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麗
摘 要: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事業的不斷深入,社會大眾對于幼兒教育的關注度和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其中趣味教學和安全教學逐漸成為了幼兒園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將通過對幼兒園繪本教學價值的分析,談談筆者對于實施幼兒園繪本教學的有效途徑的看法,希望能夠進一步提升我國幼兒園繪本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幼兒園;繪本教學;實施途徑;教育價值
幼兒園時期是孩子認知世界以及智慧啟蒙的重要階段,繪本教學的開啟,通過簡潔的文字、優美的畫面以及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將孩子的生活和知識進行有效的結合,將抽象的文化知識與現實重合,充分激發幼兒參與學習、提升幼兒對文化知識的熱情,從而更好的開展幼兒園的教育和教學工作,提升幼兒教育的整體價值。
1 繪本教學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價值
1.1 構建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親密關系
對于幼兒園時期的孩子而言,進入幼兒園是他們第一次離開父母進行學習,很多幼兒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對幼兒園甚至是幼兒教師產生一種抵觸感。因此,幼兒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注意與學生構建親密的師生關系,減少幼兒對于自己和幼兒園的恐懼感,避免幼兒因為距離感而影響整個學習氛圍。繪本教學的開展,不僅豐富了幼兒教師的教學過程,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幼兒知識的生動性,更好的讓幼兒和教師產生共鳴,從而促進幼兒與教師之間親密關系的構建,使得幼兒更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1.2 促進幼兒學習興趣的培養
繪本教學的關鍵在于將文化知識以圖片和故事的形式直觀的展現在幼兒的眼前,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加符合當前的創新教育理念,也更貼近幼兒內心的心理成長。在以往的幼兒教育中,因為教學模式的不成熟,使得很多幼兒覺得幼兒園教育和文化知識的學習是一件極其枯燥、乏味的事情,從而降低了自身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繪本教學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幼兒教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途徑,幼兒在故事閱讀的過程中就能夠完成文化知識的轉化,更有利于促進幼兒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提升。
1.3 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
繪本教學的一大優勢就在于利用圖片來展開文字信息,一方面降低了幼兒教育的枯燥性,有效提升了幼兒對文化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還能夠通過幼兒對圖片內容以及故事情節的分析和感知提升幼兒的分析和學習能力,讓幼兒學會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思考,使幼兒的思維意識得到鍛煉。
2 繪本教學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有效實施途徑
2.1 以幼兒為本,選用適合的繪本
繪本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決定了幼兒對他們的喜愛,但是教師在進行繪本選擇的同時,要依照幼兒年齡特征和發展需求進行投放,才能夠使幼兒 繪本教學中獲取更多知識內容。此外,教師還要注意:盡可能選擇一些篇幅短小、主題明確的繪本故事進行投放;一方面要確保故事主人公的正面性,思考繪本故事中的對話或是人物活動是否能帶給幼兒積極正面的影響,另一方面要考慮選擇的繪本是否能夠促進幼兒對故事情節的理解和文化知識的掌握。
例如,小班的幼兒對于一些具有故事情節的連環畫情有獨鐘,教師就可以選擇《猜猜我有多愛你》、《魯班造傘》等能夠吸引幼兒注意力并且有一定情節的繪本;等幼兒到了中班,就可以選擇一些色彩豐富、圖文并茂的繪本,如《荷花開》、《青蛙王子》以及《綠色的世界》等。簡單的文字搭配豐富的色彩更容易為幼兒所接受。教師首先可以帶領學生進行閱讀,解決一些不認識的字和讀音,有效培養幼兒的自主閱讀和學習意識。等幼兒到了大班階段,就可以適當的選擇一些科普類繪本進行投放,如《隧道》、《大象的鼻子為什么那么長》以及《與爸爸一起讀書》,及早培養學生的人文意識,為幼兒今后的學習奠基。
2.2 從實際出發,強化幼兒的閱讀指導
情節曲折、故事內容生動形象的繪本更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幼兒閱讀和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掌握本班幼兒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認知水平,以文化知識為基準進行故事情節的設置,選定教學目標,將繪本中的重心思想準確的傳達給幼兒。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任務驅動的方式強化幼兒對繪本的學習感受和體驗,讓學生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解決預先設置好的問題,或是在進行插圖閱讀和故事陳述的過程中進行人物的模仿和扮演,強化幼兒對文化知識的學習參與,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繪本中的情節故事和所要傳達的思想意識,促進幼兒的情感體驗和文化積累。此外,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閱讀指導可以幫助教師掌握每個幼兒的學習感受,根據幼兒個體之間的差異性進行任務教學和閱讀引導,有效豐富幼兒想象力,提升他們的觀察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在帶領幼兒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可以組織“猜一猜”的游戲環節,刺激幼兒想象。幼兒時期的孩子對于未知的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在幼兒進行繪本閱讀的同時可以在一旁引導幼兒思考和猜想:故事后面會怎樣發展?為什么故事主人公要這樣做?通過猜想環節來調動幼兒參與閱讀和教學的積極性,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將自己帶入到故事情節中來,成為故事里的主人公,讓幼兒去自行想象后面的故事,產生更多有意思的、不同的結尾或情節。通過有效的閱讀引導,幼兒不僅能夠將繪本的故事情節深刻在自己的腦海中,還能夠鍛煉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2.3 因材施教,設計科學合理的延伸活動
傳統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幼兒作為教學主體的地位,效果不佳。因此,教師在開展繪本教學工作的同時可以因材施教的設計一些科學合理的延伸活動,作為教學輔助,為幼兒營造一個更加生動的學習情景。幼兒的認知能力和接受水平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得到提升。因此,幼兒教師在進行教學的同時要注意循序漸進,當幼兒開始接觸圖書畫的同時,開始傳授他們一些關于漢字書寫的技巧;當他們對語言情節豐富的繪本產生興趣時,可以鼓勵幼兒進行更多的語言閱讀,從而有效培養和提升幼兒書寫和閱讀等學習技能。
例如,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鼓勵幼兒將自己的一些想法用簡單的線條和符號以涂涂畫畫的形式來進行表達,久而久之,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的能力就會得到提升,當閱讀到較為深層的繪本內容時也不會出現理解困難的問題。這就是繪本教學中開展延伸活動的優勢所在,根據幼兒的學習特征進行各項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僅能夠有效促進教師繪本教學工作的開展,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兒的閱讀理解、書寫以及語言表達等能力。
2.4 幫助幼兒建立基本的知識體系,強化幼兒記憶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機械的訓練和簡單的背誦是無法形成深刻的記憶的。幼兒園繪本教學工作的開展不僅能夠將文化知識以故事、圖片的形式呈現出來,還能夠將散亂的知識點串聯起來進行教學,讓幼兒在繪本閱讀和學習的中形成探究、體驗、經歷等學習過程。幼兒可以將自己原有的知識和繪本里的知識結合起來,形成整體的框架結構和系統化的記憶思維。
3 結語
綜上所述,繪本教學作為當前幼兒園的新興教學模式,不僅在原有的教學模式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在師生關系的構建、幼兒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升等方面都有著顯著的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蘇夢琦.支架式教學指導下幼兒園大班繪本教學的策略研究[D].河北大學,2019.
[2]周玲玲.幼兒園繪本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7.
[3]楊雪,吳吉惠.幼兒園繪本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08):121-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