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阿爾茨海默病的說法真真假假,想要真正了解阿爾茨海默病,就必須走出以下5個常見的認知誤區。
誤區1:阿爾茨海默病只發生在老年人身上
大多數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都在65歲以上,且發病率伴隨年齡增長而直線上升,65歲人群中發病率為5%,80歲人群發病率為10%,90歲人群發病率則為50%。即便如此,阿爾茨海默病在年輕的時候也會發生。大約5%的患者在30歲、40歲或50歲時出現癥狀,這被稱為早發性阿爾茨海默病。患有此病的人往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得到準確的診斷。這是因為醫生經常認為中年人像記憶喪失這樣的癥狀主要是來自壓力,而不大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早發性阿爾茨海默病可能是遺傳性的。科學家們認為這涉及到三種罕見基因變異中的一種。
誤區2:阿爾茨海默病的癥狀是正常的衰老現象
部分記憶喪失是衰老的正常現象。但是阿爾茨海默病的癥狀,如干擾日常生活的健忘,以及迷失方向等,并不屬于正常的衰老。經常忘記鑰匙在哪里是很正常的。但是忘記如何開車去一個你去過很多次的地方,或者想不起來家在哪里,這就意味著更嚴重的問題。與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生的輕微的記憶喪失不同,阿爾茨海默病對大腦的影響越來越大。隨著病情的逐漸惡化,人們的思考、吃飯、說話等能力也會隨之喪失。
所以,如果你的頭腦不像以前那么敏銳,并不意味著你有阿爾茨海默病的癥狀。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疾病在人們中變得越來越普遍,但“這并不是衰老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神經科學家George Perry博士說,他也是美國阿爾茨海默病基金會的成員。
誤區3:阿爾茨海默病不會導致死亡
大多數患者在確診后8年~10年內都會死亡。患者可能會忘記吃喝,或者吞咽困難,這會導致嚴重的營養不良。Perry說,他們也可能有呼吸問題,這會導致肺炎,而且通常是致命的。此外,有時由阿爾茨海默病引起的高風險行為,如陷入危險的環境中也可能導致喪命。
誤區4:有一些治療方法可以阻止疾病惡化
至今為止,阿爾茨海默病仍然是人類醫學對之束手無策的疾病之一,雖然每年都有大量人員和巨額金費投入到對該病的研究中,但至今依然顆粒無收,因此,阿爾茨海默病算得上是一種真正的不治之癥。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院王立銘教授稱:阿爾茨海默病研究和藥物開發,可能正處在一個“群雄割據,甚至群魔亂舞的范式轉移過程。”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的 Heather M. Snyder博士說,雖然某些治療可以幫助緩解阿爾茨海默病的癥狀,但到目前為止,只能緩解癥狀,不能治愈疾病,也無法延緩疾病的惡化。
五種藥物被FDA批準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癥狀:多奈哌齊(Aricept)、加蘭他敏(Razadyne)、美金剛胺(Namenda)、利瓦斯丁(Exelon)和他克林(Cognex)。這些藥物可能有助于改善思考、記憶、語言技能和一些行為問題。但并不適合每個人。如果真的起效了,作用通常也是短暫的。Perry說,“最多能管用一年左右”。
Snyder警告說,不要相信那些聲稱能治愈阿爾茨海默病的補充劑、飲食或療程。沒有證據表明它們是治療這種疾病的有效方法。
誤區5:阿爾茨海默病是由鋁、流感疫苗、銀填充物或阿斯巴甜引起的
你可能聽說用鋁鍋做飯或用鋁制的易拉罐喝酒會導致阿爾茨海默病,但是沒有科學證據支持這一說法。有人認為是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造成的,也沒有證據支持這一理論。其他人認為銀的牙齒填充物會增加患病風險,這也是無稽之談。另一個錯誤的觀點是流感疫苗會導致阿爾茨海默病。研究證明,接種疫苗反而可以降低患病風險,提高整體健康水平。
專家現在還不知道是什么導致了這種疾病。它可能是與基因、環境和生活方式相關的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一些研究表明,這可能與心臟病、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健康狀況有關。有很多研究正在進行中,但結果還不清楚。科學家們對生活方式因素可能起到的作用越來越感興趣。Snyder說,健康的飲食、鍛煉、社交和做一些挑戰你頭腦的事情可能會降低你的患病風險。目前這項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