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晶
渤海大學,遼寧 錦州 121000
大多數性侵案件中犯罪人與加害人相識,此種情況占性侵案件比重的六七成。2014年5月到2015年2月不到一年時間,廣東省各地人民法院審理強奸、猥褻兒童、強制猥褻婦女、強迫賣淫等性侵未年人犯罪案件共879件,其中熟人實施的強奸、猥褻兒童、強制猥褻婦女、強迫賣淫等性侵成犯罪案件有369件,占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數的40%,而在一些地區比例更高。在廣州市兩級人民法院2013-2015三年里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275件,其中熟人作案共有108件。深圳市人民法院自2015到2016年審理的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共有208件,其中熟人作案的近九成。可見熟人作案多已經成為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法律特征之一。
超過一半的案件以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為性侵對象,而在所有被性侵的被害人中高達70%的是在校學生。同時還根據監獄內性犯罪對象的調查,四分之一的罪犯以未成年人作為性侵對象。根據陜西2016年數據:18歲以下人口占總人口14.1%,14歲以下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10%,僅依據兩組這數據的對比,未成年人中未滿14周歲的兒童遭到性侵的幾率遠遠高于其所占人口的比重。被害人易遭性侵的年齡集中在10歲至16歲這個階段,未滿14周歲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比例更是高達80%以上,另外有超過78%的強奸猥褻類案件的被害人為未滿14周歲的的未成年人。
教師利用職務的便利作案也在對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侵害的人數多,重復犯罪率高,這是其他類型的性侵案件不可比擬的。當面對教師性侵的時候,大多數學生會選擇隱瞞,獨自承受。這就放任老師恣意妄為,重復侵害,放大目標,侵害更多的學生,這就意味著會有更多的孩子會遭受摧毀,年輕的生命會沾上污點。例如貴州某校有2名同學遭受侵害,給學生的成長造成了嚴重的身心傷害,導致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而在該省的另一所學校中教師高某,班上僅有14名女同學,有13名女同學就不幸遭受惡魔的摧毀,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了來毀滅性的摧殘,也讓學生的家庭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另外一個例子是該省的一個鄉鎮小學里教師王某在從教10年內,僅2005年到2008年短短3年內強奸猥褻了女生高達30人,而且大多數是長期性的。有了第一次后,學生在老師的威逼利誘下又發生了無數次,學生不敢反抗也不敢說出來,只能默默承受變態老師一次又一次的摧殘。民工宿舍也是高發性侵案件的一個場所,在民工居住地區治安較差,居住環境不安全,而且民工大多是單身男性,這也是性侵發生的原因之一。據統計顯示,農民工工作在未成年人居住的宿舍內,這也是不安全的因素。
為了維護社會穩定,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立法機關、司法機關都以本國的當前社會現狀和國際上的相關規定為依據而制定了符合自身的有關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下面僅以我國大陸、臺灣和日本的相關法律為例。
1991年9月4日通過了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并在2006年12月29日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針對某些條文進行修訂,增加了禁止拐賣、綁架、虐待未成年人,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害等相關內容的規定。
根據2009年9月1日生效的《中華民國刑法》第227條規定,十六周歲是一般性的保護年齡,對于任何向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在十六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實施猥褻或者性交行為的都將被公訴并判處相應刑罰。
此外,根據該法的規定,設立了利誘罪和略誘罪,雖然設置該罪的最初目的僅是為了保護家庭監護權利,但該法律的規定也在保護二十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免受性侵上發揮了一定的作用,該罪規定利誘人為了實施猥褻行為或性交而誘未滿二十周歲的男女,將可以依照該罪判處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處1000元以下的罰金。略誘未滿二十周歲的男女為猥褻行為或性交行為可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1000元以下的罰金,其中如果和誘未滿十六周歲的男女為猥褻行為或性交行為的,以略誘論,處較重刑罰。
日本的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懲罰在日本的刑法和特別刑法中都有所規定,《日本刑法典》中關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懲治的內容主要體現在第二十二章強制猥褻罪、強奸罪、準強制猥褻罪和準強奸罪、公然猥褻罪、散布猥褻物罪和勸誘淫行罪。針對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日本還制定了一系列專門規定,這些法律規定的權利是對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懲治也是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
該法第177條規定,對于年滿13周歲的女子,以暴力或脅迫手段奸淫的成立強奸罪,對于13周歲以下的只要實施了奸淫行為即可成立強奸罪。該罪與強制猥褻罪相比而言,該罪的犯罪對象必須是女性,而強制猥褻罪既包括女性也包括男性。日本通說認為只要是為了奸淫而著手準備的在暴力或脅迫手段實施之前的行為,只要具備了有被奸淫的客觀危險性的時候就認定為已經著手。
設立犯罪登記制度,通過將全國范圍內曾經有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記錄的人員的個人信息進行數據庫統計,設立一個數據庫。主要包括姓名、照片、指紋、DNA樣本、家庭住址、工作單位等。設立犯罪登記制度在預防重復犯罪會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會給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及時偵破提供很大的便利。
犯罪登記制度首次出現是在美國,1947年,加利福尼亞州第一次規定了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相關規定。后來美國的許多州都通過法律規定,性侵未成年人屬于高危犯罪者,在其刑滿釋放后不得居住在幼兒園到高中校園的半英里以內,以此來防治再犯罪。美國有36個州設立了性犯罪的英特網名單,都帶有詳細的個人信息,甚至公布了其生活和居住環境。還規定重復犯罪者要每90天去當地警察局報道一次,一旦他們的發型或者外貌的任何地方的改變會影響對其判斷都需要立即向公安機關報告。危險性非常大的犯罪人在釋放后會對其進行跟蹤定位,一旦他們接近學校周邊公安機關就會立即收到報告,對其進行全面監控,若有再犯的可能時會被在第一時間逮捕。在上個世紀90年代該制度在全美通行,這一制度的確立為全美境內減少性犯罪和偵破性犯罪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同時也對保護人民安全,讓婦女和兒童遠離性侵。我國可以將該制度創造性的借鑒,將會對我國預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上發揮一定的作用。
根據我國現有法律規定,刑事案件中被害人遭受的直接物質損失可以通過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形式一并審理,也可以在刑事訴訟結束后另行提起民事訴訟,這就意味著我國刑事訴訟法并不支持精神損害賠償,被告人的精神損害賠償并不在法定的賠償范圍之內。不支持刑事精神損害賠償請求,既是出于精神損害程度的難以確定的現實困境,也是我國的“罪責刑相一致”的刑事法律原則。但是就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而言,被害人都是未成年人且大都是未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性侵害后對未成年人的影響非常嚴重,甚至這一影響往往會伴隨被侵害人的一生。足夠的物質賠償能夠給被害人的身心康復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幫助受害者從這一影響中走出來,過上正常的生活。因此建立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精神損害賠償制度對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防治上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
現今,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已經不僅僅是法律問題,更涉及社會問題、心理問題、教育問題等,基于此需要更多部門相互配合才能有效解決。我國未成年人的性知識普遍不足,有時在受到性侵后還未意識到自己遭受侵害,導致多次發生性侵事件。學校和家長應該通過各種方式來告訴孩子性侵包括強迫或誘騙去觸摸別人或自己的生殖器官,也包括看圖片、拍照或是脫衣服,還包括是用孩子的性器官觸碰侵犯者的性器官。讓未成年人知道性侵在穿衣服情況下和不穿衣服情況下都可能會發生,急需對未成年人全面普及性知識。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近年來,頻發的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引發了人們對未成年人性安全與性防范的廣泛關注,這種情況下,一些媒體在不顧受害者人身權益的前提下,將其進行曝光,這種行為給受害者帶來了巨大的傷害,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已經成為一個引發爭議的社會問題。懲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當前正處在立法完善的階段,懲治性侵犯罪分子意義重大。可是,伴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國家的法制體系逐漸完善,當前的國家法律體系中對于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規定已經暴露出諸多的不足,嚴重影響了當前的司法實踐。由此可見,我們要繼續不斷完善法律制度,只有這樣才能維護法律的威嚴,進而有力維護社會穩定,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