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毛澤東《尋烏調查》為中心"/>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解決城鄉危機與探索紅軍道路的同構
——以毛澤東《尋烏調查》為中心

2019-12-14 07:17:23胡天嬌
現代哲學 2019年6期

胡天嬌

1929年初,為突破敵人的追擊,毛澤東同朱德率紅四軍進駐尋烏縣的羅福嶂山區,后因戰事吃緊,在中共尋烏黨組織負責人古柏的通報下,朱毛二人率部撤離險境。此次毛澤東在尋烏僅停留短短一日,對尋烏城僅有大略的一瞥。一年后,1930年的5月初,毛澤東與朱德率領的紅四軍再次抵達尋烏并成功占領這座縣城,成立了尋烏縣蘇維埃政府。5月中旬,紅軍分別在安遠、尋烏、平遠等地做發動群眾的工作。趁此機會,毛澤東在古柏的幫助下,邀請商人、貧農中農、縣署辦事員、曾經的小地主、秀才等不同職業不同階級的人開了十幾天的會,寫成了《尋烏調查》。

尋烏地處于閩、粵、贛三省交界處,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毛澤東十分注重它的價值,認為若將其研究透徹,則此三省交界各縣的情況也能基本明了。《調查》中對尋烏縣的地理、交通、經濟政治乃至文化都做了相當細致的記載,是至此為止毛澤東完成的最大規模調查。值得注意的是,毛澤東在尋烏調查中不僅關注農村中舊有土地關系和土地斗爭的情況,還對尋烏的商業、手工業予以較大的篇幅分析。

我是下決心要了解城市問題的一個人……這回到尋烏……多謝兩位先生的指點,使我像小學生發蒙一樣開始懂得一點城市商業情況,真是不勝歡喜。倘能因此引起同志們(尤其是做農村運動和紅軍工作的同志們)研究城市問題的興味,于研究農村問題之外還加以去研究城市問題,那更是有益的事了。(1)《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56頁。

當時毛澤東革命工作的重心仍在農村,那么他為何“分心”去關注城市中的工商業呢?這與其時的革命形勢發展及毛澤東的革命思路有密切聯系。本文以《尋烏調查》為主要文本,結合時代背景分析毛澤東寫作《尋烏調查》的結構性因素,梳理尋烏市場遭遇的種種發展障礙,以透視其時中國縣城的普遍困境;最后,總結紅軍為激活尋烏市場所采取的種種細致措施以及由此收獲的經驗,進而說明《尋烏調查》不僅是為解決尋烏問題所作的一次調查,更是一次為中國革命道路該怎么走提供有效解答的實地研究。在當下,毛澤東的《尋烏調查》依舊為中國建設事業提供了豐富思想資源。

一、寫作《尋烏調查》的結構性因素

1927年7月國民大革命破產后,毛澤東認為國民黨的旗子已與軍閥無異,提出應堅決地豎起紅旗,“小資產階級也必在紅旗領導之下”(2)《毛澤東年譜1893-1949》,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第225頁。。八七會議后,他拒絕去上海中央機關工作的機會,表示“不愿去大城市住高樓大廈,愿到農村去,上山結交綠林朋友”(3)《毛澤東年譜1893-1949》,第222頁。。同年10月井岡山根據地開始創建。1928年,毛澤東與朱德、陳毅的部隊成功會師。在艱難的根據地建設過程中,總結了如何將武裝斗爭、根據地建設與土地革命緊密結合的教訓與經驗。1929年,朱毛部隊開始向贛南、閩西進軍;1930年,連克寧都、樂安、永豐、興國、南康、大余、南雄、信豐等縣城,打通閩贛粵的邊界,擴大鞏固了蘇區。在戰斗期間,毛寫下《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基本形成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思想,切實實踐了波浪式的推進革命,在擴大中深入的斗爭策略。

另一方面,中國仍處于半封建半殖民的國家性質,此時中國革命的性質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毛澤東在《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一文中寫道:

現在國民黨新軍閥的統治,依然是城市買辦階級和鄉村豪紳階級的統治,對外投降帝國主義,對內以新軍閥代替舊軍閥,對工農階級的經濟的剝削和政治的壓迫比從前更加厲害……蔣桂兩派且在醞釀戰爭中。中國內部各派軍閥的矛盾和斗爭,反映著帝國主義各國的矛盾和斗爭。故只要各國帝國主義分裂中國的狀況存在,各派軍閥就無論如何不能妥協,所有妥協都是暫時的。今天的暫時的妥協,即醞釀著明天的更大的戰爭。(4)《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7-48頁

誠如此言,在大革命結束后,在不同外國勢力支持的新軍閥間混戰局面愈演愈烈,例如1929年和1930年便爆發了蔣桂大戰與平原大戰。由于軍閥間不同的利益考量,使多次“會剿紅軍”成為單方面的“進剿”(5)例如,1928年6月中旬 贛軍調集第九師、第二十七師共五個團,以第九師師長楊池生為總指揮,以第二十七師師長楊如軒為前線總指揮,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發動第四次“進剿”;而1928年6月22日進駐酃縣、茶陵、攸縣地區的湘敵第八軍無行動跡象。因而,湘、贛兩省敵軍的“會剿”又成為贛敵單方面的“進剿”。(《毛澤東年譜1893-1949》,第263頁。);而軍閥戰爭使得敵軍部隊時有調動,形成地區間軍事力量的差異,紅軍能夠“專揀軟的欺”(6)例如,1929年蔣桂戰爭即將爆發,蔣介石集中在江西的部隊于九江一帶向桂軍逼近,贛南國民黨軍空虛。3月底,毛澤東同朱德率領紅四軍回師贛南,發展贛南革命形勢。(《毛澤東年譜1893-1949》,第323頁。)。不同軍閥所覆蓋的勢力范圍所不能及之處,乃是紅軍根據地生長拓展的沃土,客觀上為紅軍發展提供了便利。

1930年,由于革命的逐步推進,也因為蔣介石與馮玉祥、閻錫山的戰爭一觸即發,中共中央對革命形勢做出過于樂觀的估計,認為革命的高潮即將到來,在 2月26日向全黨發出第七十號通告中認為紅軍“在戰略與戰術上必須向著交通要道中心城市發展……擴大紅軍向著中心城市發展,以與工人斗爭匯合”,要求朱毛領導的紅四軍轉變路線,猛烈地擴大紅軍向中心城市發展。

根據時代背景與革命形勢,毛澤東在進行調查時注重尋烏縣城狀況,至少存在以下幾個結構性的因素。第一,此時中國革命的性質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為工農奮斗的共產黨向來需要關注城市,關心為外國列強、國內軍閥勢力所裹挾的中小商人的貿易和處境。第二,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蘇區不斷擴大,毛所結交的“綠林好友”逐漸超出農村的范圍。紅軍能上山,也能下山,身體能下山,思想也應該緊跟上。1930年初,紅四軍頻頻捷報,不僅在農村得到發展,也廣泛開辟了處于縣城的根據地。因此,如何處理與農村截然不同的城市情況,日漸成為一個切實的問題。第三,1930年,中共中央多次向朱毛施加壓力,批評他們為兜圈子主義,政治局常委李立三甚至指責毛澤東為妨礙“猛烈擴大紅軍”的代表人物,認為他的整個路線和中央全乎不同。毛澤東的路線與中央當時所提倡的路線主要矛盾在于,中央認為應該使紅軍向中心城市發展,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紅軍應攻打城市以迎接革命高潮的到來,而毛澤東在戰斗中形成了波浪式推進革命的戰略思路。為明晰一條正確的革命路線,也需要針對分歧,回答“城市中的各階級是怎樣作業的”“城市中市場的經濟形勢如何”等問題,只有厘清了這些最基本的問題,才能進一步思考紅軍在農村與城市工作間的關系,分析如何爭取城市貧民、民族資產階級,紅軍何時應與工人斗爭匯合及如何匯合等問題。縣城位于城鄉交界處,研究一個縣城則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城市與農村的關系問題。

毛澤東在尋烏調查中鏗鏘有力地提出反對本本主義,認為中國革命需要“本本”,也需要同中國實際相結合,“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7)《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第7頁。。因此,毛澤東在革命期間花大力氣調查研究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縣城樣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城市狀況,應對黨內存在革命路線差異的問題,為如何推進中國革命明確方向。

二、尋烏市場的經濟大變化

在調查尋烏的城市商業時,毛澤東關注的主要對象是尋烏城的市場。尋烏城處于全縣的中心位置,溝通南北半縣,東江與贛州的貿易往來。縱觀尋烏城的經濟變動,毛澤東產生了不勝今昔之感,在短短三十年間,尋烏城的經濟萎縮了一半。尋烏的整體經濟下滑就是一個總的特征,這個經濟大變動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具體方面。

第一,隨著洋貨入侵,尋烏作為地方性的經濟中轉地位被削弱。曾經的尋烏城由于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而成為繁榮的貿易中心。以雜貨鋪最大宗的生意——布匹為例,在20世紀初,由于尋烏地處贛江與東江之間,“贛州的貨物經過尋烏銷往東江,東江也還要買贛州的貨,留車等地更不消說,因此中站地位的尋烏城的生意,當然便發達了”(8)《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第57頁。。但自從梅州的洋貨生意發展了,贛州的土貨便逐漸被淘汰,使得從前南北的生意往來就此中斷,尋烏也就少了許多客物流。這個變動使得尋烏的布匹生、水貨與傘行生意都受到打擊。為何洋貨如此盛行?因為洋貨價格較土貨更賤,而質量往往更勝一籌,隨著社會新風尚形成,洋貨也更受歡迎;同時洋貨還背靠帝國主義勢力的支持,國內商品自然無法與之競爭。

第二,尋烏的商業借貸體系受到沖擊。做生意需要本錢,在過去,中游商家可以向上游商家賒借物品,下游商家可以向中游商家賒借,而下游商家也可以將商品賒借給本地的農民,這類賒借,尋烏人稱之為“繳”。依靠著賒借,一家店鋪往往能夠做成比本錢多兩三倍的生意,也能稍解農民一時囊中羞澀。商鋪間賒借的手段有益于商鋪擴大經營,尋烏城商品經濟曾經的繁榮也得利于此。“繳”之所以能夠暢通運轉是因為商鋪間信譽的存在,而信譽形成的基礎則在中下游商鋪的生意能夠順利進行,所賺的利潤除敷于成本與生活之外,還能償清繳費。如此,大小商鋪間互利的循環才能不在任何一個環節上斷裂,商品與資本才能夠在上下游充分流動。在當時,贛州、梅縣、興寧等地都可以通過“繳”來做生意,然而1928年以后就“繳不動”了。 原因有天災,也有人禍,作為消費者的農民依靠脆弱的農業體系勉強生存,在洋貨入侵后日益失去手工兼業的收入,又深受封建勢力租、稅、捐的盤剝,繳了商品后無力償還,當一個鏈條斷裂后,建立在信譽基礎上的賒借系統就崩潰了。如此一來,農民無法在手頭緊時賒到商品,商品經濟由此成為更沒有人情味的經濟,而商鋪也無法依靠“繳”來擴大自己的經營,隨著消費者的短缺,依靠自行積累資本以拓展店鋪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因此,“繳不動”本身是尋烏城經濟衰弱的一個表現,也進一步地打擊了尋烏城的商業。

第三,尋烏市場所能容納的勞動力數目日益萎縮。尋烏城中開雜貨鋪的、做手工的店鋪有很多,例如黃煙店、傘店、理發店、豆腐店、首飾店等。其中存在的學徒制度本是一條尋常人家的孩子上升的渠道,毛澤東感慨其中的階級制度相當的模糊。這與農業中存在的“地主-富農-中農-貧農”的階級斷層不同。對當時處于重重壓迫的農民來說,一旦失去自己的土地而成為佃農,那就只有不斷淪落到更可悲的處境的可能,而絕無向上重新積攢土地的機會。而對于雜貨鋪學徒來說,他本身也是無本錢、無產的存在,但在學徒這個位置上仍然存在經過學習與勞動提高自己的境遇的向上途徑。以情形最好的雜鋪店學徒制度為例,一個學徒能夠憑借自己的聰明勤勉實現階梯式的上升,這個步驟可以劃分為“學徒-幫工-先生”,其地位的上升都有外在的具體表現:在學徒時期跟著先生學習幫忙積累經驗,學到的技藝就是學徒的報酬,其余沒有工錢,穿的也是破舊的衣服;在三年學習結束后,學徒需要在店內幫忙一年,此時屬于幫工性質,有工錢拿,老板還會為其準備探親盤費、娶妻的禮物,并負責四季衣物,褪下舊衣服,穿上新衣服以示身份地位的變化;在一年的幫工期結束后,他有能力在外另尋店家,此時學徒的身份徹底退去,他成為店中令人尊敬的先生,可以與老板講定薪俸的數目,隨著店內生意興旺,先生的工資也會逐漸提高,甚至可以分享店內的紅利。即便是待遇相對較差的手工師父,例如制作黃煙的工人,他們的身份沒有先生那么高,但也同樣由老板提供伙食,拿著與雜鋪店先生類似的年薪。而隨著尋烏經濟的萎縮,先生的薪俸也隨之減少許多,更嚴峻的情況是因為店鋪生意清減,繳不動貨,又受到洋貨的沖擊,很多店鋪都雇不起先生。例如,水貨鋪老板“湯堯階,蕉嶺人,資本二千元,沒有請先生,繳用以外,無錢賺。早幾年開油鹽行很賺錢,前年起蝕本,改做水貨”;傘店“從前(光緒年間)彭店雇工六七人,于今只雇兩個人了”(9)《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第75頁。。越來越少的店鋪能雇得起先生,意味著愈少無產者能指望著做學徒來提高自己的境遇。例如,受洋貨嚴重沖擊的傘店內就罕有新學徒,因為人們認為這一行當是難有希望的。可見,尋烏的經濟下滑,也表現在學徒制這一向上渠道的逐漸封閉。而當市場所能容納的就業人口越來越少時,就會引起社會的動蕩不寧。

第四,政治形勢的不穩定干擾了尋烏市場的正常運作。首先,尋烏失業人口多,游民占全城人口的10%,當這些人在城內無所事事、無法為生時便容易選擇落草為寇,威脅店鋪生意。例如,開潮鹽行的周裕昌先前有本二千元,“因做紙生意被匪劫失本九百多元,現只存千元左右了”(10)同上,第58頁。。由于游民匪徒聚集,市場商業受到破壞,商業的進一步凋敝則會制造出更多的失業人口,形成惡性循環。其次,小小的尋烏城中不僅上演著手工業商品和資本主義商品交戰的榮枯得失,還是不同政治勢力斗爭的舞臺,前后便有光復派、新尋派、合作社派與官方勢力等派別,其斗爭摩擦可被總結為反動派間的矛盾、反動派與革命派的斗爭。在軍事混斗期間,商鋪不僅無法做生意,且容易被反動派無差別強行派款,還有被搶劫的風險。例如,“民國五年郭怡和遭了一個大搶,光復派率領農民千多入城,搶了許多別的店子。隨即官軍克復,又大搶郭怡和,搶去六千九百多元東西。從這年起,就衰下來,一年不如一年”(11)同上,第64頁。。

第五,普通商人受到反動勢力的盤剝。商業階級也與農業階級一般,存在著不同的性質區分,有資本較大的商人、小資產階級、兼地主的商人、不話事的商人,也有積極干預政治的商人。毛澤東指出:“商人群眾中卻有幾個人參加那統治全縣的縣政府。不過那幾個人也不是完全代表商業資產階級說話,他們是接受地主的領導,幫著做些事。這也是因為尋烏城商業不但是很小而且是逐年衰落的原故。”(12)同上,第100頁。干預政治的商人例如主做生意兼小地主的嚴國興,便花費六七千元參選省議員。又如,何子貞“一面當公安局長,又當警察隊長,又當國民黨委員”(13)同上,第100頁。,其父親何學才承包牛捐,“一千七百多元捐額,實際則收二千三四百元”(14)同上,第158頁。。無論明著暗地,政府軍閥對商業的打擊還有很多不同方式。軍閥、操持政權的特權階級磨牙吮血向商界,普通商民自然毫無發展的空間。在這種情形下,為了擁有特權不受壓榨,反而去剝削普通商民,使更多有資本的狡猾商人投靠封建反革命的勢力,形成又一個惡性循環。可以看出,普通商民不僅在經濟上備受盤剝,在政治上也處于極低的地位,無法扭轉于己不利的盤剝政策。

當毛澤東進行調查時,尋烏人以“世界不好”來形容當時的情景。這個形容的確很精準,反映出即便是小小尋烏城的興衰枯榮,也與這個世界的變化息息相關。尋烏市場凋敝的原因總結如下:一、背靠帝國主義勢力的洋貨大舉入侵,軍閥混戰黨派相爭使國內市場沒有安穩公平的發展條件;二、苛捐雜稅與無差別派款,使得尋烏城脆弱的市場進一步萎縮;三、在一個環繞這手工業、農業的城市中,農民是縣城市場重要的消費者,因此商業的枯榮是與農業,農民階級的利益密切聯系在一起的,農民遭受深刻的盤剝使得尋烏市場缺乏主要的消費對象、市場失去活力;四、日益萎縮的市場使得很多手工從業者,中小商民被擠出原本的崗位,由此尋烏城失業人群極其龐大,形成流匪勢力,愈加給尋烏城的商業增添了不安定的因素。因此,尋烏城商業的衰弱也就無可避免了

三、改善尋烏問題與探索紅軍工作方向的同構性

由上文可知,紅軍所抵達的尋烏是一座逐漸沒落、市場運轉疲怠、居民生活缺乏出路的城市。其時,半封建半殖民的中國大地上,與尋烏處境相似的縣城與城市不計其數。如何重新激活縣城與市場的活力?答案依舊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毛澤東一貫重視做調查,不僅重視農村調查,也重視城市、縣城的調查。除尋烏調查,毛澤東在根據地探索期間還曾對遂川縣城草林圩、長汀城、會昌筠門嶺等地進行調查,掌握了較為豐富的各縣城資料。由此觀之,尋烏調查并不是孤立的調查,而是在中國革命進程中的一次調查,以往的革命建設經驗,聯系實地的考察探訪,為改善尋烏問題奠定了基石,而尋烏作為縣城的典型案例又為中國革命該如何進行提供了答案。可以說,這既是為尋烏市場尋找出路,也是探索紅軍出路在何方的一次調查。

(一)尋烏市場的出路:五種“平”

在總結茶陵斗爭經驗時,毛澤東以商業買賣與軍事策略作對比,稱“賺錢就來,蝕本不干,這就是我們的戰術”(15)《毛澤東年譜1893-1949》,第244頁。。賺錢這個譬喻即意味著有上升的可能性。在市場上,這個上升的可能性指的是學徒憑借自己的努力有成為師父、工人與先生的可能,小生意能夠通過店主的細致經營得到積累慢慢擴大,通過公平的買賣,民眾有養活自己和家人的希望。上升不僅意味著經濟狀況的改善,也意味著自我價值的實現。這是非常樸實真切的盼望。與之相反,蝕本則象征著上升可能性的封閉。做生意者的確也總是蝕本不干,然而在“世界不好”的情況下,為勉力維持生活,蝕本也不得不干。當出路向所有人敞開的時候,整個社會就會呈現出一種向上的活力,而當出路向絕大多數階級封閉的時候,社會就奄奄無生氣。因此,尋烏市場所應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尋找到出路的問題。這個出路不是指保證每個商鋪走上富裕之路,而是讓上升的可能性向整個市場開放。

如何做到這一點?首先,紅軍在過往革命中形成對商人、手工業者的正確認識;其次精細的調查為改造工作的落實奠定了基礎。下文將結合《紅軍第四軍軍黨部布告》與解放尋烏后的市場變化,來談談紅軍是如何為縣城市場尋找出路的,從中也可以佐證為何毛澤東對待城市,商業各階級的道路是正確的。

《紅軍第四軍軍黨部布告》由朱毛二人聯合發布于1929年6月,全文共一千余字,十分簡潔犀利,現摘引一段如下

你們明白你們的地位么?你們是半殖民地的小資產階級,帝國主義壓迫中國,洋貨不斷的進口,中國工商業不能發展,你們想,打倒了帝國主義于你們益處幾大?半封建的地主階級集中了多數田地在他們手里,重租重息,農民貧困到十分。鄉下人無錢到城市買貨,城市工商業因此凋敝不能發展,打倒了地主階級,廢止收租制度,農民得到了完全的收獲,向城市買貨的力量大大增加,你們想,城市的生意不會大大的發達么?國民黨及其政府,是帝國主義的走狗,地主階級的代表,國民黨及其政府打倒了,帝國主義失了走狗,地主階級失了代表,工農兵政府掌握了政權,民權革命(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地主階級的革命)就算有成功的希望了,你們不覺得這于你們是有益處的么?

布告一開始便非常清晰地提出共產黨的任務,這三大任務涉及三類需被打擊的主體,即帝國主義勢力、地主階級、國民黨,恰與使得市場大受打擊三個主要因素完全重合,這就將商人的現實利益與共產黨的使命緊密結合起來。需要注意的是,這則布告的寫作對象其實有兩個:一是商人,通過簡潔明了的剖釋,向商人說明他們需要奮起反抗的對象是帝國主義、地主階級與國民黨,而共產黨則是與商人目標一致的同盟軍;二是紅軍本身,在布告中反映與總結了紅軍當時對受壓迫的工商階級的認識與工作方法,即與工農利害一致的商人是潛在的革命力量,是亟需被團結的。

那么,紅軍如何與商人、做生意的手工者形成穩固的聯盟?結合壓迫市場發展的三大主體分析,紅軍改善尋烏縣城市場的策略可以用五種“平”概括,即平穩市場環境、公平競爭、公平籌款、政治平等、平抑稅款。

1.從大環境而言,帝國主義勢力、地主階級與國民黨等特權勢力造成社會動蕩,影響市場平穩發展。在尋烏,紅軍發出了對商人極力保護的聲明,鼓勵中小商人做生意,為市場形成一個較為良序的交易秩序。此“平”在于平穩市場環境。

2.在帝國主義勢力下,洋貨入侵,給國內商業,手工業帶來極大的沖擊。而革命有利于國產工商的機器化的發展,例如在先前便抗租勝利的尋烏南半縣,裁縫行當上“機器化的速度更發快”(16)《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第81頁。。此“平”在于以同等的制作器械與洋貨進行公平的競爭。

3.紅軍對籌款對象作出明確的劃分。尋烏調查同年4月,朱德、毛澤東在廣東南雄領導紅軍發動群眾,不向二千元以下資本的商人籌款,對有二千元以上的商人進行累進比例征收。此“平”在于公平籌款。

4.紅軍占領尋烏成立蘇維埃之后,實現了人民的自我賦能,普通商戶擁有參政的權利,例如曾做過小商的趙鏡清、劉茂哉、劉星五就擔任尋烏縣蘇委員,參與尋烏調查。政治地位的提高不僅意味著中小資產階級能夠維護自己的利益,還意味著他們將進入一個包容不同階級的民主會議,在這里他們能夠接觸到來自社會不同人群的聲音,了解更廣泛的階級利益。由此,才能更真切地認識到與工農階級團結的重要意義。此“平”在于政治平等。

5.地主階級與特權階級對普通商民、手工業者施加的各類苛捐雜稅,共產黨一并廢除。例如,商民痛恨至極的“百貨捐”,在群眾斗爭發展的南半縣便加以廢除。更重要的是,減輕捐稅負擔的受惠者不僅有商人手工業者,還有廣大貧苦農民。在紅軍的帶領的土地革命中,農民不僅不再被地主的勞役、捐租稅等重負,還能夠分進土地。如此既增加了農民的消費能力,又有利于縣城商業恢復活力。此“平”在于平抑稅捐,蕩平商業門欄。

五個“平”為中小商人、手工業者指明出路,也勾勒出毛澤東對于城市的工作思路。尤其是平抑稅款,使農民與商戶、農村與縣城的密切關系再次得到清晰的展現,紅軍在農村進行的開拓運動不僅是空間意義上的包圍城市,還是經濟意義上的雙向激活。

(二)紅軍的出路:建立階級聯盟,以土地革命帶動縣城市場的經濟變革

毛澤東在與《尋烏調查》同期寫作的《反對本本主義》中強調:“我們不僅要調查各業之間的相互關系,尤其要調查各階級之間的相互關系。我們調查工作的主要方法是解剖各種社會階級……確定哪些階級是革命斗爭的主力,哪些階級是我們應當爭取的同盟者,哪些階級是要打倒的。我們的目的完全在這里。”(17)《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第6頁。因此,對于紅軍來說,尋烏市場是一個生動的案例,幫助他們找到保護商民、處理城市商業、鞏固聯盟與團結更廣泛階級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通過尋烏調查,農村階級與城市商業階級間千絲萬縷的聯系得以呈現。

毛澤東在調查中發現,在尋烏城中做生意者除單純的資產階級外,還有佃農與商業化的地主,對于不同階級屬性的群體,紅軍在實踐中發明了不同的應對策略。佃農參與市場的目的在于交上谷納錢納。土地革命結合紅軍對商業的保護,使得這類對象在農業與商業上都受到保障。而商業化的地主尤其是小地主,“他們開小雜貨店,收買廉價農產物候價貴時賣出去,大概百個小地主中有十個是兼做這種小買賣的”(18)《毛澤東農村調查文集》,第127頁。。這樣的生意實際上是與農業上壓榨貧農聯系在一起的。在小地主兼做生意者這類人身上,問題的復雜性尤為凸顯:一方面,小地主以田租、谷利、放高利貸等形式殘酷的剝削貧農,具有封建反動的性質,是需要被沒收土地,配合土地抽多補少抽肥補瘦工作的階級;另一方面,小地主兼商人在政治上受大中地主統治,在經濟上亦受資本主義侵蝕與政府機關派款壓榨,因此在思想上易于向民權革命運動靠攏。毛澤東指出,帶了些許資本主義傾向的中地主日益與大地主相妥協結成反革命戰線,而帶著革命民權主義傾向的小地主則靠向無產階級意識的指導,與貧民階級結合起來,形成土地革命斗爭。由于雙重身份的存在,對于商人兼小地主這類對象,需要有既打擊,又扶持的雙重態度。

農民與中小商人間存在緊密的利害關聯,都有同樣的壓迫敵人,因此在革命中可以爭取中小資產階級,凈化或轉換他們身上的封建剝削成分,使得商人手工業者與農民形成緊密的聯盟。同時,在農村開展土地革命,打倒土豪分田地,不僅有利于農民,也有利于培育市場的消費者,重新激活城市經濟的發展。因此,在當時不冒進大城市,而是先在農村、縣城進行工作,不僅出于國共軍事實力差異大的考慮,也是革命循序漸進的需要。

紅軍的出路蘊含于人民的出路,社會的出路。由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不僅在于武裝占領,還在于對整個社會進行改造與重塑,賦予在此生活的人民以向上的可能性,一條嶄新的出路。當有活力、充滿朝氣的根據地逐漸擴大,才有可能替換、戰勝已經逐步腐壞,缺乏生氣的中心城市。在農村進行的土地革命直接帶動著縣城市場的經濟改革,而在縣城進行的經濟政治變化也將有利于松動國民黨對中心城市的控制,這也是農村包圍城市這條道路的內在意涵。進一步擴大穩固革命根據地,將工農階級與工商力量緊密結合,積攢革命聯盟的力量,這是毛澤東通過尋烏調查,再一次得到驗證的紅軍的出路。

四、《尋烏調查》的現實意義

《尋烏調查》作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一次系統而完善的調查,在理論與實踐上明確了紅軍的發展方向,再次佐證“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是對接馬克思主義并符合中國現實國情的歷史選擇。同時,在鄉村以及城鎮的經濟工作也讓毛澤東等共產黨人初步了解(手)工商業運行的經濟規律,知悉城市與鄉村之間緊密的經濟聯系與階級同構。這些深入現實的工作,為新中國建國后毛澤東處理城鄉關系、借助城鄉商業流通支援新中國工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此外,紅軍的出路蘊含于人民的出路,這一工作方法成為人民民主的又一生動范例,也是體現著群眾路線的寶貴踐履。

今年適逢《尋烏調查》寫作完成的九十周年,歲月須臾而過,經典著作則常讀常新。《尋烏調查》依然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需要借鑒的重要文獻,它對當下中國的發展有如下啟示:第一,正如習近平所強調的,重視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做好領導工作的重要傳家寶。《尋烏調查》中所顯現的,以調查結合實踐、由具體上升至普遍為導向的解決問題思路,應該在實踐工作中得到充分的落實。第二,尋烏調查顯示了“農村包圍城市”道路豐富的內涵,即農村與縣城、城市應該完成雙向的經濟激活。當前建設新農村的過程中,也應該提取其精神內核,實現新時代的“農村包圍城市”。第三,尋烏縣城前后狀態的對比說明,讓出路與上升的希望向所有人的人生敞開,是激發社會活力的最好方式,這與中國共產黨人打破僵化的舊社會結構、活泛社會流動性的解放任務以及后來的社會主義建設目標相一致。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国产成人一级|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激情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国产区网址| 99在线免费播放| a欧美在线|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 人妻丰满熟妇αv无码|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av永久|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波多野结衣在线se| 在线国产欧美|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国产精品视屏| 国产va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www.日韩三级| 亚洲an第二区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av日韩av制服丝袜| 国产簧片免费在线播放| 91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导航| 欧美中文字幕第一页线路一|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国产一二视频|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韩欧美视频第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区| 日本妇乱子伦视频| 国产精品va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88| 国产婬乱a一级毛片多女|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女高中生自慰污污网站|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精品| 18禁黄无遮挡网站| 自慰高潮喷白浆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福利免费观看|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2048国产精品原创综合在线|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a毛片在线|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国产91在线|日本| 国产亚洲现在一区二区中文|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国产青青草视频| 午夜在线不卡|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 成年看免费观看视频拍拍|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品| 欧美中文一区| 色婷婷在线影院| 亚洲狼网站狼狼鲁亚洲下载|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潮喷在线无码白浆| 99视频全部免费|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成人|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