在頭腦里搞風暴,更加需要扎實作風務實行動。必須以釘釘子的精神,把虛功做實,把各項部署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與群眾生產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隔空診脈”,不當“睜眼瞎”,不做“稻草人”,用腳步丈量責任,在一線展示作為,解決好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服務群眾“最后一步路”的具體問題。力戒口頭落實、表面落實、紙面落實,對明確了的項目和任務,堅持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一環緊著一環扣、一錘接著一錘敲、一步接著一步走,堅持不懈抓下去,善始善終、善作善成。
(作者系中共鹽城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
責任編輯: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