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文笑
摘 要:高等學校建設中,內部控制工作開展不僅與校內管理工作需求相符,還能維持高校的合理化運行,特別在高校運行期間對其風險的評估與分析,能幫助高校識別潛在風險,同時朝著正確方向不斷前行?;诖?,文章就高校內部控制和運行效率之間的關系展開詳細探究,希望能對當前的高等學校健康發展帶來一定幫助。
關鍵詞:高等學校 ?內部控制 ?運行效率
內部控制工作在高等學校開展期間,可以幫助高校有效識別并合理應對存在的各種風險,確保學校健康發展。雖然目前高等學校在內部控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若高校內部控制建設一味追求合規性和制衡性而忽視重要性和適應性原則,則會適得其反,使學校管理運行效率不斷下降,最終導致高校成本開支逐漸增加。再加上內部控制工作整改期間,很多部門不配合、不信任等情況的出現,也會對高校運行效率產生一定影響。
一、高等學校運行效率問題
站在經濟學視角分析,效率主要是產出和投入之間的比值, 日常生活期間,效率主要指為完成一項工作所花費的時間,當然這一時間越短越好,時間越短表明效率越高,時間越長表明效率越低。如何解讀當下高等學校中的運行效率問題,應成為當下研究人員面臨的主要問題。在這里,本文認為不能將上述理解應用到高等學校中,對高等學校運行管理有效性進行評價不能單純的依靠某一維度判斷,而應該從多個視角與因素出發進行多維度綜合探討,當然時間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師生在從事某項工作期間所花費的時間自然是越短越好,這樣也能展現出一定的辦事效率,若某項工作在其中一個環節中花費較長時間很容易導致師生產生負面情緒,這種情況都十分普遍。師生經常投訴的部門有很多,部分原因就是運行效率較低。這種低運行效率問題出現的原因,大部分歸結為是校內內部控制環節過多導致的,由此使得師生之間的工作時間逐漸延長,校內職能部門沒有充分考慮教學和科研事業,進而消耗了教師們的大部分時間與精力。如果單純地將這一運行效率低的問題全部歸結為是內部控制導致的思想是不正確的。客觀上分析,高校當中各部門在實際工作期間都希望能不斷提升工作效率,為師生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這里拿資產采購部門來說,資產管理及招投標部門希望在短時間完成相應的教學設備采購任務,同時在第一時間將這些設備送到教學科研當中。但由于采購工作需要遵守政府部門等既定程序,不能省略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再者,高等學校每年在年度預算期間,從預算編制開始一直到預算批復下達,需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這一過程不僅要走完預算編制各項程序,還要符合內部控制中各項要求。但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人將運行效率地下的問題歸結到內部控制工作中,實際上,這主要是由于這部分人不清楚內部控制工作和運行效率之間的關系,也不明白建立內部控制的初衷是什么,下面我們將逐一進行分析。
二、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工作開展的意義
國內高校開展內部控制工作,既可以提升高校內部管理水平,也能對學校中的運營風險與財產資源安全問題進行合理防范??偟膩碚f,高等學校中開展內部控制工作的主要意義為:
(1)提升高校綜合管控能力;內部控制作為一種最新的管理方法,其自身具有完整的管理體系,與此同時,這一管理體系和多方面管理工作相銜接,高校在運用內部控制管理方法中需要對不同崗位職責進行合理劃分,確定各項崗位職責與義務,建立清楚的崗位目標,改變以往被動管理的局面,使學校各項業務合法合規,并不斷提升管理工作效果。
(2)降低高校運營風險;高校應用內部控制管理,能幫助其自身降低運營風險。具體而言,主要展現在以下幾點:一,內控機制對于校內崗位設置有嚴格要求,需要遵照不相容職務分離原則,確立崗位約束與監督機制。這一機制的建立,能幫助高校減少職務犯罪和腐敗情況的出現;二,內控機制中包含風險預警機制,通過創建風險管理小組能幫助校方及時識別日常運轉中的各項問題,以便高校及時做好風險分析、評估及預防工作,最終全面降低運營風險及其相應的經濟損失。
(3)確保高校資產全和有效使用。內部控制管理工作需要高校加強資金審批,提升管理人員對資金方面的管控,防止重大資金和預算外資金出現任意支配的情況,進而有效確保資金在一定安全范圍內使用,并能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再者,內控管理對資產管理工作方面要求其有專業人員負責,確保學校資產在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提高資產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另外在資產采購、入庫、報廢、使用等方面也都需要遵循嚴格的審批與監督流程,以免校內資產出現流失等情況。
三、以內控為基礎保證運行效率
部門運行效率問題不能單獨的從時間方面考慮,還應綜合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面臨的風險等其他方面進行考慮,如此方能得到最佳結論。高等學校運行效率主要是指高校為科研教學、社會服務、人才培養方面的工作效率,這一效率需要以內部控制為基礎合理運行。如果,一味追求運行效率提高,而不能及時識別和應對制度和流程中存在的重大缺陷,學校日常運轉將存在較大風險,對于高校建設也十分不利。
內部控制體系工程復雜,與校內管理等方面密切相關,其中既包含經濟方面的問題,也包括非經濟方面的問題。單位層面問題主要為內部控制環境,具體而言主要有發展規劃、組織架構、運行機制、崗位人員、會計信息系統等, 和經濟領域方面控制工作沒有直接關系,但其仍然對業務層面內部控制機制起到一定決定作用。所以,高校控制環境應是內部控制實施的首要考慮因素。結合當前教育部下發的內控指南,高校業務方面的問題主要是資產管理、預算管理、債務管理、收支管理、采購與合同管理、教育基金管理、科研管理、基建管理等,這些涉及到高校所有經濟業務。在這些層面開展內部控制工作要合理應用內部控制方法,以便內部控制工作充分有效落實。在高等學校中,唯有按照內部控制基本方法來實施各項內控工作,方能確保高校運行有效。單純的將內部控制與運行效率分開來談,這只能是紙上談兵。
但是需要表明的是,高等學校運行效率是以高校當中不同職能部門運行效率為基礎,唯有將各部門中的運行效率提升了,方能使學校整體運行效率不斷提升。具體實踐中,我們需要認識到目前許多高校的領導層認為內部控制工作開展應該由財務部門負責。但由于內部控制涉及到高校的方方面面,已經從主要關注經濟業務延伸到所有業務、所有流程,因此高校內部控制不能僅僅由財務一個部門能夠承擔,需要各個部門、各層級全體人員協調合作方能實現,因此需要加強各個部門之間協調互助。
四、內部控制建設應兼顧運行效率
內部控制作為高校管理層防范和管控運營風險的重要手段,需要做好任務書、時間表、內部控制報告等工作。高等學校在內部控制體系建立期間需要成立專門內控領導、工作、監督小組。校長是高校內控體系系建設的第一責任人,校長應親自擔任內控體系建設領導小組的組長,促進內部控制工作全面推進,同時相關領導需要在內控體系建設中全面發揮重要作用。高等學校在開展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期間,可以及時發現校建設存在的風險問題,同時結合各項風險問題制定最佳的應對措施,以便對校內風險問題進行及時規避與應對,降低校內風險問題出現的概率和有效控制風險問題的影響。例如,人事部門需要對不同職能部門職責進行合理劃分,保證不同崗位之間相互分離,相互制約和監督,對崗位與機構進行科學設置,確保各個崗位職責與權限,力爭做到權責、職能、崗位等合理劃分;資產管理部門應將學校資源進行歸口管理,黨辦與校辦應做好合同歸檔管理。上述舉措的實施都能對校內風險管理進行合理管控,確保校內經濟活動合規,資產安全使用,財務信息完整詳實,避免財務腐敗的情況出現,從而不斷提升資源分配與使用效率。另外,還應注意,高等學校建設內部控制體系期間,還應重新梳理各項業務流程,針對原來的舊規章與業務流程,需要對其進行不斷更新,在對這些流程規章進行更新期間,師生們在期初可能會出現一定的不適,但是隨著這一內部體系建設的推進,相信大家會看到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在提升高校運行效率方面的作用。
高等學校在建立內部控制體系期間,需要結合實際對業務流程進行合理優化,確保其與內控原則相符,進而有效減少審批環節,不斷提升辦事效率。例如,在支付合同項目經費期間,若學校預算當中包含經費安排,則可以適當減少審批環節。如此,就能在符合內部控制原則的基礎上,減少業務方面消耗的實踐,最終不斷提升辦事效率,達到高校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效果。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確保高等學校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健全的內部控制體系必不可少。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能幫助高等學校合理控制不同種類風險,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和運行效率存在一定邏輯關系,應避免二者順序顛倒,要知道唯有以內部控制為基礎的運行效率才有效,唯有符合內部控制原則的效率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胡丹.論高等學校內部控制與運行效率的關系[J].教育財會研究,2019,30(02):37-40.
[2]劉榮華.L&N高等學校內部控制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7.
[3]趙帥.高等學校內部控制問題探討[D].西南財經大學,2013.
[4]劉園媛.高校內部控制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