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檢察院課題組
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檢察院,天津 301700
在對黑社會性質組織的成立時間進行判斷時,應充分考慮其初步形成核心利益或者強勢地位的時間,即結合其非法控制特征進行把握。第一,以涉案組織初步形成核心利益或者強勢地位的時間作為判斷標準,能夠將黑社會性質組織與尚在發展過程中的惡勢力團伙有效區分開來。第二,這一判斷標準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對于未發生標志性事件的涉案組織,可大致判斷組織初步確定核心利益或者強勢地位的時間段,從而認定黑社會性質組織的形成時間。
隨著社會發展,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組織形態也隨之發生變化,呈現出多樣化的態勢。例如緊密型組織、半緊密型組織和松散型組織。尤其是現代社會,人們的個體意識普遍增強,等級森嚴的黑社會性質組織越來越少,人身依附的程度也越來越寬松。目前黑社會性質組織形態發展的新趨勢是通過經濟利益,誘使社會閑散人員聚集在一起實施違法犯罪活動。
黑社會性質組織應具備“人數較多”的特征。既然是犯罪組織,則人數較多是其應有之義。因為如果人數不多,稱其為犯罪組織則有失公允。而對于黑社會性質組織的成員人數的標準,爭議較大,各地司法機關的自行制定的標準也存在較大的差異。①從已審判的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來看,將黑社會性質組織的存續時間一般掌握在半年以上、組織成員人數在10人以上是比較合理的,但這個標準也不能太過苛刻,應該結合個案,對具體案件進行具體分析。
現階段,我國的黑社會性質組織主要還是經濟獲利型的,即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有組織地實施各類違法犯罪獲得經濟利益,并利用經濟獲利來不斷壯大組織,對某一區域某一行業形成控制,從而取得更大的經濟利益。
在司法實踐中,黑社會性質組織涉案類型十分復雜,且各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各行各業利潤空間差異巨大,再有黑社會性質組織的存在、發展時間也不盡相同,如果對數額標準或特定規模作出硬性規定,則既不符合實際情況,對實踐中打擊黑社會性質組織也十分不利。但經濟實力的規模和數量確實能夠反映其對一定區域或行業的控制程度,因此,實務中對一定“經濟實力”的認定要根據具體案件具體把握,對其規模和數量的標準要求不宜過低,并結合行業性質、行業利潤特定進行實質判斷。
從司法實踐情況分析,黑社會性質組織獲取經濟利益主要通過四種途徑:第一種途徑是使用暴力手段進行斂財,對黑社會性質組織來說,這是最為有效也最為原始的積累方式。第二種途徑是通過直接經營非法行業攫取暴利。這種方式的侵害對象一般集中于餐飲行業、娛樂行業、運輸行業以及其他服務型的行業。第三種途徑是在同行業內以非法手段排擠合法競爭者,在一定區域內形成車霸、路霸、水霸等并進行行業壟斷。第四種途徑是通過開辦合法企業謀取非法利益。社會不斷發展,黑社會性質組織在經濟形態上也隨之轉型,在開辦公司時通常以合法身份和職業作掩護,十分具有隱蔽性。
黑社會性質組織成立、發展的關鍵,是組織者、領導者的組織、領導行為。組織者、領導者是打擊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重點所在,而為了籠絡組織成員,組織者、領導者在實施組織活動的過程中一般都會有一定的經濟支出。②因此,“有組織地通過違法犯罪活動或者其他手段獲取的經濟利益,即使是由部分組織成員個人掌控,也應計入黑社會性質組織的‘經濟實力’。”
“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有組織地多次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欺壓、殘害群眾”是對黑社會性質組織行為特征的描述。
在黑社會性質組織組建的初期,其行為的暴力程度往往比較高,暴力特征較為明顯,體現為開設賭場、尋釁滋事、聚眾斗毆、強迫交易、搶劫等。當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其兇惡、暴戾的名聲已經形成,老百姓在精神上對其有一定的恐懼心理,黑社會性質組織出于自我保護目的,此時則會盡可能隱藏其暴力血腥特征,更多地采用“軟暴力”,具體表現為言語恐嚇、電話滋擾等方式,圍而不打、打而不傷、傷而不重。
一方面,暴力的現實可能性需要一定的暴力基礎。即使是非暴力性的違法犯罪活動,仍需要以暴力的現實可能性為基礎;另一方面,從打擊效果上看,暴力因素作為涉黑組織行為特征的顯著因素,純粹的非暴力型涉黑組織也不符合社會大眾對黑社會的認識,在打擊的過程中也容易存在打擊面過大的風險,難以實現三個效果的統一。
[ 注 釋 ]
①李林.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司法認定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3.
②王利榮.涉黑財產的沒收與追繳[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1(5).