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衛民
湖北警官學院,湖北 武漢 430034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持續性發展,我國目前已經進入到了網絡環境中。對于學校青少年而言,因為青少年習慣于獨立生活,同時對于社會中各種娛樂文化元素的重視度較高,所以在網絡環境下更容易遭受各種網絡信息的影響。另外,在網絡環境之下青少年信息安全問題中最為突出的便是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網絡中各種不良信息必然會導致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下降。對此,有必要針對學校青少年的特征,針對性地改進網絡環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而保障教書育人的實效性。
對于網絡而言,因為網絡中會涉及到大量的思想文化內容,其中不僅有正面的思想文化內容同時也有負面的。因為學校青少年普遍在高中時期就開始獨立生活,再加上外寄宿寫生、練畫以及參與社會舉辦的各種藝術活動影響,青少年的藝術工作經歷更多,接觸社會的時間更早。在進入到學校之后,青少年會更多地參與到各種社會實踐中[1]。另外,在網絡環境之下,有許多非主流價值觀廣泛普及,再加上青少年本身對于美有一定認知,在長期影響之下很容易遭受這一些非主流價值觀的影響,導致青少年對于學校所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重視或抵觸,從而影響整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對此,在這一環境之下,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積極轉變教育工作模式,突出青少年的個性化特征,從而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在網絡環境之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需要不斷的轉變教育方法,跟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將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少年的生活、學習環境、現狀等結合起來,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更好地滿足青少年的實際需求。就當前而言,教師需要充分發揮網絡化課程的教育價值。教師可以借助微課、網絡化途徑等方式為青少年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時圍繞著的相關內容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理論性課程教育中,應當規避空翻的理論性學習,而是以講座、實踐、交流以及典型案例等內容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以寓教于樂的原則進行教學。在平常的工作中,可以借助團課、黨課等培訓青少年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意識與責任感,強化自身的情感意識,從而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以當前社會現象來看,伴隨著信息化教育的持續性發展,網絡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學校生的必然學習途徑,同時網絡的多元化也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教育與創業等平臺,這也間接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在教學平臺方面進行創新。就當前,可以借助網絡這一平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這也是改進與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有效途徑之一[2]。
以微博為例,在教育中應當不斷的堅持對微博的應用,應用微博的信息傳播價值以及特點,打造關于“中國夢、學子夢”、“青年之聲”等多種思政理論性課堂,并注重對學校與團委的微博實行建設與管理,提升關注度以及訂閱量,發揮思政教育的實際價值。
構建“科學發展觀”、“四個全面”等指導性思想,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在學校教育體系當中的地位合理性。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拓展知識的領域和空間,根據時代的特征提升青少年對于思想政治學習的參與主動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建設主要目標在于人才的培養,全面提升人才的培養質量。對于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需要從多個方面著手。例如完善教育工作機構,結合院校的實際情況,設置專用的部門、機構,負責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工作,制定具體的運行機制,由黨政負責,落實具體責任人,并配備思想政治教育的干部。另外,還需要適當的加入人才的創新培養體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應當促使青少年學會思想、選擇以及鑒別,促使其在復雜的信息中擇良取之。在教育中需要正確的對待青少年所表現出的新思想、新觀念以及新變化,高度尊重并保護教育對象的思維活躍度,挖掘思想層面上的亮點,同時促使教育者的意志更好的滿足國際化的標準,做到教育的持續性發展和創新。
綜上所述,在網路環境之下,學校需要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視各種不良信息的傳播危害,特別是借助網絡環境本身的優勢與特征,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實現廣泛化與針對性,做好教育平臺與教育體系的不斷轉變,在滿足青少年個性化需求的同時提高教育的實效性,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