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忠
慶陽市公安局長慶公安分局,甘肅 慶陽 745000
石油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無需贅述,但是屢次發生的涉油犯罪卻嚴重威脅到了石油安全,對此,需要從油田基層單位著手,將其作為綜合治理石油犯罪的突破口,采取合理的措施防范涉油犯罪。
涉油犯罪頻頻發生,嚴重影響了油田正常的生產秩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油田單位多設在戈壁灘中,人煙稀少且占地面積大,難以安排工作人員進行全天候的監察,使得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機;另一方面是因為開采油田所需的設備和管道多放置在野外,缺少圍墻的保護作用,容易受到犯罪分子的侵害。所以涉油犯罪屢禁不止,成為了威脅油田安全的主要因素,必須要采取一些治理措施予以妥善的解決。
治理體系的完善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建立治理部門。當前涉油犯罪的數量在急劇上升,僅僅依靠一些輔助措施難以改善現狀,所以需要油田的基層單位設置專門的治理部門,對涉油犯罪進行綜合性治理,方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且該部門的設置,也是發揮內部領導作用的一種重要體現,正所謂“上行下效”,只有油田企業領導給予該問題充分的重視,才能推動該項治理活動的快速進行;
第二,完善相關制度。完善的制度是開展治理活動的前提,對此,基層單位可以以召開專題會議的形式,在會議上討論、商定與治理活動相關的制度建立健全問題[1],并且要以簽訂責任書的方法,將這些制度落實下去,從而形成對各層次、全方位的治理;
第三,完善部門配置。在建立專門的治理部門之后,還需對該部門的人員配置與職能劃分進行完善,包括選派具備專業化知識體系的工作人員、明確治理流程、制定獎罰措施等,使該部門能夠真正的運轉起來;
第四,加強隊伍建設。涉油犯罪的治理依賴少數工作人員顯然難以完成,還需要在基層單位內建設一支綜合治理隊伍,該隊伍的建立可以通過在職訓練與內部培訓完成,隊伍在建成之后,需要嚴格落實單位內治理涉油犯罪的各項舉措,且該隊伍要在單位內形成榜樣、帶頭作用,以優良的作風營造積極的治理氛圍;
第五,強化治安管控。涉油犯罪的治理既需要以預防為主,還需要“打防結合”,所以治理工作要不斷優化,積極開拓新思路和新方法,不能長期局限于既定的范圍與內容,構建新型的打防體系至關重要。
油田安全文明活動的開展要做到兩點:第一,建立糾紛排查機制。該機制的建立主要是為了化解油田基層單位與當地居民之間的矛盾,通過建立健全該機制,要做到和平解決各項矛盾,當發生了相關糾紛時,要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避免因處理不當而導致事態惡化;第二,建立糾紛協調機制。基層油田單位常常會有一些突發事件和糾紛需要解決,這類事件往往比較重要,不能敷衍了事,所以需要有相關的協調機制加以約束,以便在糾紛發生以后,能夠盡可能的取得最佳處理效果,另外,通過這類機制,也能夠有效區分違法亂紀、無理取鬧以及違法犯罪之間的界限,以便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予以解決。
油田基礎設施是進行油田開采的重要設備,要保護好這些設施就必須要遵循“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2],也即在實際工作中,要先將各個部門、各個人員的職責確定下來,讓每個部門、每位工作人員各司其職,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對油田基礎設施進行全方位看護。另外,對于涉油犯罪的辦理,各個部門與相關人員要積極配合,不能互相推諉;油田公安以及油田基層單位也需建立一些有效的工作機制,例如獎勵制度等,以此來調動廣大工作人員舉報的積極性,將綜合治理工作落在實處。
進行技術防范也必不可少。步入21世紀后,信息技術有了較大的飛躍,并且與各行各業的融合度也越來越高,所以犯罪分子有時也會借助高科技進行涉油犯罪,包括犯罪手段、犯罪方法、犯罪時機等[3],都有了新的特點,因此,為全面提升基層單位對涉油犯罪的控制與打擊,需要積極應用一些新型技術進行對犯罪活動的預防。
針對涉油犯罪,還需在基層單位內部展開法制宣傳,通過法制教育,筑牢工作人員的思想防線。對此,需要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其一,建立法制講堂。該講堂應當具備兩點屬性,一是流動性,也即要對每個部門、每位人員巡回開展法制講堂,使其牢牢樹立保護油田的意識;二是專業性,該講堂應當有具備專業法律知識的人員進行講授,講授的內容要涵蓋與油田保護相關的各項法律法規,包括《刑法》、《管道保護法》等[4],整個講授過程可以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理的原則,層層深入開展,力爭通過該講堂的講解,深化工作人員對法律的敬畏,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做到守正律己;其二,進行一對一服務。一對一服務重在解決駐井工作人員對于法律的盲點,具體的工作需要從兩個方面開展,一方面是思想教育,通過法律知識的答疑解惑,讓駐井工作人員進一步明確自己行為界限,不要因為法律知識的匱乏,做出“害人害己”的不當行為,讓其以保護油田為己任,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另一方面是監督管理,通過專門化的法律服務,既要讓駐井工作人員認真監督其他工作人員的行為,也要自覺接受其他工作人員對自己的監督,總之,要形成互相監督的氛圍,促成綜合治理水平的提升;其三,開辟法制專欄。該法制專欄可以以計算機為載體,通過網絡平臺實現,該專欄中可以納入與涉油犯罪相關的內容,例如涉油犯罪的認定、常見防范措施、具體處罰規定、典型案例等,供工作人員在工作之余進行瀏覽、翻閱,時刻警醒自己,不要輕易踏入誤區;其四,要重點加強對工作人員的日常管理,發現賭博以及酗酒等不良現象時,一定要做出有力的處罰,以此在單位內部樹立規章制度的權威性,督促工作人員自覺遵守。
僅僅在單位內部加強管理還不足以解決涉油犯罪問題,對此,還需基層單位充分發動群眾。此處的群眾應當涵蓋單位內全體工作人員、油田公安的職員、附近居住的群眾等,也即要發揮“人”的作用,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形成合力,有效預防涉油犯罪。當然,基層單位也可以以網絡發文的形式,引起廣大網友對涉油犯罪的關注,以此來阻斷一部分銷贓渠道,畢竟涉油犯罪屢禁不止,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銷贓渠道比較暢通,多數犯罪分子借助自己的關系網,在彼此照應下,有多個銷贓渠道,例如非法小軋鋼廠、物資收購站、小煉油廠等,這些渠道的存在,帶給了犯罪分子極大的便利,所以為高額利潤所驅動,不惜一切代價走向不歸路,因此,若想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從此源頭處抓起,切斷銷贓渠道很有必要。
總之,面對涉油犯罪頻發的局面,油田基層單位應當先行做好相關的治理工作,避免從單位內部出現該類問題,且也能在治理過程中提升防控力,減少犯罪分子作案的可能性,對此,需要引起油田基層單位的重視,及時采取一些有效的綜合治理對策予以科學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