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美霞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00
我國實行市場經濟,這種經濟體制下,市場主體有自愿選擇交易的權利,交易行為設定一定的原則,如誠信這樣的帝王原則是必須遵守的,而競爭是激發市場經濟活力最大的推手,然而競爭的受益性導致市場主體忽視行業規則,濫用拒絕交易權進行不正當競爭。首先在拒絕交易的主體上,也并不是所有的主體都是受限的,有如下幾個因素考量:
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可能構成《反壟斷法》中拒絕交易權的主體。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多數是有決定市場交易條件,影響其他經營者準入的控制權。這些經營者的目的就是排除競爭,鞏固和加強自身的市場地位。但具體到互聯網行業,涉及的領域與傳統行業相比也具有多元化,因此在認定市場支配地位時要更多的考慮它的結構性不能完全看一個種類的市場份額,技術創新也是互聯網行業的市場地位需要考量的,有時在技術上某些產品只是王牌但不是唯一。
除了占有市場支配地位的限制拒絕交易權,如果市場主體在與交易相對人交易中具有經濟優勢,其拒絕交易會受到限制,因為不加以限制,競爭行為更加激烈,市場替代性產品又無法補給,會導致市場形成“大魚吃小魚”的現象,最終小企業全被吞并,這是不利于市場的活力的。公用型企業如供水、供電等企業也會受到限制,這些經營企業屬于自然壟斷經營企業,他們有著獨特的技術、規模和涉及大眾生活的特點,加上有國家公權力的介入,如果任意放任它的拒絕交易權,會導致市場混亂,國民生活水平下降。
如果企業拒絕交易是為了限制競爭,排除他方,爭取最大的市場利益就構成可能反壟斷中的拒絕交易。首先要確定的是否有競爭關系并違反了競爭規則,這種大多數出現在上下游企業中,判斷的標準可以是:是否有共同需求、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利益。如在原本平等的市場主體中,抬高或者低價銷售,甚至才用搭售的營銷手段強迫交易收購競爭者所需的產品,或者采用聯合拒絕交易的方式,與第三方相通而對于競爭者拒絕交易,像這種行為是違反了行業中的公平公正,誠實守信等原則。
然后要確定的是行為否有合理理由,如果拒絕交易存在合理理由,就不構成反壟斷中的拒絕交易。如經營者是在公平的競爭下,為了維護行業規則,市場秩序或者是為了不損失自己的利益的角度出發的。具體到互聯網行業,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數據庫,它有自己的規則,百度可以出于對自身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所建立起來的數字庫的維護而設置爬蟲協議,拒絕與哪些破壞網絡平臺的相對人交易,如對涉及國家秘密,他人隱私的引擎搜索加以拒絕,在網絡交易中,出于虛擬網絡的特殊性可以對交易相對人的資信加以考察,對于那些信譽差的拒絕交易。市場的具體行為必須以市場規則為考量,為了交易而破壞規則本身就是不正當的。
目前我國針對拒絕交易行為主要的立法就是《反壟斷法》,但是對于拒絕交易部分較為模糊,對于拒絕交易的違法性和合理性應當進一步細化,在認定時加入目的論,合法的拒絕交易主要是通過正當的競爭獲得收益,而非法的是為了限制競爭,明確二者之間的區別,可以避開違法者的抗辯。在《反壟斷法》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規定中對于認定是正當理由時,要綜合考慮經濟運行效率及市場秩序利益,該法第17條沒有正當理由,也沒有細化,在這點上無疑將正當理由多元化,導致抗辯者的空間大,不同的行業會有不同的說法,對于互聯網這種頻發的行業可能會更多的考慮經濟運行效率,所以可以在考慮因素中將正當理由依行業的特殊性細化。
市場具有很強的靈活性,事前監管和事后監管都要到位,事事監管就需要相應的社會組織如行業協會,給它們一定的監管權,它們在一個行業中具有權威性而且市場敏感性強,能及時發現問題,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將損害制止住,而事后監管,一般都是在損害結果發生后執法機構才介入,這種并不能有效的減少結果。再設立一個專業性水平高的獨立監管機構,引進各類人才,這樣能夠更好的監測和區分拒絕交易行為,比如拒絕交易行為中的關鍵設施的區分,這些事實的認定都需要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