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莉君 馬 悅
西安培華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5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和紀律建設[1]。為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制度化常態化,西安培華學院智能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黨總支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于擔當、創新作為”為主題,在全院師生黨員中開展了“七個一”教育實踐活動,以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輻射帶頭作用,不斷提高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自覺性,發揮教工黨員在教學科研、文明傳播、志愿服務、服務師生等方面示范引領作用。
近年來,各高校黨組織為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的要求,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不斷開拓創新黨建工作的新局面。在黨中央的指揮和領導下,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堅持教育、管理、監督、服務相結合,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不斷增強黨員教育管理針對性和有效性,努力建設政治合格、執行紀律合格、品德合格、發揮作用合格的教師黨員隊伍,不斷探索和創新高校基層黨支部的各項建設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2]。
黨的十九提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以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各高校黨委不斷完善黨建工作制度,強化黨的執政能力建設[3]。第一,優選院系領導班子,推進黨支部規范化建設。改變原有工作方式,明確詳細責任清單,細化各項任務要求,加強民主監督檢查,定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不斷完善黨建制度。第二,實施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引領帶動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著力把教師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成為新時代高校黨建和業務雙融合、雙促進的中堅骨干力量,著力把教師黨支部建設成為促進新時代高校事業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為扎根中國大地辦好社會主義大學提供堅強保證。第三,推進學生黨建進公寓、進社團、進課堂等工作,探索在學生社團、各類協會等設立臨時黨支部,使黨的建設和學習緊密結合,實現學習、興趣、社會服務等領域全覆蓋。第四,完善畢業生黨員相關管理制度,落實高校畢業生黨員組織關系管理等相關規定。第五,推進高校黨務工作者的隊伍建設,健全黨務干部培訓機制、激勵機制、責任和義務機制、支部活動經費保障機制等[4],保證基層黨務工作者的穩定性和思想上的先進性。
在分析當前民辦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現狀基礎上,西安培華學院智能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黨總支嚴格落實黨建工作主體責任,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黨工委“做深改革、做細管理、做優發展、做強隊伍”總體要求,統籌規劃學院黨建工作,認真研究新時代學院黨建工作和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健全黨內二十項規章制度,支部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主體責任。具體措施有:
1.明確學習內容。我院黨總支根據不同層次黨員特點確定學習內容,做到具體化、差異化、精準化。中層以上黨員領導人員在全面學、系統學上下功夫,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其他黨員著重掌握基本理論、基本精神、基本內容、基本要求,重點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等,學習《準則》《條例》《支部條例》等黨內規章制度。
2.創新學習形式。利用網絡新媒體建立黨員學習交流平臺,充分利用網絡平臺、“手機+黨支部”、“學習強國”等新媒體和遠程教育平臺,豐富學習內容,創新學習形式,擴大學習教育覆蓋面。黨員同志定期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十九大會議精神,通過開展調研式學習、現場教學,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主題黨體活動等做法堅持集中學習悟、個人自學補短板、對照先進找差距、黨員座談明方向、多重渠道強氛圍、載體活動煉黨性等,增強學習實效。
3.組織專題培訓。開展基層黨務工作能力專題培訓,主要目的是提升全體黨員干部能力素質,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組織基礎和作風基礎,通過培訓推動主題教育在基層黨建工作中順利開展、落細落實、取得實效[5]。可以聘請黨內專家教授進行專題授課輔導,采取指定議題、分組模擬的方法進行課堂互動,同時組織黨務工作者走出單位感受不同行業的黨建工作,在系統學習、深入思考、現地教學的基礎上進行相互交流,提升黨務工作能力。
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主要內容就是豐富黨建活動,靈活多樣的黨建活動是對黨員進行黨性教育的最好方式,是增強黨組織凝聚力與號召力的重要途徑。在新形勢下,要不斷拓寬黨建活動的范圍,豐富黨建活動的內容,利用新媒體和新技術,不斷開拓創新、突出特色,通過開展多樣化的黨內活動,增強黨組織的感召力。
1.上專題黨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方案對合格黨員的標準做出的概括“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作為一名合格黨員,應當將這個標準作為自己的首要目標和第一要求。智能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教工支部書記為全校學生黨員上一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專題黨課,強化每一位學生黨員的政治思想覺悟,提升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發揮學生黨員先鋒示范作用,將黨性修養傳達給每一位學生,實現黨建輻射,從而更好地增強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先進性與實效性。
2.開展集中幫扶活動。針對家庭困難、學業困難、就業困難、心理問題、少數民族學生等學生開展集中幫扶活動,及時解決困難學生思想、專業等方面遇到的難題。學院教工黨支部于2019年3月開始,對我院72名學生進行了一對一幫扶活動。通過組織教工黨員與學困生、特困生、心理問題等各類學生進行一對一結對,幫助不同類型學生及時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3.組織志愿服務活動。將“厚德陜西”道德教育貫穿于志愿服務活動中,突出黨支部的道德思想引領作用,增強黨員自覺履行義務、服務群眾和奉獻社會的責任感。學院成立教工黨員志愿服務隊,開展了“普及科技知識,智“繪”科技夢想”的教育實踐活動,將科技知識通過黨員教師的志愿活動傳遞給五臺中心小學的學生們,通過科技作品使小學生增長了見識,培養了他們對科技知識的興趣,為他們插上“科技夢想”的翅膀。
4.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活動。前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革命傳統教育,了解革命先烈的優秀事跡,追尋革命前輩足跡,傳承革命英烈愛國精神。
5.組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活動。重溫入黨誓詞,自覺肩負新時代新使命,進一步增強廣大黨員的歸屬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做合格的共產黨員。2019年5月17日,我院黨總支對2019屆畢業生黨員進行了重溫入黨誓詞活動,要求所有大四畢業生黨員同志珍愛政治生命,牢記黨員身份,進一步提升黨性修養,始終保持黨員先進性,牢記入黨誓詞,傳承我黨優良品質,走上工作崗位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6.開展黨史知識競賽。通過開展黨史、校史知識競賽弘揚黨的優良傳統,使全體黨員深入了解歷史、不忘國恥,牢記肩負的責任和使命,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我黨的優秀光榮傳統,不斷增強黨員黨性修養,增強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
為加強我校黨的建設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和制度化,提升學校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智能學院黨總支圍繞基層黨建工作的重點、難點與熱點問題以及結合我校黨建工作實際,申請立項黨建研究課題“民辦高校基層黨組織特色黨建創新與實踐研究”。
課題主要圍繞民辦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創新問題,提出以創先爭優活動為著力點,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工作內容和活動方式,通過深刻分析民辦高校基層黨組織工作取得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認真總結和提煉,使智能學院黨支部工作的開展更具針對性,更加有利于提高基層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水平,有利于進一步豐富和充實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為民辦高校的基層黨組織工作提供有價值的理論和實踐參考。
民辦高校基層黨建工作是我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的主要途徑。民辦高校基層黨建工作者應該積極探索、勇敢創新,在十九大精神引領下不斷發揮黨員同志的先進性和創新性,不斷提高黨組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基層黨建工作永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