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學校體育工作中,課間操既體現了一個學校日常的管理水平,反映了學生的精神狀態;也是培養學生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促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的重要途徑。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肩上的責任更顯重要。
關鍵詞:課間操;學生身體素質;意志品質
中圖分類號:G40-013.9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0-0054-02
引 ? ?言
課間操也稱課間體育運動,可以使學生的心理和身體在緊張的學習之余得到休息,也體現了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必須要重視學生的課間操,繼承和借鑒傳統課間操的好的經驗與做法,改變片面的認識,把課間操改革與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結合起來,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而努力。
一、充分了解課間操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使學生的大腦得到充分休息。從早晨踏進校園,聽教師講課開始,學生的大腦就處于非常緊張的狀態,時間長了大腦就會產生疲勞感,學習效果和質量也會有所下降。學生課間到室外活動一下,就可以解除疲勞,讓大腦得到休息,從而精力充沛地為上好下一節課打下基礎,提高學習效率。二是改善大腦供氧。北方的冬天比較寒冷,教室里門窗緊閉,空氣很不新鮮。學生們在一起學習聽課,隨著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氧氣含量的減少,學生們會昏昏欲睡。學生下課后到操場上活動活動,做做操,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頓時會精神振奮。這樣不僅能使教室內的空氣得到凈化,還能夠減少疾病的發生。三是促進學生的身體生長。長時間坐著聽課,學生的身體肌肉處于緊張狀態,很容易疲勞,逐漸失去控制正確姿勢的能力。課間出去做操既可避免長時間坐著,又可活動身體,是防止脊柱變形的有力措施[1]。
二、充分認識課間操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
學校應充分認識到課間操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不斷豐富課間操活動形式,增加課間操活動次數,提升課間操活動質量,實現課間操活動制度化、特色化,打造課間操體育活動品牌,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課間操是建設良好校園文化的體現,是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鍛煉學生個體興趣的有效途徑。課間操是一項集體參與鍛煉的活動,依賴于群體的共建,同時又反作用于學生個體,使個體把這種集體的鍛煉化為自我要求。更有價值意義的是,當學生進入角色后,就已經形成參加體育鍛煉的方法、興趣、愛好、習慣,這種行為習慣會隨著他們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傳播給社會,對樹立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促進體育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充分認識課間操在學生習慣養成等方面的作用
課間操既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凝聚力,還能督促他們養成主動鍛煉身體的習慣,符合陽光體育的宗旨。但從目前學生做操情況看,還是存在著學生積極性不高、不愛做操、不喜歡做操的現象,如何培養學生做操的積極性,提高課間操鍛煉的質量,筆者認為應該在課間操鍛煉中抓住以下幾個重點:
1.領導重視抓動員
體育教師負責學生課間操活動是本職工作,但僅靠體育教師重視還不夠,學生是否能養成積極鍛煉的風氣,學校領導要發揮積極作用。課間操其實就是校長的公開課,各學校校長要擔當有為,認真謀劃,狠抓落實,向家長、社會交出一堂能體現自己辦學理念、教育境界、治學水平的優質課。
2.班主任教師抓落實
課間操的開展僅靠動員是不夠的,關鍵是把課間操鍛煉落實下去。分管領導要經常性地給班主任傳達課間操的重要性,因為班主任對于學生而言有很高的威望,能夠很好地傳達課間操對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作用,從而能督促學生認真、高質量地完成課間操,起到鍛煉身體、愉悅身心的作用。同時班主任也要參與到課間操鍛煉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3.體育教師教要領
體育教師除了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還要提高他們做操的整體質量。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有敬業精神,要不厭其煩,反復示范、反復講解,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在體育教師的群策群力下,使學校的課間操有質的提高和飛躍。
4.考核評比抓管理
班主任應和學生一起做課間操。學校也可以把課間操與學校常規的評比、優秀班級等班級考核掛鉤,從而全面提高全校課間操的質量。
四、通過多種方式增強學生對課間操的興趣
我們要從思想上去引導學生了解課間操,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課間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斷增強學生對課間操的興趣,讓學生認識到做課間操對他們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的提高有巨大的作用。
1.精心設計方案,豐富課間操活動形式,提高學生對課間操的認識
學校根據地域和學校傳統、場地條件、季節特點等,拓展設計思路,創新活動內容,制訂內容豐富多彩、項目靈活搭配、運動負荷適宜、文化特色鮮明、學生興趣濃厚的課間操運動方案。內容與形式一定要樸實、新穎,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易學易練,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要有適宜的運動負荷和練習密度,使學生參與度高,保證鍛煉效果;活動的內容也要圍繞運動技能和體能素質展開設計,使課間操成為學生鞏固提高運動技能、發展體能素質的重要平臺。
2.科學指導,安全鍛煉,創造輕松愉快的氛圍
要在尊重學生個性需求的基礎上,堅持突出學校整體特色,要做到體能、技能、審美有機結合,切實把“大課間”打造成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一張特色名片和展示體育、美育工作的第二課堂。體育教師要在體育課上創造出輕松愉快的氛圍,多帶領學生練習課間操,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解課間操,提高做課間操的興趣。
3.組織課間操比賽活動,為學生創造良性競爭平臺
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在體育活動開展中多舉辦年部內部班級與班級的比賽,年部和年部之間的比賽和全校班級之間的比賽。通過這種良好的鍛煉形式,來調動學生對課間操的積極性,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競爭體制,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及團隊合作精神。
4.定期組織觀摩展示交流活動,展示風采
相關部門要每年組織一次現場觀摩活動,促進學校之間相互學習借鑒,共同提高課間操活動組織質量。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課間操網上展示交流活動,并評選、表彰一批優秀設計組織案例。
結 ? ?語
課間操不僅能調節學生身心健康,使其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對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促進全民健身計劃的發展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積極貫徹“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現代健康理念,通過課間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奠定學生終身體育的理念,為促進體育社會化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徐輝,周妹,陳慶國.學校課間操組織與實施的創新[J].教學與管理,2015(13):71-73.
作者簡介:劉曉波(1983.2—),男,遼寧綏中人,本科學歷,中級教師,遼寧省蓋州市萬福學校黨辦主任,體育教師,研究方向:中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