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楠
摘 要:小學語文閱讀對學生語言交流表達、閱讀能力提高、文學素養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但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平平、教學效率不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為此,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得到了重視,成為新課改教育主要內容,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關鍵詞:小學 語文 閱讀 質量提高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11-0-01
閱讀教學在語文課程中占據重要位置,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提升閱讀習慣尤為關鍵。完善閱讀教學方法、與學生性格特點融合制定高質量的教學計劃,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種有效方法。
一、小學閱讀教學概述
1.小學閱讀教學特征
伴隨著新課改的深化,閱讀教學是對閱讀文章的深入理解,對文章思想情感、語句內涵、文章遣詞造句的認識、問題解答形成一個系統的總體。所以,閱讀教學應按照該總體進行,這也是閱讀教學根本特征。此外,閱讀也是引導學生得意、得言、得法。其中,得意指的是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內涵并給出個性化意見。得言指的是掌握文章整體結構、段落、修辭方法,感受作者遣詞造句的技巧。得法指的是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神奇魅力[1]。
2.小學閱讀教學依據
閱讀教學理論依據為信息傳遞與閱讀學理論。其中,信息傳遞指的是信息傳遞時根據儲存--轉換--儲存--輸出的環節,閱讀教學也要按照該過程進行。教師將文章重要內容和信息傳遞給學生,學生記憶儲存并通過自己的理解輸出。當學生輸出的信息和閱讀教師產生共鳴時,即是閱讀教學有效性體現。閱讀學強調讀者是主體,文章是閱讀的客體,要求學生積極動腦思考掌握客體,在發揮主觀意識的同時實現主體之間的交互。同時,閱讀方法也要建立在交互中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二、小學語文閱讀現狀
現如今,多媒體信息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集中體現在閱讀表層化、閱讀隨意化、感性化。表層化是指高年級學生閱讀僅是粗略的瀏覽,缺乏對文章的深入理解,對作者思想感情體會不到位。隨意化是學生對文章思考不到位、隨意理解文章,思維渙散。感性化是學生喜歡多媒體閱讀和豐富的文章內容,但對文字感悟性較差,脫離閱讀內容,影響教學質量[2]。
從教學方法上分析,閱讀教學單一、枯燥、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閱讀習慣的培養,閱讀教學作用沒有發揮出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缺乏學生興趣培養,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從而影響閱讀教學效果。
三、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質量方法
小學語文閱讀質量提高應立足于學生主體地位體現、合作學習模式、營造和諧環境。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語文閱讀質量提高、閱讀效率提升。
1.重視學生主體地位體現
小學生在學習中養成了獨具個性特色的思想理念,希望思想得到尊重和肯定。所以,閱讀教學中必須要結合學生心理特征、閱讀變化解決閱讀存在的問題,提高閱讀效果。同時,遵循合作性和主體性融合的理念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主動閱讀。新課改環境下,教師要創新理念,發揮主體意識,從一言堂轉為自主學習模式。教師還要重視學生閱讀積極性的培養,引導學生掌握先進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習質量。
例如:《狼牙山五壯士》閱讀中,首先,學生自由朗讀,畫出讓自己感動的句子并交流這些句子的感人之處。教師引導學生解讀文章深刻的句子:第一,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與連隊主力,班長斬釘截鐵的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隨班長后面。提問:這句話的精彩之處?這句話中幾個詞語應用比較形象,例如:斬釘截鐵、走,表達了班長堅定的態度與果斷的決定,展現了五壯士昂揚的斗志和對群眾的愛。其次,拓展延伸,理解難點。提問:若此時五壯士站在你面前,你想和他們說些什么?最后,總結文章,讀完該文章你有哪些啟發?提倡學生主動思考,提出學習五壯士無畏的犧牲精神與愛國主義精神,做祖國的棟梁之才。
2.合作式教學
合作式教學強調師生之間合作。閱讀的真正含義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合作能力、寫作能力。閱讀教學中,學生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將自己沒有理解的問題與同學合作交流,即是合作性學習。閱讀的過程也是學生思考的過程,有助于擴大學生視野,活躍思維。因此,合作式教學在閱讀教學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合作教學深化學生對閱讀內容的感悟。如果學生在交流討論后仍然無法解決,此時教師給予正確引導。這樣一來,既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又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例如:《草船借箭》教學中,合作交流,解讀分析。學生初讀課文看出周瑜嫉妒諸葛亮才干想要陷害他。第二段為精彩的對白,教師讀提示語,一二組讀周瑜的話,三四組讀諸葛亮的話。思考:周瑜與諸葛亮是怎樣的人?經過人物對話朗讀與揣摩給文中提示語加確切的表示人物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的詞語,深刻的體會個性特征。分組交流并思考:周瑜陷害諸葛亮,諸葛亮已經陷入圈套,周瑜計劃得逞,真的是這樣嗎?諸葛亮與周瑜對話時心理活動是怎樣的,為什么答應周瑜難以辦到的任務。小組閱讀1-2節思考這些問題。最后,分組分角色閱讀,一名學生讀旁白,閱讀1-2節感受人物內心活動。這種開放式的課堂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間,調動學生閱讀主動性,根據自己喜歡的形式分析、豐富了閱讀的內涵,提高閱讀效率。
3.營造和諧課堂環境
和諧的課堂環境需要師生有良好的溝通互動,為師生交流創造條件。教師在掌握教材內容的條件下創新教學方法,調動學習主動性,讓學生主動融入到教學活動。創建和諧課堂環境,保持師生之間的互動,允許學生互動。學生之間通過思想碰撞、激烈討論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讓學生自己的觀點得到闡述并引發師生情感共鳴。學生在輕松的條件下交流,與教師之間建立友好互動關系,激發學生主動性繼而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少年閏土》閱讀教學中,首先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出示少年閏看瓜刺猹的圖片,這機智的少年是誰呢?引發學生思考,調動積極性。其次,初讀課文,學習新知識。閱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幅美麗而神奇的圖畫,是留在魯迅腦海深處的、不可磨滅的記憶,文中是如何描述的?最后,精讀課文,抓住重點。閱讀6-14自然段,將閏土和我的對話找出來,想一想從對話中讀出了哪些有趣的事和學生匯報交流。
四、結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需重視學生閱讀能力、思考能力的提高,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重視合作教學、營造和諧氛圍,提高學生文學素養。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有助于學生閱讀興趣調動,培養閱讀水平、增強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錢小燕.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9(21):134.
[2]王芳霞.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9(2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