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信息化不斷成熟的今天,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正在不斷影響著我國的各行各業。高職院校作為向社會輸送優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正確的教學方法才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為學生就業提供保障。本文主要先對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進行理論分析,然后說明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最后分析在大數據環境下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模式。
關鍵詞:大數據;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模式
在大數據時代下,我國正在頒布相應的政策來推動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創新。高職院校的教學方法對于人才培養提出更好的要求,也就是在未來教學中需要保證教學內容具有創新性,讓學生能夠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因此,創新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模式成為當前教育學者的研究的重點。
1 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的理論分析
在大數據時代下,高職院校正在不斷更新教學模式,開始引入更加先進的教學設備,真正的實現智能化教學。其中的信息化教學方式多樣化,主要是在基于信息技術基礎上進行,能夠很好的豐富教學內容,實現多元化教學[1]。在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中,教師可以信息化教學來讓學生直觀的了解到課本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更快的完成學生的學習目標。利用信息技術教學,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學習,將抽象的知識向著直觀轉化,讓學生在圖片、視頻的影響下,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滿足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信息技術教學已經是高職院校教學模式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如何更好的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才是高職院校應該研究的重點。
2 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傳統教學模式影響較大。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都是教師講解課本知識,完成相應的教學計劃,而且教師為了保證完成教學任務,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并不多,學生只能夠在課堂上被動學習,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高校信息化教學也只是簡單的在這種模式上加入信息技術,同樣沒有讓學生主動的接受知識,這樣的教學使得學生仍然無法滿足當前社會人才需求。
2)教學目標單一。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對于學生能力的檢驗只是通過成績來評價,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簡化教師的教學任務,只需要提升學生的成績就能夠實現。導致當前人才培養同質化,學生缺少創新,只是依靠教師的監督來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自己不懂得主動學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2]。
3)教學結構固定化。一些高職院校在進行信息化教學時并沒有以學生為主體,無法應對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服務性較差,沒有針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滿足其需求。在傳統教育下教師作為教學評價的主體,主要是通過考試的形式來實現對學生的評價,內容為學生是否掌握所傳授的知識,只是注重學生的成績水平,對于學生的評價過于單調,缺少個性化考慮,沒有實際、可靠的依據,只是憑借主觀意識來對學生進行評價。
4)信息化學習環境不夠完善。雖然在大數據下,高職院的信息化教學已經在逐漸開展。比如,我國清華大學所開展的信息化學習系統,雖然在新形勢下有很多的注冊者,但是能夠真正完成課程的不足10%。,這就說明對于信息系統的維護還有待提升,這樣也就導致很多高職院校的信息化教學沒有無法達到理想中的教學效果[3]。
3 大數據環境下創新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的方法
1)創新教學理念。以高職院校的教學性質來看,高職院校的信息化教學內容較為復雜,身為為社會輸送人才的重要基地,所接觸到的教學內容較為廣泛,給教師提出更高的教學要求。因為高職院校的教學體系繁重,而信息化教學又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這樣的情況下,高職院校必須要創新教學理念,以此來滿足高職院校教學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想要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效率,不僅需要從教學制度方面入手,更加需要從教學內容上入手,采取多種方式共同實施,進而對于教學理念的創新,根據教學要求發展,提升教學效率,進而滿足高職院校人才發展需求。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來說,需要將提升教學效率作為發展的首要目標,不斷適應大數據環境下教學發展需求,真正的達到高效教學目的[4]。
2)利用新媒體教學。在大數據環境下的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必然離不開新媒體的支持。在這樣的環境下,高職院校的教師就需要利用多種信息技術傳授知識,對將教學內容有效傳輸,優化高職院校教學方法,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教學效率,還能夠減少時間的浪費,學生對于學習更加感興趣,學習效果也更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平臺,解答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更加方便師生之間的溝通,拉近師生的距離,滿足當前更加復雜的教學要求。
3)注重教學示范。在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時,想要提高教師教學質量,教師就需要做好教學示范,充分的發揮自身示范作用,利用信息技術設備來展示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真正融入到學生的生活。教師需要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積極學習信息技術有關內容,將信息技術合理加入到自己所設計的教學內容,通過這樣的方法來優化教學體系,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真正的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能夠在信息化教學中感受到知識帶來的價值[5]。
4)強化個體關注.在開展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中,教師要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信息技術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6]。例如,針對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不同學生在面對相同知識時,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會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就需要尊重學生的這種差異性,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的意見要及時接納,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法,將教學真正落實到學生個人身上,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水平,幫助學生養成個性化發展理念。
5)提供信息服務。在大數據環境下,對學生的信息服務就是指利用各種技術來幫助學生獲得信息,提供相關服務的一種活動,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建立學習網,教師將自己講解的視頻放置到網上,通過簽到的方式,讓教師能夠了解到學生是否聽課。這樣的方法還能讓學生隨時隨地的復習,有不懂的問題還能夠通過彈幕與教師進行互動,教師根據學生的提問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收集學生的問題,然后一一解答,讓學生能夠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不斷努力提升自身技術,進而達到相應的學習目的。
4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教學理念的改變,正在不斷推動高職院校教學水平的向前發展。在大數據環境下,高職院校的信息化教學需要有信息技術支持,這對于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合理整合教學資源,能夠很好的提高教學效果,將學生有效的吸引到課堂中來,讓學生能夠積極進行學習。
參考文獻
[1]沈海洋.大數據環境下高職院校教學的發展與創新探賾[J].成才之路,2019(26):10-11.
[2]于珊.大數據時代教育信息化促進高職高專教學模式[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08):44-45.
[3]陳劍波.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J].安徽建筑,2019,26(06):154-155.
[4]張凱.基于大數據應用的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改革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9,20(01):157-158.
[5]張婷,尚建利.大數據時代下“雨課堂”在高職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15):257-258.
[6]段輝軍.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科技資訊,2018,16(18):184-185.
作者簡介
宋偉(1986-),女,遼寧人,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研究方向:信息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