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部電影是否優秀,能否成為經典著作,不僅與拍攝手段、演員陣容有著密切關聯,同時,電影音樂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立足音樂敘事價值視角,對我國現代電影進行解析,正是因為有音樂的融入,為電影作品增添了更多藝術感。
【關鍵詞】音樂;敘事價值;現代電影
【中圖分類號】J617.6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電影中畫面和音樂的極佳配合,能夠進一步強化電影的藝術魅力,優質的音樂具有凸顯主題、營造氛圍、感染觀眾、敘事等諸多功能。因此,基于音樂敘事價值視角下,對我國現代電影進行透徹解析,能夠提升電影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一、電影音樂敘事價值
在我國現代電影中,音樂是具有特殊敘事價值的元素,諸多電影作品中均有敘事代碼、視覺代碼,音樂敘事與其價值具有一致性。當從獨立視角審視電影音樂敘事價值時,其價值不僅是現實意義,同時與電影歷史發展進程中的歷時性元素圍繞的歷史價值。我國現代電影中的音樂大體可劃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電影播放過程中的音樂旋律、片段、場景。這些音樂作品在電影的各個場景中時有出現,有效地推動了電影故事情節的發展。這類音樂作品不僅融入整個電影作品中,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電影作品的整體畫面質感。第二種是電影作品的背景音樂,也就是電影原聲。其敘事價值在于伴隨電影情節波瀾起伏,調節電影中主人公的情感。如我國現代電影作品《中國合伙人》,這部電影十分成功,其主要原因與電影劇本、演員陣容以及成熟的拍攝手段有著密切的關聯,同時,音樂作品的選用同樣是成功的重要因素。電影的主題是主人公三人的奮斗歷程,但電影藝術敘事無法完全實現,諸多內容敘事仍然需要利用電影音樂。電影中的音樂作品包括《黃河大合唱》《小星星》,在回憶孟曉駿童年經歷、父親回國贈予英語詞典等,均得到了良好的填充。該電影中運用的音樂作品,不僅具備有效的輔助功能,同時也充分發揮了敘事價值,使觀眾更加深入地體會電影主旨。在我國現代電影發展過程中,對電影音樂予以高度重視,并將其作為重要的敘事元素,推動了我國現代電影的發展。
二、從音樂敘事價值視角看我國現代電影
(一)音樂構建電影故事情節
在我國現代電影中,字幕、旁白解說等均是故事情節的有效推動力,電影音樂的功能與其一致。在電影情節發展過程中,通過故事背景勾勒整體結構,觀眾在觀影過程中背景音樂至關重要,能夠使觀眾更好地融入電影氛圍中。不同電影場景中也會運用不同的背景音樂,雖并不是一種明顯的推動方式,但卻切實發揮了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電影通常在電影院等大型場所播放,其音樂類型均屬于背景音樂。電影中的字幕、旁白均能夠直接刺激觀眾的理性思維,然而,音樂與之有所差異,音樂是直擊觀眾感性思維的重要情感要素,進而緩慢滲透于理性思維中。同時,電影觀眾自身音樂素養也會影響電影音樂的表達效果。此外,電影作品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以及所處時代背景的差異性,均決定著電影音樂的直接導向,觀眾對音樂的感知會充分結合這兩項內容,很多應是作品中均會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情感因素。如賈樟柯導演的作品《站臺》,即充分體現出音樂對電影故事情節的構建價值,影片背景為20世紀末,文化工作者在傳統小鎮上發生的諸多故事內容。“文革”的時代背景具有強大的沖擊,并且在改革開放后影響范圍逐漸擴大,這種背景下的電影敘事需要借助音樂來表達,其中的《年輕的朋友來相會》《我的中國心》等,均充分完成了音樂敘事作用,同時也在觀眾心里留下了深刻烙印。
(二)音樂構建電影敘事時空
敘事時空是音樂作品表現力的重要體現方式,通過借助音樂作品實現層層漸進的電影敘事,但若故事情節過于復雜,則仍需要運用電影故事敘事來實現。音樂構建電影敘事時空,是借助音樂為電影情節賦予時空性。音樂構建電影敘事時空的主要方式是通過控制電影音樂聲音高低、節奏快慢、速度高低等,在電影作品敘事過程中,通常將本事時間和本文時間進行明確劃分,同時,電影時間中放映時間同樣是其中的一部分,電影拍攝過程中的導演、演員,以及電影作品放映后獲得的觀眾,均處于電影時間內。在電影故事情節發展過程中,電影音樂聲源的改變,能夠充分凸顯情節線性變換,電影原有時間界限的局限性被突破,能夠運用電影音樂自由巧妙地展開敘事。聲源的變化直接決定了音樂屬性,通過畫內外音樂進行切換,在音樂的融入下,電影故事情節的敘事更加順暢,也充分凸顯了音樂構建的電影敘事時空特征。電影中的音樂頻率直接影響著敘事主體,畫內外音樂能夠更好地過渡。例如,著名影片《辛德勒的名單》,其背景為二戰期間,辛德勒為拯救被殺害的猶太人而想盡辦法,但是二戰結束,辛德勒被當做為法西斯分子而處死。其中有一個經典片段,則是猶太人為了保命需要名單上的名額,打字員一直快速地打著名單,為了能夠拯救更多猶太人,這時候畫外音樂選用的是《黑色星期天》,剛好契合當時緊張的氛圍,每個人都被恐懼包圍,觀眾在觀影過程中也會體會到沉悶的氣氛。在下一個場景中,《黑色星期天》從畫外音樂轉換為畫內音樂,形成了良好的過渡,也實現了通過音樂構建電影敘事時空。
(三)音樂構建觀眾接受心理
在觀影過程中,電影中主人公的心理變化直接影響觀眾感知,也是激發觀眾心靈共鳴的關鍵因素,故事情節是遵從這一主旨發揮渲染的功能。電影故事情節以及音樂是否能夠感染觀眾,并充分吸引觀眾注意力,無法運用統一標準進行衡量。伴隨電影情節發展而選用起伏的音樂,觀眾能夠跟隨電影情節思維起伏跳躍,并在不斷思考過程中接受電影內容,音樂能夠有效構建觀眾接受心理。電影畫面由靜態畫面組合而成,通過鏡頭的不斷切換形成了電影作品。不同節奏和旋律的音樂內容,能夠使觀眾仿佛置身于電影中,同時,不斷變化的旋律能夠降低線性時間延長速度,不同音的融合承接形成了多樣化的音樂旋律。在電影制作過程中,僅依靠技術手段很難構建良好的時空,而運用音樂進行融入能夠達到極好的效果,充分契合觀眾心理特征,有利于觀眾接受音樂的敘事方式。在現代電影發展過程中,音樂給予重要的貢獻,雖然畫面視覺是直觀的體現手法,但是通過聽覺上的不斷變化形成獨特的敘事價值,其優勢是畫面視覺不可比擬的,充分體現了電影中主人公的內心情感。優秀的電影作品是優質的畫面和音樂相結合,才能夠真正達到完美的配合,通過音樂敘事時空更好地凸顯電影主旨。
三、結語
綜上所述,伴隨電影藝術在歷史進程中的發展,如今已經逐漸發展成熟,諸多著名的現代電影為觀眾帶來了視覺和聽覺的雙重盛宴。音樂在電影情節推進過程中更是發揮著重要作用,其敘事價值不容忽視,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電影發展的進程。
參考文獻
[1]喻琴,王浦燕玲.音樂社會學視野下電影《劉天華》的音樂敘事及傳播效應[J].黃河之聲,2016(12):106-107.
[2]熊立.21世紀少數民族電影的音樂敘事策略與文化想象[J].廣西社會科學,2017(4):177-182.
[3]劉晨.簡析電影《花樣年華》的音樂敘事技巧[J].湘南學院學報,2018,39(4):96-99.
作者簡介:高杰(1985—),男,漢族,山東鄒城人,碩士研究生,講師,南京藝術學院傳媒學院錄音系,研究方向:音樂錄音藝術,影視動畫聲音后期制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